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畔護魚人:十年禁捕會讓生態文明理念更深入人心
7月1日起,雲(yun) 南省對金沙江(長江幹流)流域重點水域實施暫定為(wei) 期10年的常年禁捕。“這項政策來得太及時了!十年時間足以讓生態文明理念更深入人心!”6月30日,雲(yun) 南企業(ye) 家、香格裏拉土著魚類恢複和保護協會(hui) 會(hui) 長屈天文,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激動地說。
屈天文自幼在金沙江畔的香格裏拉市上江鄉(xiang) 長大。金沙江為(wei) 長江上遊,在雲(yun) 南境內(nei) 長1560公裏,流域麵積10.9萬(wan) 平方公裏,是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金沙江雲(yun) 南流域的江魚資源豐(feng) 富,目前已經發現的魚類達上百種。“小時候見到過金沙江裏的很多種魚,江邊還時常有人釣到四五十斤重的大魚。”屈天文回憶道。
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以及迪慶、麗(li) 江旅遊的持續升溫,江魚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價(jia) 格也水漲船高。“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有人用電魚、炸魚、毒魚這些方式在金沙江裏大規模捕撈。”屈天文說,“這種竭澤而漁的捕撈方式,讓金沙江土著魚類的種類和數量都急劇下降。”長期的掠奪式捕撈,導致金沙江的漁業(ye) 資源狀況不斷惡化,眾(zhong) 多獨特的土著魚類麵臨(lin) 絕跡。
2015年,屈天文下定決(jue) 心牽頭成立了民間公益組織——香格裏拉土著魚類恢複和保護協會(hui) (以下簡稱“協會(hui) ”)。協會(hui) 成立之初,屈天文出資雇人在金沙江邊巡邏,但收效甚微。“人長時間在江邊守著,容易懈怠;其次我們(men) 屬於(yu) 公益組織,也沒有執法權。”
第二年,協會(hui) 開始嚐試通過獎勵舉(ju) 報違法捕撈的方式進行護魚。為(wei) 此,協會(hui) 專(zhuan) 門設立了兩(liang) 部舉(ju) 報電話,並對舉(ju) 報者給予3000元(人民幣,下同)到10000元不等的獎勵。協會(hui) 的“護魚行動”漸漸得到了政府部門的認可和支持。隨後,協會(hui) 與(yu) 迪慶、麗(li) 江兩(liang) 州市的漁政、公安部門和鄉(xiang) 村組織展開聯動,共同在金沙江兩(liang) 岸進行巡邏,開展土著魚類保護宣傳(chuan) 教育等活動。
經過各方努力,迪慶、麗(li) 江的金沙江流域,已基本杜絕電魚、拖網等非法捕撈方式。屈天文說:“現在金沙江裏的江魚種類和數量都較前幾年增加了不少。”目前,加入協會(hui) 的誌願者超過千人,協會(hui) 的護魚宣傳(chuan) 已經開展到雲(yun) 南省迪慶州、麗(li) 江市、大理市,四川省的甘孜州等地。
“十年禁捕,對於(yu) 金沙江的生態恢複會(hui) 起到重要的作用。”談到雲(yun) 南新近出台的金沙江“十年禁捕令”,屈天文稱,我相信通過這十年的宣傳(chuan) 和推廣,會(hui) 讓生態文明的理念更加深入老百姓的心中。
“下一步,協會(hui) 計劃在雲(yun) 南昭通和滇藏交界的部分地區開展護魚宣傳(chuan) 。”屈天文籌劃把護魚理念推廣到金沙江穿行而過的川、藏、滇三省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迪慶、麗江金沙江沿岸:捕魚能手變身“護魚天使”
迪慶、麗江兩州市金沙江沿岸的群眾欣喜地發現,江上的電魚捕魚人逐漸消失了;江邊田野和江麵河灘上,多年不見的秋沙鴨、魚鷹等鳥類又回來了;江魚的數量和種類,比前兩年也明顯增加了。[詳細] -
滇金絲猴巡護員餘文武:守護好這片山林
護林護猴、給研學遊的孩子們講解滇金絲猴,是我的主要工作。白馬雪山響古箐展示群的滇金絲猴,沒有哪隻我不熟悉。靠保護滇金絲猴,我們家實現了脫貧。[詳細] -
雲南迪慶“森林衛士”守護藏區綠水青山
1月18日,迪慶森林消防員在重點防控區域巡護。迪慶藏族自治州地處的橫斷山區河流縱橫、山高穀深、氣候高寒,屬生態脆弱地帶。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