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西藏新聞 > 藏區動態

海拔5000米,青藏聯網工程首次高空走線巡檢

李江寧 謝莉蓉 任曉光 發布時間:2020-05-18 16:2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海拔5000米:青藏聯網工程首次高空走線巡檢

  圖為(wei) 5月13日,國網青海檢修公司輸電運檢人員在海拔五千米的風火山地區對“電力天路”±400千伏柴拉直流線路進行空中走線巡檢,查找並消除線路缺陷。謝莉蓉 攝

  青藏高原,風火山下,海拔五千,兩(liang) 名“空中飛人”在距離地麵近百米的高空中健步如飛。

  位於(yu) 青海省可可西裏東(dong) 南部的風火山地區,被譽為(wei) “電力天路”的青藏聯網工程輸電線路跨越而過,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輸電運檢人員正在對±400千伏柴拉線801號塔輸電線路進行高空走線巡檢。

  “走慢點,到間隔棒處停下休息一會(hui) 兒(er) ,仔細檢查一下橡膠墊片有沒有丟(diu) 的,每個(ge) 螺栓都緊固一遍!”空中的白增壽走到導線中間一個(ge) 間隔棒處,地麵上的工作負責人張興(xing) 宇對著喊話器大聲向他交代注意事項。

  “走線巡檢最重要的一項內(nei) 容就是間隔棒。因為(wei) 如果螺栓鬆動,間隔棒與(yu) 導線間的橡膠墊片就會(hui) 掉落,在大風吹舞下,間隔棒與(yu) 導線直接接觸相互摩擦很容易磨斷導線,所以我們(men) 在走線過程中要逐個(ge) 緊固螺栓,發現橡膠墊片丟(diu) 失的就及時補裝上。同時,還要全麵檢查導線有無磨損、斷股、鏽蝕、損傷(shang) 、零部件缺失等現象。”張興(xing) 宇介紹說。

  圖為(wei) 5月13日,國網青海檢修公司輸電運檢人員在海拔五千米的風火山地區對“電力天路”±400千伏柴拉直流線路進行空中走線巡檢,查找並消除線路缺陷。 謝莉蓉 攝

  青藏聯網工程東(dong) 起青海西寧,西至西藏拉薩,全長2500多公裏。其中,柴達木換流站至拉薩換流站直流工程±400千伏柴拉線平均海拔4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凍土裏程最長的直流輸電線路。

  為(wei) 保障青藏兩(liang) 省區電力能源可靠穩定輸送,國網青海電力每年都要對青藏聯網工程開展一次年度集中檢修,對輸變電係統進行全方位“體(ti) 檢”和“診治”。今年5月10日起,該工程迎來第9次年檢,計劃為(wei) 期16天。

  本次年檢,是工程自2011年12月投運以來首次開展高空走線巡檢,對527號至1394號塔共867檔導線逐檔走線,走線區段占青海段總長的61%,途徑不凍泉、五道梁、風火山、沱沱河、唐古拉山,一直到青藏交界處,海拔均在4500米以上。

  “我們(men) 所在的風火山是除唐古拉山口之外,青海境內(nei) 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在5000米以上。”張興(xing) 宇說。

  導線上每隔幾十米就有一個(ge) 間隔棒,相鄰兩(liang) 基塔間的平均距離六七百米,每一檔導線需要跨過個(ge) 近十個(ge) 間隔棒。

  直流輸電線路共分為(wei) 極I、極II兩(liang) 條導線,分別架設在鐵塔左右兩(liang) 側(ce) 並排行走,白增壽和侯萬(wan) 棟各走一條。在第一基801號塔,剛上塔白增壽就發現並處理了一條缺陷。

  此時,空中的兩(liang) 人幾乎同時完成這基塔各自一側(ce) 的設備檢查和消缺,然後同時開始向前行進。

  “空中走線特別費手套,我們(men) 小組第一天走線下來每人磨爛了六七雙手套,還容易傷(shang) 手。當天回來後我們(men) 幾個(ge) 就湊一起商量有沒有什麽(me) 好法子可以保護雙手,最後,我們(men) 想出了一個(ge) 好辦法,把塑料瓶剪去兩(liang) 端,再豎向剪開,就製作成了一個(ge) 簡易的套筒,套在導線上,雙手握著塑料瓶推著往前走就可以了。這樣既保護了雙手和手套,也不會(hui) 傷(shang) 到導線”。張興(xing) 宇興(xing) 奮地介紹著他們(men) 自己“發明”的小工具。

  四個(ge) 小時後,他們(men) 順利從(cong) 801號塔走到806號塔,完成了五檔導線的高空走線巡檢及消缺,當天的任務已完成。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