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合作市:文旅產業鋪就致富“快車道”
“通過香拉花海和香拉梅朵旅遊度假村的打造,帶動了博拉村的民宿旅遊,我們(men) 就能在家門口掙錢,顧家和掙錢兩(liang) 不誤。”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卡加曼鄉(xiang) 博拉村村民尕豆才讓說道。依托合作市文化旅遊各種項目,鄉(xiang) 村旅遊如今成了博拉村最大的致富產(chan) 業(ye) 。
近年來,合作市堅持“文化支撐旅遊、旅遊展現文化”的文旅融合發展思路,把旅遊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全市的首位產(chan) 業(ye) 來打造,作為(wei)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的主要突破口來推動,通過統籌抓好民俗文化挖掘、整合、拓展,實現旅遊資源全麵向旅遊產(chan) 業(ye) 的轉型跨越。
文旅項目跑出“加速度”
“合冶公路的建成打通了合作至冶力關(guan) 沿線的旅遊文化線路,我們(men) 可以感受高原草地的遼闊和雄渾,也能領略山勢險峻、風光秀麗(li) 的生態森林。”正在合作市美仁草原景區旅遊的王女士高興(xing) 地說。
美仁草原是合冶公路通往康多大峽穀和蓮花山等景區的必經之地。
“這兩(liang) 年合作市的旅遊發展速度很快,前幾年這些觀景台和停車場都沒有,沿路的藏家樂(le) 就更談不上。通過旅遊項目的實施,美仁草原沿線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都吃上了生態旅遊飯。”在美仁草原沿線開藏家樂(le) 的貢去乎傑告訴記者。
牽住旅遊項目“牛鼻子”,才能促進旅遊業(ye) 大發展。近年來,合作市立足文旅資源優(you) 勢,以文旅項目為(wei) 支撐,重點實施旅遊基礎設施提升、精品旅遊帶建設、景區環境提質,全力開創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新格局。打造了當周草原生態旅遊區、美仁草原觀光旅遊區等景區,步行木棧道、草原觀景台、自駕車營地等項目,廣受中外遊客讚譽;以“大九寨”旅遊黃金線路為(wei) 主線,依托國道213線、省道306線、合冶公路等交通幹線,全力打造萬(wan) 畝(mu) 油菜花、百裏洮河風情線、合作市美仁草原景區經幡隧道等項目工程,完善沿線觀景台、景觀小品等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對外形象。
鄉(xiang) 村旅遊繪出“新畫卷”
白海龍是卡加曼鄉(xiang) 新集村的一名老黨(dang) 員,家鄉(xiang) 的一步步變化白海龍都看在眼裏、喜在心上。他不僅(jin) 自己帶頭創業(ye) ,開起了合作市首家奇石文化展覽館,還帶領村民一起奔小康。
白海龍說:“以前,我們(men) 村的巷道下雨天是泥,晴天是土,現在從(cong) 公路到家裏都非常幹淨,每個(ge) 家庭都有一個(ge) 大客廳、高級沙發。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
王紅玲也是新集村的村民,“近年來,通過環境革命、生態文明小康村和旅遊專(zhuan) 業(ye) 村建設,我們(men) 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遊客來得特別多。所以今年自己辦了農(nong) 家樂(le) ,收入很不錯。”王紅玲說。
近年來,合作市堅持把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作為(wei) 脫貧攻堅、生態文明建設、旅遊業(ye) 發展和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平台,統籌實施“生態人居、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四大工程,極大地改善了村莊基礎設施條件,提高了公共服務能力,使村莊整體(ti) 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5年來,累計投資7.63億(yi) 元建設生態文明小康村121個(ge) 。搶抓甘南州文化旅遊“一十百千萬(wan) ”項目建設機遇,按照“景村一體(ti) 、一村一特”原則,挖掘村內(nei) 旅遊文化資源,培育具有較強吸引力、帶動力和競爭(zheng) 力的鄉(xiang) 村旅遊業(ye) 態和鄉(xiang) 村旅遊品牌。目前,1個(ge) 旅遊標杆村和9個(ge) 旅遊專(zhuan) 業(ye) 村正在建設。
優(you) 化服務提升“軟實力”
服務質量和環境是旅遊發展的“軟實力”。近年來,合作市著力推進旅遊服務項目,依法規範旅遊市場秩序,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和頻次,建立了旅遊、公安、市場監管、衛計、交運、環保等相關(guan) 部門參與(yu) 的聯合執法機製,不斷優(you) 化旅遊環境,實現了旅遊市場消費者“零投訴”、旅遊市場“零事故”。加強旅遊服務能力培訓,對酒店管理及服務人員開展標準服務及實際操作專(zhuan) 業(ye) 培訓,提高了賓館的服務水平和接待能力。持續推進旅遊“廁所革命”,共建設旅遊廁所25座,並對所有旅遊廁所進行了電子地圖標注,進一步優(you) 化了旅遊服務環境,全市上下營造出“人人都是旅遊形象,處處都是旅遊環境”的良好氛圍。
旅途中最美的是風景,風景裏最獨特的是民俗風情。在每年的旅遊旺季,香巴拉文化廣場鍋莊舞常態化展演活動已成為(wei) 合作市一道亮麗(li) 的風景線,不僅(jin) 豐(feng) 富了合作市旅遊旺季的文化旅遊生活,更是成為(wei) 對外宣傳(chuan) 合作的有效載體(ti) 和文化名片。近年來,合作市精心打造了“香巴拉文化旅遊藝術節”“南木特藏戲”“蕃巴秀時裝表演”、藏模大賽、民族體(ti) 育比賽、民間彈唱、曬佛節、插箭節、香浪節等節會(hui) 賽事品牌,不斷提升高原旅遊吸引力。
環境美如畫,群眾(zhong) 樂(le) 開花。隨著文旅產(chan) 業(ye) 步伐的不斷加快,合作各族群眾(zhong) 的致富路越走越寬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甘肅甘南“綠色蝶變” 原生態旅遊引眾“打卡”
12日,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當周草原上,前來體驗生態遊的遊客絡繹不絕,當地牧民享受到了旅遊帶來的紅利,周邊農家樂爆滿,青稞酒、犛牛奶等土特也都成了遊客的搶手貨。[詳細] -
甘肅夏河借非遺節慶展藏族風情 引客“探秘”推文旅發展
“去年就和親友們說好了,今年香浪節來我家草原過。”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藏族小夥齊紮說,他提前好幾天就在草原上紮好了帳篷、搭起灶具,擺好飲料水果,來迎接遠方的親友。[詳細] -
甘肅碌曲:旅遊村中的“標杆”是怎樣煉成的?
今年,通過甘南州文化旅遊“一十百千萬”工程建設,尕秀村以農牧戶自籌3萬元,政府補貼2萬元為基準,全麵啟動精品牧家樂改造提升工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