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支援黑水:產業化脫貧 從中藥材破題
結合黑水縣豐(feng) 富的自然資源,彭州對口支援項目還將在當地發展旅遊觀光體(ti) 驗等業(ye) 態。戴艾岑 攝
頭頂有藍天,腳下有溪溝,9月份的黑水,多了幾絲(si) 秋涼,再過不久,達古冰川的彩林即將盛裝登場。
高山黑土養(yang) 育了一方兒(er) 女,山高路陡,也是黑水發展的瓶頸。
如何打破瓶頸?一批來自300公裏以外的彭州市對口支援工作隊隊員到來後,開始和黑水縣幹部群眾(zhong) 一起思考和籌謀。彭州有優(you) 勢,成都市天府中藥城產(chan) 業(ye) 功能區地處彭州,各種高精尖製藥企業(ye) 雲(yun) 集,黑水有資源,高半山土地資源豐(feng) 富,且遠離汙染,野生中藥材資源豐(feng) 富,也有種植中藥材的曆史產(chan) 業(ye) 基礎。彭州牽手黑水,優(you) 勢+資源,從(cong) 中藥材破題,產(chan) 業(ye) 化脫貧項目有了良好的切入點。
9月2日—3日,記者深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去感知彭州對口支援下,黑水縣布局中藥材產(chan) 業(ye) 發展的“線路圖”。
【講述·我的受援故事】
高原上種藥材 首次嚐試卻“全軍(jun) 覆沒”
從(cong) 黑水縣城出發,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盤旋而上,右邊是陡崖峭壁,左邊是萬(wan) 丈深淵,與(yu) 記者印象中的種植基地有些出入。海拔3400米的沙石多鎮銀真村風景秀美,山頂雲(yun) 霧繚繞,山坡上的莨菪反射著陽光,在藍天的映襯下格外青翠。
村民列如躬身在基地上,一手扒開葉子查看莨菪的長勢,一手清除莨菪周邊的雜草。“不及時清除的話,草盛藥稀,我這一年就又白幹了。”精心嗬護的背後,列如經曆過一個(ge) 慘痛的教訓。
列如所在的銀真村全村30多戶,140多人,每年4月到6月,都是全家出動,往深山老林去挖蟲草、羌活等野生中藥材,然後賣給來收購的中藥材公司。7月到10月,他們(men) 就去外地打工掙錢。去年,列如挖1000多斤莨菪,然後以0.9元/公斤賣給了彭州對口支援隊引入的成都第一製藥有限公司。令當地村民沒想到的是,這家公司不僅(jin) 收藥材,還在他們(men) 村子的山腳下建起了實驗基地——藥蜜穀。
緣分妙不可言。這家公司不僅(jin) 在銀真村山腳下紮了根,竟然還發動當地群眾(zhong) 一起幹,他們(men) 一來就說要給村民免費發中藥材苗子。帶動當地農(nong) 戶共同參與(yu) 田間種植培育、管理維護,由公司技術人員手把手“傳(chuan) 幫帶”。公司設置了“最低保護收購價(jia) 格”,不愁賣不出、不愁價(jia) 格低。
“這些東(dong) 西,去山裏挖不就行了,哪裏還需要專(zhuan) 門種,費時費力。”剛開始,村民不以為(wei) 然,沒有人參與(yu) 。有公司兜底的情況下,列如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領了莨菪的種苗,拿出一分地試種,4月份春耕,他種下去就沒再管了,結果藥材長得沒有雜草快,很快雜草就占領了這片地。等到10月份,竟然“全軍(jun) 覆沒”。
成都第一製藥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李國強聽說後,立即來到山上幫列如查看情況。告訴他“隻要標準化規模化程度提高,這裏的中藥材價(jia) 格起碼高幾倍”。“什麽(me) 是標準化規模化種植?怎樣才能符合標準?”光聽李國強說,列如心裏還是不明白,於(yu) 是他決(jue) 定去公司打工,一邊掙錢一邊學技術。
村民有序開展除草作業(ye) ,列如負責為(wei) 大家計時。戴艾岑 攝
手把手指導村民 邁出標準化種植第一步
山腳下的冰山彩林藥蜜穀屬於(yu) 楊柳秋村的地界,是彭州市對口幫扶黑水縣發展中藥村產(chan) 業(ye) 的“重頭戲”。主要種植莨菪、川貝、大黃等藥材,目前已建成中藥材基地60畝(mu) 。
種植羌活的地裏,全都按照標準行距種植,整齊劃一;種植大黃的地裏,枝葉茂盛,長勢十分濃密……“今天我們(men) 的主要任務,還是繼續除草。”在李國強的“調教”下,列如已經掌握了一些要領:在藥材的生產(chan) 過程中,除草占據了很大的位置,不僅(jin) 麻煩辛苦,而且費工費時,稍不注意就會(hui) “草盛藥稀,氣死種藥人。”
“我早上8點準時到的哦!”“放心,沒問題,我都給你記得清清楚楚的。”10多位村民分列在行壟之間,一邊有序地進行除草作業(ye) ,還不忘提醒列如給他們(men) 計時。
這10多位村民全都來自於(yu) 沙石多鎮楊柳秋村,而“外村人”列如能夠享受到就近務工這個(ge) “紅利”,是因為(wei) 他有初中文化,每天他不僅(jin) 和村民一起鋤草搬運,還要負責為(wei) 大家計時。成為(wei) 務工隊的“管理者”,列如的工資也比一般村民略高,20元/小時。今年8月,他在基地當臨(lin) 工的工資,就達3000多元。
打工之餘(yu) ,列如喜歡找李國強聊天,聽聽他口中彭州中藥材種植基地怎麽(me) 種藥材,再問問高原上種中藥材的注意事項。
“很重要的一點是,葉子死了,大家不要慌,明年會(hui) 長起來的。冬天遇到極寒天氣,莨菪的根部需要用土堆起來,大概6到10厘米。”在李國強等人手把手的指導下,增強了列如再次發起挑戰的信心。今年4月份,列如領了5畝(mu) 地的莨菪種苗,在屋後的玉米地裏走出了標準化中藥材種植的第一步。
“隻要標準化程度提高,這裏的中藥材價(jia) 格起碼高幾倍。”列如一直牢記這句話。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公司的標準化種植,他家的莨菪畝(mu) 產(chan) 能夠達到0.6萬(wan) 公斤,按照市場價(jia) 格2-3元/公斤,5年後,成熟的莨菪有將近10萬(wan) 元的收入。
憧憬未來生活 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中藥材一般第一年種下,三四年後開挖。列如盤算著中間這幾年時間,彭州對口支援隊引進的這家公司“到底靠不靠譜”,於(yu) 是對公司的規劃尤其上心。
今年初,彭州市成都第一製藥有限公司與(yu) 阿壩州黑水縣簽署中藥材產(chan) 業(ye) 發展“1+3”合作協議。這批協議期限為(wei) 15年,按照計劃,公司於(yu) 2020年之內(nei) 在黑水縣建成200畝(mu) 莨菪育苗基地,未來2至3年內(nei) 將建成5000畝(mu) 莨菪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未來5年內(nei) 將建成50000畝(mu) 莨菪產(chan) 業(ye) 推廣基地。更重要的一點是,藥蜜穀項目除了建設育苗大棚、中藥材基地,今後還要開發展示展銷、旅遊觀光體(ti) 驗等業(ye) 態。
“公司以後要搞旅遊觀光,這簡直太好了!”從(cong) 彭州對口支援隊幹部、掛職黑水縣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蘭(lan) 國才處聽到這個(ge) 消息的時候,列如笑得咧開了嘴。回到家中的他幾天沒睡好覺,開始構思自己的旅遊開發夢。
藥蜜穀所在的位置,是黑水縣冰山彩林段。再過半個(ge) 月,即將迎來一年中最美的彩林季:沿著門前這條河,從(cong) 山腳下的鬱鬱蔥蔥到山頂上的紅黃相間,每一個(ge) 地方都將浸染在一片絢爛中,屆時,四麵八方的遊客紛至遝來,那畫麵是大山裏一年中最熱鬧的景象。
列如所在的銀真村,依山而建,在海拔3400米的高山上,保留了原始的嘉戎藏族民居風貌,已經入選第五批中國傳(chuan) 統村落名錄,今後這裏也要打造成為(wei) 旅遊景點。
“新產(chan) 業(ye) ,新氣象,我們(men) 以後在家門口也能吃上‘旅遊飯’了!”列如在山下建了新房,家裏三個(ge) 女兒(er) 平日都不在家,小女兒(er) 在德陽讀大學,另外兩(liang) 個(ge) 女兒(er) 在黑水縣城上班,這些空房間在旅遊旺季的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脫貧攻堅這些年,日子越過越甘甜!”列如笑嗬嗬地說。
彭州對口支援工作隊隊員下鄉(xiang) 開展幫扶。戴艾岑 攝
【心聲·我的對口支援曆程】
彭州市對口幫扶黑水縣支教老師高崇彬:
不忘初心 用真情澆灌高原上的“格桑花”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在成都石化工業(ye) 學校從(cong) 教30年的高崇彬老師,在年近知天命之年作出了一個(ge) 決(jue) 定:到高原上支教。
2018年9月,他終於(yu) 如願了。高崇彬參加了彭州市對阿壩州黑水縣的“校對校教育教學對口幫扶工作”,被安排到黑水縣中學支教,承擔了高中三年級兩(liang) 個(ge) 班的語文教學工作。
高崇彬喜歡把孩子們(men) 比作“格桑花”,因為(wei) 這種盛開在雪域高原的花朵美麗(li) ,生命又頑強。
2018年11月,高崇彬在一次學生作文中了解到,高三·三班的俄瑪芝同學7歲時其母親(qin) 就因病去世,隨後父親(qin) 失蹤,至今杳無音信,外公外婆也相繼離世,她成了“孤兒(er) ”,由其小姨照看。“我看到這篇作文的時候,眼淚花都包起了。”高崇彬說,俄瑪芝非常堅強,她渴望讀大學,渴望改變命運,但是讀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就像一道繞不過去的坎,深深地困擾著她。為(wei) 了能維持學習(xi) 和生活,俄瑪芝長期利用假期打工來補貼生活和學業(ye) 。
麵對這樣一個(ge) 堅韌的學生,高崇彬動了惻隱之心,為(wei) 了幫助俄瑪芝圓夢,他聯係到他的摯友薑華軍(jun) ,一起發起一次愛心募捐活動。同時,他又聯係到了四川省紅十字基金會(hui) 理事單位、四川宗呈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宗陽先生,請他伸出愛心援手。曹宗陽當即慨然允諾,答應全額資助俄瑪芝同學繼續學習(xi) ,幫助她完成學業(ye) ,實現夢想。
2019年1月,俄瑪芝在四川省紅十字基金會(hui) 和宗呈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的年會(hui) 上,與(yu) 公司簽訂了資助協議,公司還願意幫助俄瑪芝解決(jue) 實習(xi) 就業(ye) 問題。同年3月,俄瑪芝順利參加了高職單招考前培訓。4月下旬,俄瑪芝領到了四川達州職業(ye) 技術學院建築工程係工程造價(jia) 專(zhuan) 業(ye) 的錄取通知書(shu) 。現在,俄瑪芝這朵高原上的格桑花,正努力為(wei) 她的理想奮鬥著。
助力黑水縣教育事業(ye) 的發展,2019年10月,高崇彬還聯係四川省紅十字基金會(hui) 、成都運動公會(hui) 科技有限公司,為(wei) 黑水縣中學捐贈1400餘(yu) 件、價(jia) 值80多萬(wan) 元的運動服裝……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高崇彬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ge) 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初心,一個(ge) 支教老師的初心,在對口幫扶、脫貧攻堅的崗位上,續寫(xie) 著新的篇章。
在彭州對口支援下,黑水縣大力發展中藥材產(chan) 業(ye) ,圖為(wei) 該縣的中藥材種植基地。戴艾岑 攝
【對口支援·實事說話】
在彭州市對口支援的幫助下,黑水縣2019年順利摘下了貧困縣“帽子”。摘帽的背後,是彭州人為(wei) 黑水實現精準脫貧的堅守和奮戰。
自2016年彭州市開始對口支援黑水縣工作開展以來,彭州市圍繞8個(ge) 方麵,實施了58個(ge) 幫扶項目,累計投入財政專(zhuan) 項資金4071萬(wan) 元、彭州各鄉(xiang) (鎮)部門全域結對投入資金500餘(yu) 萬(wan) 元,引導社會(hui) 力量捐資捐物800餘(yu) 萬(wan) 元,以產(chan) 業(ye) 扶貧打頭陣、就業(ye) 扶貧促增收、教育衛生扶貧強保障、黨(dang) 建扶貧樹新風,層層壓緊壓實責任,盡銳出戰、穩紮穩打,對口幫扶工作取得連戰連勝。
產(chan) 業(ye) 幫扶持續發力。將黑水縣中藥材種植基地納入彭州市天府中藥城建設規劃,引導彭州市醫藥企業(ye) 在黑水縣建中藥材種植基地,目前累計在黑水種植各類中藥材麵積已達900畝(mu) 。發展大蒜、馬鈴薯等特色農(nong) 業(ye) ,其中,引進的彭州萱源公司在雙溜索鄉(xiang) 俄瓜村建大蒜基地,種植獨蒜麵積60畝(mu) 、紫皮大蒜40畝(mu) ,幫助黑水縣建立高半山馬鈴薯繁育基地,提供1.5萬(wan) 斤馬鈴薯栽培種。今年,又啟動了黑水中蜂產(chan) 業(ye) 提升項目。
住房建設高質高效。大力實施新居建設、農(nong) 村危房改造等項目,累計投入資金1534萬(wan) 元,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四類重點戶的住房重建、維修缺口資金予以補助,有效解決(jue) 了全縣130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371戶1263人貧困人口的住房安全問題。
教育醫衛幫扶穩步推進。投入幫扶資金687餘(yu) 萬(wan) 元,新建蘆花鎮新區幼兒(er) 園、知木林鄉(xiang) 幼兒(er) 園,紮窩鄉(xiang) 俄窩村幼兒(er) 園,改善黑水學前教育辦學條件;投入資金100萬(wan) 元與(yu) 黑水縣共建教育扶貧基金,確保適齡兒(er) 童義(yi) 務教育有保障。同時,加強受援地師資隊伍建設。醫療衛生方麵,投入750萬(wan) 元,實施知木林鎮中心衛生院住院部等項目;投入資金100萬(wan) 元與(yu) 黑水縣共建衛生扶貧基金,解決(jue) 貧困戶醫療救治問題;與(yu) 黑水縣衛健係統結成幫扶對子5個(ge) ,建立醫聯體(ti) 5個(ge) ,指導開展新項目新技術55項,幫扶黑水縣級醫院到2020年完成4個(ge) 州級重點專(zhuan) 科建設。
此外,彭州市還通過建立完善兩(liang) 地勞務輸出對接機製,穩步開展就業(ye) 幫扶;開展“千企幫千村”幫扶行動,推動社會(hui) 援助持續深入。
記者在黑水縣采訪。戴艾岑 攝
【記者手記】
用心用情去守護 為(wei) 了這片土地更美好
在對口支援工作隊隊員們(men) 看來,藍天白雲(yun) 的高原雖然是人間的天堂,卻不是享受的溫床。
“前期工作雖然辛苦,但沒有一人畏難,沒有一句抱怨,大家心裏都有一股勁,一定要不辱使命。”彭州對口支援工作隊領隊,掛職黑水縣委常委、副縣長李少華曾說“做好對口支援工作,我們(men) 的幹部要有高山一樣的體(ti) 魄,冰川一樣的靈魂,藍天一樣的胸懷。”
豪情易抒,現實難對。記者在黑水的采訪,由於(yu) 山高路險,從(cong) 縣城到每一個(ge) 點位的單程時間超過2小時。車一圈圈盤旋在大山的山路上,一側(ce) 是高山,一側(ce) 是懸崖,前期暴雨衝(chong) 刷過的山路上,多處出現路基懸空,偶爾還會(hui) 遇到塌方、落石。這樣的路,就是彭州對口支援工作隊幹部群眾(zhong) 每次下鄉(xiang) 進村入戶、勘察項目建設時要走的路。
目前,在黑水的彭州對口支援幹部群眾(zhong) 將近百人,分布在行政、教育、醫療、農(nong) 業(ye) 、就業(ye) 等不同的領域。對口支援工作不是走形式、不是喊口號,每一步路都要踏踏實實地走,更需要用心用情去守護!為(wei) 了這片土地更美好,他們(men) 把企業(ye) 引進黑水,讓一個(ge) 又一個(ge) “銀真村”這樣的貧困村有了脫貧致富的產(chan) 業(ye) ,黑水人民的生活發生著讓人振奮的變化。
麵對這一切,彭州對口支援工作隊隊員卻說,對口支援黑水是一種緣分,更是一分沉甸甸的責任;是一次曆練,更是一生中難得的財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彭州對口幫扶黑水三年 打造一支“援藏鐵軍”
今年是彭州對口幫扶黑水的關鍵之年,也是攻堅之年,黑水將力爭實現脫貧摘帽。彭州對口幫扶黑水三年來,思路愈清,方向更明,助力黑水縣脫貧攻堅朝著縱深推進。[詳細] -
援藏一線|彭州20多年的好經驗 計劃讓藏寨三年蛻變
8月底,阿壩州黑水縣聞名全國的彩林還沒有“掛彩”,雙溜索鄉俄瓜村的色彩已經開始斑斕。漫山的天然林場是翠綠背景,藏區新居的紅屋頂點綴其中,村裏的特產紫皮大蒜的蒜葉金黃,呈階梯狀在山腰上鋪開。[詳細] -
立體援藏 全域扶貧——彭州市對口援助黑水縣兩周年紀實
截至8月底,彭州市擬投入資金3671萬元的7個重點援建項目均已啟動實施,在此基礎上,32個2018年度項目清單中,已有12個項目完成,20個項目正在推進,項目涵蓋基礎設施、教育保障、醫療保障、產業發展、就業幫扶等在內的8個方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