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舟曲葡萄產業成景似“江南水鄉” 興庭院經濟鋪致富路
圖為(wei) 7月中旬,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大川鎮土橋子村。史靜靜 攝
每年夏季,當葡萄樹蔚然成蔭時,走在甘肅土橋子村,沿著青石板拾階而上,處處鳥語蟲鳴,葡萄葉綠,小橋流水,隱約還能聞到農(nong) 戶家自釀的葡萄酒香。恍惚間,仿佛走進了江南水鄉(xiang) 。這是位於(yu) 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大川鎮被稱為(wei) “藏鄉(xiang) 江南第一村”的土橋子村。
土橋子村在白龍江邊,全村素來有種植葡萄樹的習(xi) 慣,可是,以前村裏汙水橫流,道路崎嶇不平,葡萄種植也是“小打小鬧”。
近年來,在中組部幫扶下,土橋子村經過“千村美麗(li) ”示範村建設、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專(zhuan) 業(ye) 旅遊村建設,以及“一十百千萬(wan) ”旅遊標杆村等項目的綜合實施,全村整體(ti) 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圖為(wei) 掛滿葡萄架的農(nong) 家樂(le) ,葡萄枝葉連成片,遮蔽了夏日炎炎。史靜靜 攝
葡萄樹越長越繁茂,也為(wei) 村裏人帶來致富路。韓謝軍(jun) 就是做葡萄生意的農(nong) 家樂(le) 老板。他以前在外務工,2018年回到家鄉(xiang) ,看見掛滿果實的葡萄架,萌生經營葡萄為(wei) 特色的農(nong) 家樂(le) 的想法。
7月,中新網記者走進韓謝軍(jun) 的農(nong) 家樂(le) ,庭院中滿是掛滿果實的葡萄架長廊,葡萄枝葉連成片,濃密的樹蔭遮蔽了夏日炎炎。
“遊客們(men) 喜歡坐在葡萄架下,品著我們(men) 自釀的葡萄酒,納涼避暑。”韓謝軍(jun) 說,2019年收入達200萬(wan) 元,趕上了好時候,成了舟曲最大的農(nong) 家樂(le) 。
據大川鎮副鎮長閆文華介紹,土橋子村大力發展葡萄種植庭院經濟,使種植產(chan) 業(ye) 化。2019年新種植優(you) 質葡萄220多畝(mu) ,年產(chan) 量達到了14萬(wan) 公斤,現有運營規範的8家合作社結合本村的葡萄產(chan) 業(ye) 。
此外,該村發展葡萄酒加工、葡萄樹栽種、叢(cong) 林藏雞養(yang) 殖等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培育葡萄樹苗14400株,葡萄酒加工釀製6900多公斤。
當地還以“一十百千萬(wan) ”項目旅遊標杆村建設為(wei) 契機,在農(nong) 家樂(le) 周邊修建亭台14座,包括駁岸、小橋、花木、圍欄、燈光等旅遊設施,建設集休閑、娛樂(le) 、田園觀光等為(wei) 一體(ti) 、占地麵積為(wei) 34畝(mu) 的生態公園。
如今的土橋子村,葡萄飄香醉遊人,農(nong) 民致富有奔頭。獨具魅力的傳(chuan) 統文化和本地風土民情,吸引著八方遊客前來觀光旅遊。下一步將白龍江河堤土橋段進行重建,打造長達四公裏多的江景遊步道。
一串串葡萄綴滿枝丫,一根根藤條纏出土橋人致富新生活。2019年土橋子村接待省內(nei) 外遊客35000餘(yu) 人,產(chan) 生經濟效益達500餘(yu) 萬(wan)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甘肅省舟曲縣:葡萄村落打造“醉”美農家
隨著近年當地發展葡萄產業,葡萄品質和技術均有所改善和提高,當地村民開始在林地農田等發規模發展,形成了葡萄美酒的全產業鏈,讓遊客盡情體驗的同時,“醉”倒在農家。[詳細] -
葡萄熟了,遊客來了 藏鄉土橋村“活”了起來
近期,在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舉辦了葡萄旅遊文化藝術節。活動吸引了來自陝西、四川及周邊數千名遊客前來品嚐觀光。 葡萄熟了,遊客來了 土橋村“活”了起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