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源頭最美“生態管護員”:生活好了,環境美了
圖為(wei) 表彰大會(hui) 現場。瑪多縣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能在黨(dang) 99歲生日之際得到這個(ge) 獎項,說實話,是我今年至今最高興(xing) 的事。看著印有黃河源頭標記的獎杯,我感覺我身上的擔子更重了。”3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紮陵湖鄉(xiang) 的拉依說,當上生態管護員後,不僅(jin) 生活好了,家鄉(xiang) 的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好了。
當日,瑪多縣召開優(you) 秀生態管護員表彰大會(hui) ,對2019年度29名優(you) 秀生態管護員和拉依在內(nei) 的10名最美生態管護員進行表彰,旨在進一步激發廣大生態管護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全力推動“六位一體(ti) ”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hui) 治理模式。
被譽為(wei) “千湖美景”的瑪多縣地處黃河源頭,這裏平均海拔4200米左右,是中國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腹地,也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的核心保育區之一。
圖為(wei) 獲表彰的生態管護員們(men) 。瑪多縣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2019年,瑪多縣不斷提升瑪多縣“六位一體(ti) ”網格化管理工作,使該縣呈現出經濟平穩發展、民族團結進步、社會(hui) 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le) 業(ye) 的喜人景象,湧現出一批成績突出的優(you) 秀生態管護員和最美“生態管護員”。
瑪多縣花石峽鎮優(you) 秀生態管護員獲得者旦正說:“我們(men) 當上生態管護員後,不僅(jin) 我們(men) 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鄉(xiang) 的環境就變得越來越好,今後,我要繼續保護好我的家鄉(xiang) 。”
瑪多縣委書(shu) 記何海燕說,2019年,全縣生態管護員和職能部門聚焦“六位一體(ti) ”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hui) 治理模式,全力推動“六位一體(ti) ”各項工作,群眾(zhong) 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瑪多縣縣長利加說,全縣要不斷增長解決(jue) 問題的新本領,打造可供全州乃至全省借鑒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hui) 治理模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玉樹州:禁牧減畜集中養殖 牧民變身“管護員”
在玉樹州玉樹市上拉秀鄉加橋村生態畜牧業合作社,村裏121戶牧民的1200多頭犛牛在這裏進行集中管理,平衡草畜,減輕草場壓力,合作社日常10個人就可以完成管理,勞動力得到解放,牧民的腰包也越來越鼓了。[詳細] -
瀾滄江源“斜杠牧民”:身兼數職 致富不難
脫貧前,47歲的群尕是一名常年放牧的牧民。脫貧後,群尕成了不僅有主業,還有其他副業的“斜杠牧民”,他不僅是生態管護員,還是小區物業的維修工和樓長,收入翻了幾番。[詳細] -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瀾滄江源牧民在保護中見證生態紅利
目前三江源水源涵養量年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蓋率、產草量分別比10年前提高了11%、13%;17211名牧民轉變為生態管護員,人均年增收2.16萬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