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世界”孕育新九寨
“每天都有遊客來體(ti) 驗,村裏又熱鬧了。”8月6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漳紮鎮中查村,10餘(yu) 名遊客正在藏寨體(ti) 驗騎馬遊。為(wei) 遊客牽馬的藏族村民澤仁王許告訴記者,5月,村裏重新搞起騎馬遊,做起藏家旅遊接待。
變化,新生,不止中查村。10多天前,九寨溝縣被推薦為(wei) 四川省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認定申請單位;8月8日,九寨溝縣的神仙池、甘海子、甲勿池和柴門關(guan) 景區景點開園。曆經近3年地震災後重建和提檔升級,以九寨溝景區為(wei) 核心,熊貓園、神仙池、甘海子、太平溝金絲(si) 猴研學基地等景區景點互為(wei) 支撐、多點發展的全域旅遊業(ye) 態正加速形成。
“童話世界”孕育的新九寨,正展現著蓬勃生機與(yu) 活力。
拓景擴容消“盲點”
扮靚全域新九寨
九寨溝縣郭元鄉(xiang) 青龍村柴門關(guan) ,幾名工人正在處理新建水池的防水。柴門關(guan) 位於(yu) 九寨溝縣與(yu) 甘肅文縣交界處,古時是入川咽喉之一。九寨溝縣和對口幫扶單位邛崍市共同投資,依托邊關(guan) 文化打造三國文化新的人文景點。
4月至今的試營業(ye) ,景區共接待遊客2萬(wan) 多人。該鄉(xiang) 副鄉(xiang) 長劉啟明介紹,下一步將恢複村裏的老路,讓遊客坐著馬車體(ti) 驗三國文化,讓柴門關(guan) 成為(wei) 九寨溝不可或缺的一處集休閑、觀賞、體(ti) 驗於(yu) 一體(ti) 的人文旅遊景點。
九寨溝旅遊有強大吸引力,但九寨溝縣旅遊發展不平衡,景區景點線路分散,存在不少發展“盲點”。郭元鄉(xiang) 由於(yu) 距九寨溝景區較遠,一直沒吃上“旅遊飯”。借助災後重建,全縣構建全域旅遊,不少村民在村裏搞起旅遊。
如何在重建中破解更多像郭元鄉(xiang) 這樣的“盲點”?
做深做實全域旅遊,是九寨溝縣找到的答案。抓住災後重建機遇,九寨溝縣按“拓景擴容、多點多極”要求,不僅(jin) 推動九寨溝景區全麵恢複開放,還重點在建新景區、開發新路線等方麵發力。
在“點”上,淘汰舊景,改造布景,開發新景,讓一景一色各具風味,避免同質化,力求差異。圍繞九寨溝景區,重點打造12個(ge) 景區景點,構建起“一核多點”的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
在“線”上,推出兩(liang) 條較成熟的全域九寨休閑度假遊線路,即以柴門關(guan) 、非遺展覽館、羅依生態園等為(wei) 主要走向的人文九寨生態遊線路,以甘海子、神仙池、九寨溝景區為(wei) 主要走向的生態九寨浪漫之旅線路,構建“處處都是景區、村村都是景點、人人都是風景”的“全域九寨大景區”格局,推動九寨環線旅遊由單一零散景點旅遊向串珠式全域旅遊轉變。
在“麵”上,加快景區景點與(yu) 地災治理、城鎮體(ti) 係有效銜接,形成景城一體(ti) 化,支撐起全域旅遊的基本架構,實現以九寨溝為(wei) 核心景區帶動其它景區“串珠成線、借船出海”目標,建成“全新九寨”旅遊圈。
處處能旅遊,時時可旅遊,人人享旅遊。九寨溝縣旅遊景區景點“七天不重複”的新格局加速構建,旅遊輻射效應正在由核心景區向全縣擴散。
品牌聯盟疏“痛點”
力促融合大發展
“世界隻有一個(ge) 九寨溝,九寨溝不隻有九寨溝。”這兩(liang) 天,九寨溝大熊貓園十分熱鬧。作為(wei) 四川省新增的一處大熊貓野化培訓放歸基地,一個(ge) 多月前,九寨溝大熊貓園開園,4隻大熊貓與(yu) 遊客見麵。阿壩州委常委、九寨溝縣委書(shu) 記羅智波說:“目前,九寨溝全域旅遊格局基本形成,從(cong) 1個(ge) 到13個(ge) 景點,一周7天在九寨溝玩耍都不會(hui) 重樣。”
震前,九寨溝旅遊以自然觀光為(wei) 主。據測算,到九寨溝的遊客平均停留不足2天,而麗(li) 江是2.42天、張家界是2.5天。旅遊體(ti) 驗深度不足,成為(wei) 九寨溝的“硬傷(shang) ”。為(wei) 此,九寨溝縣發起“三九大”文化旅遊聯盟和“大九寨”文旅發展聯盟,共同推進全域旅遊;開通九寨溝景區至九寨溝大熊貓園的公交線路,修建自駕遊營地等,實現“大熊貓”“九寨溝”兩(liang) 個(ge) 國際IP的深度融合。九寨溝縣委副書(shu) 記、縣長陶鋼表示,大熊貓在“童話世界”九寨溝向全球亮相,翻開了九寨溝縣生態體(ti) 驗、文旅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圍繞“大九寨、大熊貓、川金絲(si) 猴”三大品牌,九寨溝縣引導多家公司共同打造旅遊商品研發基地。“登嘎甘”情景歌舞劇正積極準備,計劃11月8日首演;阿壩州與(yu)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建大熊貓主題旅遊區、開發設計大熊貓主題文創產(chan) 品等;在白河鄉(xiang) 太平村建九寨溝縣珍稀瀕危物種科普宣教基地,形成川金絲(si) 猴、鳥類、植物科普觀賞區和公益種植區。截至目前,已開發“小九九”係列文創產(chan) 品180多種,去年實現銷售額300萬(wan) 元。
此外,九寨溝縣堅持農(nong) 旅、文旅交融互動,大力實施“九寨溝+”品牌培育計劃,不斷完善豐(feng) 富旅遊業(ye) 態和產(chan) 品。
軟硬結合通“堵點”
帶來服務新體(ti) 驗
“建了停車場後,不僅(jin) 停車方便,村裏的環境也舒適了。”8月6日,在漳紮鎮叢(cong) 牙村,一輛輛旅遊大巴有序停靠,村支部書(shu) 記劉長江說,停車難,一度是漳紮鎮旅遊發展的“堵點”,現在這個(ge) “堵點”解決(jue) 了。
根據《“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複重建總體(ti) 規劃》,漳紮鎮將加快建設國際生態旅遊魅力小鎮,有序推動功能疏解、提質控量,形成世界性、國際級的休閑度假遊目的地。
疏通堵點,“硬件”改善加速推進。目前,漳紮鎮已新建7個(ge) 停車場。九寨溝縣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副局長姚寧說,還準備再建一個(ge) 擁有近千個(ge) 車位的停車場,滿足遊客停車需求;還投資3500萬(wan) 元,實施人車分流係統項目,修建6.5公裏特色騎遊步道。“騎遊步道既實現人車分流,又串起沿路的酒店飯店”。
“硬件”提升,更遠的謀劃正在進行。更暢通。川九路上四寨特長隧道、綿九高速等正加快建設,川主寺至九寨溝軌道交通也被納入規劃。
更智能。推進“智慧九寨”平台建設,投入1.8億(yi) 元打造世界自然遺產(chan) 地大數據中心,實現旅遊谘詢、電子門票、線上導覽等服務一體(ti) 化。
更安全。新建停機坪,引進高壓氧艙,九寨溝國際旅遊應急醫療保障中心走上“國際範”,聯動華西醫院,為(wei) 國內(nei) 外遊客提供高效優(you) 質的醫療服務。
“軟件”提升,也在發力。九寨溝縣先後製定出台《藏(農(nong) )家樂(le) 管理辦法》《賓館飯店倒扣分製度》《九寨溝縣鄉(xiang) 村旅遊服務規範》等旅遊管理辦法,深入推進旅遊標準化建設。而今,魯能集團、四川能投等企業(ye) 入駐,麗(li) 思卡爾頓、希爾頓、悅榕莊等全球知名品牌相繼落戶九寨。
一個(ge) 世界級國際範的新九寨,正迎麵走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九寨溝地震3周年:建立“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曆經近3年的災後恢複重建,世界自然遺產地九寨溝不僅全麵恢複往昔美麗,再現迷人光彩,而且建立起防震減災“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詳細] -
防治結合 九寨溝仙境正歸來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世界遺產九寨溝開展防治工作困難重重,但是在過去3年裏,他們依然堅持為九寨溝“療傷”,努力把風險隱患降到最低。[詳細] -
四川九寨溝災後“重生”:補齊震後“短板” 加速提升改造
如今,旅遊景區已恢複往日神采,一幢幢樓房在“升級改造”項目中煥然一新,人們的生活亦逐漸回歸正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