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神後花園”年保玉則的“大管家”履職記
“年保玉則是自然饋贈給我們(men) 的禮物,也是我們(men) 生活的家園,我有義(yi) 務愛護這片土地,保護也是我的責任。”50歲的尼瑪一邊巡護,一邊對中新社記者說。
七月的盛夏,記者探訪了“天神後花園” 年保玉則,滿山坡的格桑花將這裏的草原點染成一片金黃,美如仙境。尼瑪吃完午飯,拿著編織袋和長夾來到年保玉則景區,繼續一天的巡護。
地處三江源腹地的年保玉則位於(yu)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索乎日麻鄉(xiang) ,海拔5300餘(yu) 米,總麵積3469平方公裏。這裏保存有冰蝕地貌、冰磧地貌、現代冰川等地質遺跡,因此被譽為(wei) “天神後花園”。
今年51歲的尼瑪是久治縣索乎日麻鄉(xiang) 索乎日麻村的脫貧戶,2016年,拿了幾十年牧鞭的他成為(wei) 了一名年保玉則保護分區的生態管護員。
從(cong) 此,全村50多個(ge) 生態管護員承擔起“大管家”的職責,開始保護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
“以前隻管自家的草場,現在我要負責全村的草場安全,覺得滿滿的使命感。”尼瑪回想起分配生態管護員當天的心情時,記憶猶新。
尼瑪每次巡護要走20公裏,由於(yu) 巡護路線點多麵廣,每次從(cong) 家出發來回需要一整天時間。
“每兩(liang) 天就要巡護一次,主要在管護範圍內(nei) 撿垃圾,看到有點火冒煙的、破壞草場的就會(hui) 立即上前製止並報告知鄉(xiang) 政府。”尼瑪說。
索乎日麻鄉(xiang) 鄉(xiang) 長才保傑介紹,最初他們(men) 租地讓外地人挖冬蟲夏草、貝母等藥材,村裏人不用勞作就可以得到一筆豐(feng) 厚的收入。後來漸漸發現,這對草原和植被破壞很嚴(yan) 重,刨挖草皮、砍伐植被、生火都對年保玉則的生態帶來極大破壞。
而這一現象被尼瑪及其他生態管護員們(men) 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和村民們(men) 商討以後,大家決(jue) 定為(wei) 保護年保玉則的生態放棄這一豐(feng) 厚的收入,不再租地給外地人采挖冬蟲夏草、貝母。
“雖然我沒什麽(me) 文化,但我想繼續守護這片土地直至自己幹不動為(wei) 止。而且每月還有2000元(人民幣)的工資,有了穩定的收入,我已經很滿意了。”尼瑪說。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四年來,尼瑪切身體(ti) 會(hui) 到良好的生態資源帶來的福利,也切身感受到自己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每當有人問他為(wei) 什麽(me) 還要堅持著這份工作時,他總會(hui) 說,“環境保護好了,山就會(hui) 一直綠,花也會(hui) 一直開,水就會(hui) 一直清。”
更讓尼瑪欣慰的是,2018年4月年保玉則景區停止營業(ye) 後,他和其他生態管護員的工作也輕鬆了許多,景區的垃圾也沒有了。
“近兩(liang) 年,我們(men) 在巡護途中,還經常碰到雪豹、棕熊、岩羊、猞狸等野生動物,有的甚至都沒見過,但是以前人多,基本找不到它們(men) 。”久治縣索乎日麻鄉(xiang) 索日村二社隊長曲保說。
“近年來,當地牧民們(men) 逐步意識到,守護草原植被、守住自己的牛羊才是長久的出路,年保玉則的生態環境也在牧民的自覺管護下變得越來越美。”久治縣副縣長、縣生態環境局局長索南忠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天神後花園”青海年保玉則:“休養生息”守護“中華水塔”
“兒時的美景又回來了,格桑花遍地盛開,湖中的魚又多又肥……”在海拔3900多米的年保玉則,生態管護員肉公一邊巡護,一邊對記者說。[詳細] -
年保玉則停止開放一年多後——“天神後花園”重現水清草豐
年保玉則曾引得遊客紛至遝來,一度人畜過載、生態失衡。2018年4月,年保玉則停止開放。禁遊一年半,“天神後花園”近況如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