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甘肅省舟曲縣:小小羊肚菌 撐起致富傘

顧麗娟 發布時間:2020-08-14 11:06:00來源: 甘肅日報

  盛夏時節,走進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峰迭鎮城外村天河菌業(ye) 食用菌生產(chan) 基地,前來領取菌棒的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絡繹不絕,好不熱鬧。

  “按照貧困戶上報的畝(mu) 數免費發放菌棒、提供技術培訓,產(chan) 品賣不出去我們(men) 統一回收銷售。”現場負責發放菌棒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來自城關(guan) 鎮三眼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馮(feng) 少林當天領取了1.2萬(wan) 袋菌棒。“這裏氣候適合種植羊肚菌和黑木耳,這幾年大家都種得挺好的,收入也高,我今天領的菌棒夠種2畝(mu) 地,希望有好收成。”馮(feng) 少林開心地說。

  天河菌業(ye) 是舟曲引進的招商引資企業(ye) ,2016年至今先後投資2400餘(yu) 萬(wan) 元,在舟曲縣建成了標準化、規範化的菌種繁育實驗室1棟、育種車間及菌包生產(chan) 車間3棟,集食用菌菌種研發生產(chan) 、示範種植、推廣培訓和加工銷售為(wei) 一體(ti) ,年產(chan) 羊肚菌菌種可達60萬(wan) 瓶,各類食用菌鮮品300噸,帶動幾個(ge) 鄉(xiang) 鎮眾(zhong) 多農(nong) 戶種植。

  近幾年,天河菌業(ye) 以“公司+扶貧車間+貧困戶”的運營模式,通過集中服務、統購和統銷模式組織生產(chan) ,先後吸納資金600萬(wan) 元,帶動451戶貧困戶以入股分紅方式生產(chan) 食用菌,為(wei) 貧困戶分紅52萬(wan) 元,農(nong) 民戶均增收1.5萬(wan) 元。

  “公司現有固定員工20人,月工資2400元,除了生產(chan) 基地外還有扶貧車間,流動用工達上萬(wan) 人,平時臨(lin) 時工較多。”生產(chan) 車間負責人杜文嬌說,基地從(cong) 2月份到年底都有活幹,工期長用工量大,平均每天用工達四五十人。

  在加工車間負責配料的城關(guan) 鎮羅峪村村民馮(feng) 紅燕是天河菌業(ye) 加工車間的長期員工,到車間上班已有兩(liang) 年時間,之前在家種地帶孩子,到車間上班後每個(ge) 月都有2600元的收入,大大提高了她的家庭收入。

  “從(cong) 家到車間上班就幾分鍾路程,按時按點下班也能照顧上家裏,比起外出在這上班更好一些。”馮(feng) 紅燕說加工車間主要負責羊肚菌種子培育和裝袋,之後運送到各鄉(xiang) 鎮種植。

  在曲瓦鄉(xiang) 城馬村新建的東(dong) 西部協作農(nong) 業(ye) 科技大棚裏,記者看到村裏的農(nong) 戶們(men) 正在給羊肚菌棒吊袋,眼疾手快,不一會(hui) 就已吊完一串。

  “近兩(liang) 年實現了以羊肚菌為(wei) 主,黑木耳為(wei) 輔的‘菌耳輪作’模式,每年4月羊肚菌種植期結束後,進行黑木耳種植,大棚不會(hui) 閑下來,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率。”曲瓦鄉(xiang)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桑金奎介紹說,一個(ge) 棚至少要吊六七萬(wan) 袋菌棒,產(chan) 量7萬(wan) 多斤,刨去材料、人工等成本外,每畝(mu) 可創收6000元左右。

  羊肚菌又名羊肚菜,是久負盛名的食用菌,備受市場青睞,常常供不應求。羊肚菌產(chan) 業(ye) 作為(wei) 近些年來新興(xing) 的產(chan) 業(ye) ,具有節約資源、周期短、見效快、收益高等特點。

  近幾年,舟曲縣將發展羊肚菌種植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加快全縣農(nong) 業(ye) 轉型升級,增加農(nong) 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把原本野生的羊肚菌搬進大棚,做大做強羊肚菌產(chan) 業(ye) ,羊肚菌種植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全縣促農(nong) 增收的特色產(chan) 業(ye) 。

  “為(wei) 提高全縣羊肚菌從(cong) 業(ye) 者的專(zhuan) 業(ye) 技能,促進羊肚菌栽培高產(chan) 優(you) 質,縣裏舉(ju) 辦了多場羊肚菌田間管控及采收技術培訓,對全縣19個(ge) 鄉(xiang) 鎮羊肚菌種植大戶進行了業(ye) 務培訓。”舟曲縣相關(guan) 負責人說,2013年在插崗鄉(xiang) 亞(ya) 合村試種羊肚菌以來,經過多年的經驗摸索和菌種培育,舟曲羊肚菌種植技術已基本成熟,種植麵積逐年擴大,種植農(nong) 戶不斷增加。

  截至2019年底,舟曲全縣種植羊肚菌964.7畝(mu) ,覆蓋17個(ge) 鄉(xiang) 鎮67個(ge) 行政村,建成5個(ge) 羊肚菌種植示範基地,初步形成了“龍頭企業(ye) +合作社+示範基地+農(nong) 戶”的種植經營模式,群眾(zhong) 參與(yu) 種植積極性大大提高,真正實現了小小羊肚菌、撐起致富傘(san) 的目標。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