扶貧印記|走在高原扶貧路上
一場大雪後,劉學燦(右一)查看貧困牧民受災情況。宋豪新 攝
劉學燦(左二)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一起爬上海拔5000米的朵絨麻措湖,考察道路交通情況。宋豪新 攝
劉學燦(左)幫助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種植土豆。宋豪新 攝
2018年6月,劉學燦由四川省司法廳選派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皮察鄉(xiang) 洛魯村駐村。皮察鄉(xiang) 洛魯村平均海拔3400米,為(wei) 了建設村裏的“高山花海”鄉(xiang) 村特色旅遊項目,劉學燦和駐村工作隊員們(men) 經常要到海拔四五千米的地方考察、工作。通過發展旅遊和野生菌類加工坊,2019年底,洛魯村整村脫貧摘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我從脫貧攻堅一線來】駐村幫扶隊員求基俄熱:群眾的“萬能鑰匙”
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有一支“主力軍”,叫做駐村幫扶隊員。跳閘找“阿克卓巴”、辦證找“阿克卓巴”……在阿藏村,求基俄熱已經成了群眾的“萬能鑰匙”。[詳細] -
四川省甘孜州綻放“光明格桑花”
近日,農工黨廣東省委員會、珠海市委員會組織醫療專家團隊,奔赴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稻城縣,開展複明手術行動。[詳細] -
“摘帽”路上四川白玉有群“把關人”
今年底,白玉縣就將整體“摘帽”。郭鐳鐳告訴記者,已經實現了村村通、鄉鄉通的白玉,正在規劃產業路、旅遊路,以更好地帶動群眾致富奔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