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甘南州“林下養殖”沙棘雞 助農走上“綠色”致富路
圖為(wei) 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溫旗村大山中放養(yang) 的“沙棘雞”。史靜靜 攝
盛夏,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溫旗村後山,滿眼綠色,空氣新鮮。700多隻土雞在林中自由“溜達”,有的啄食熟透落地的沙棘果,有的覓食樹葉上的蟲子。近日,中新網記者走進“沙棘雞”養(yang) 殖場,探訪甘肅甘南州“林下養(yang) 殖”的致富新模式。
“我們(men) 的土雞每天在山林‘散步’,吃著沙棘葉和沙棘果,還會(hui) 定時喂養(yang) 玉米、麩皮等雜糧,是名副其實的綠色原生態土雞。”溫旗村駐村扶貧幹部張中峰指著漫山遍野溜達的土雞說,再過一個(ge) 月,這批土雞出欄就能幫農(nong) 戶增加500元到2000元不等的收入。
圖為(wei) 駐村幹部介紹養(yang) 殖土雞引領貧困戶脫貧。史靜靜 攝
張中峰是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選派的幫扶村幹部。他告訴記者,當地村民多以種地、放牧為(wei) 生,為(wei) 破解深度貧困的局麵,發展集體(ti) 經濟,通過讓村民入股,合作社代養(yang) 土雞的方式引領貧困戶脫貧。“養(yang) 殖沙棘雞既可以給村民分紅,還能解決(jue) 貧困戶就業(ye) 。”
沙棘果是藥用植物中的一種珍貴植物,含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微量元素。“溫旗村後山有大麵積野生沙棘林,當時考慮將雞放養(yang) 在沙棘林中,雞通過撿食沙棘林中的昆蟲、嫩草、沙棘葉和沙棘果實,其肉質和蛋也具有藥效作用,同時味道更加鮮美。”張中峰說,甘肅省市場監管局初期籌措幫扶資金20萬(wan) 元,免費為(wei) 溫旗村修建雞舍,購買(mai) 雞種,還組織駐村幫扶工作隊成員去其他縣區學習(xi) 科學養(yang) 殖方法。
最初,村民們(men) 沒有養(yang) 殖土雞的經驗,聽見養(yang) 雞都犯了難。駐村幫扶工作隊成員們(men) 在雞場反複實踐,定時喂水、研究雞場溫度、濕度環境和飼料配比……研究出一套適合當地的養(yang) 殖方法。
村民董羅成站在山頭,看著滿山的雞,他負責在合作社放養(yang) “沙棘雞”,實現家門口就近打工。他十分看好“沙棘雞”的發展,“還會(hui) 多養(yang) 些雞,加把勁兒(er) 多賺些錢”。
“我們(men) 給貧困戶送去孵化1個(ge) 月以上的小雞,這樣雞種育成率較高,成活率較大,村民們(men) 養(yang) 雞更有信心了。”張仲峰說,一隻“沙棘雞”售價(jia) 100元左右,該局給建檔立卡貧困戶免費送去數量不等的小雞,幫助他們(men) 發展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帶動貧困戶致富增收。
除了給對口幫扶的貧困戶“保底受益+集體(ti) 分紅”,更重要的是結合職能優(you) 勢精準扶貧。甘肅省市場監管局幫助“吃中藥,滿山跑”沙棘雞免費進行質量檢驗,加之“林下養(yang) 殖”的土雞越來越受歡迎,該局正在幫助溫旗村擴建雞舍,擴大養(yang) 殖規模,盡快實現土雞養(yang) 殖、宰殺、包裝“一條龍”發展格局。
甘肅省市場監管局表示,目前正為(wei) 沙棘雞免費注冊(ce) “百草雞”的商標,希望擦亮品牌,用特色的土雞品牌闖市場,真正做到助農(nong) 增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上蔟吐絲育特色 蠶桑養殖共致富——舟曲縣打造新型產業助農增收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近年來,舟曲縣結合縣情實際,製定實施了“159”現代農業發展計劃,著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其中桑蠶業就是近年來打造的一項新型產業。[詳細] -
【舟曲脫貧攻堅全景】“甜蜜”產業助小康
在舟曲縣,一個長約50厘米、寬約40厘米、高約30厘米的小木箱“裝”入了大產業——中華蜂養殖業。如今,該縣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利用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發展中華蜂養殖業,帶動農牧民群眾走出一條致富路。[詳細] -
【舟曲脫貧攻堅全景】從嶺藏雞助脫貧 產業致富有奔頭
在如火如荼的扶貧工作中,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逐漸脫貧,舟曲縣東山鄉謝家村村民謝村選就是其中一位。近日,記者走進東山鄉謝家村東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探訪了謝村選的“致富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