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三年 九寨溝全域旅遊的變奏曲
九寨溝縣郭元鄉(xiang) 青龍村村民用土琵琶彈唱《十唱柴門關(guan) 》歌謠,吸引遊客拍照。蘇楊 攝
九寨溝甲勿海大熊貓保護研究園裏的大熊貓。楊東(dong) 波 攝
深秋的九寨溝景區,五花海景點引來遊客觀賞彩林、海子。 蘇楊 攝
重建的新川九路,將九寨溝縣的景區景點、村寨串聯在一起,讓遊客進出更方便快捷。 蘇楊 攝
秋天,九寨溝最美的季節之一。雪山彩林倒映在海子裏,如夢似幻;火花海絢麗(li) 綻放,諾日朗瀑布遊人如織——震後3年,九寨溝盛裝歸來,還是熟悉的美麗(li) 風景。
不過,現在的九寨溝,早已不是一個(ge) “以溝為(wei) 主”的九寨溝,而是一個(ge) 升級版的“大九寨”——震後3年,熊貓園、愛情海、神仙池等10多個(ge) 景區,正翩然走來,向世人展示九寨溝神秘的另一麵。
世界隻有一個(ge) 九寨溝,九寨溝不隻有九寨溝。這,不再是一個(ge) 願景,而是事實:如今,一個(ge) 以九寨溝景區為(wei) 核心的“一核多極”全域旅遊新格局基本形成。
2017年8月8日,四川省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九寨溝景區內(nei) 部分景點不同程度受損。不到3個(ge) 月,九寨溝災後恢複重建全麵啟動。3年重建,對於(yu) 九寨溝旅遊產(chan) 業(ye) 來說,並不是簡單的修複,而是發展提升的重構,是快進慢遊旅遊體(ti) 係的重建。
“建設‘快進慢遊’旅遊新格局,將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旅遊可進入性差、大交通成本高、旅遊收益低等製約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這也正是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的應有之舉(ju) 。”九寨溝縣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快與(yu) 慢,快慢之間,時光銘記。一曲快與(yu) 慢的變奏,是震後3年九寨溝探索全域旅遊發展的深度實踐。
快
內(nei) 暢外聯的交通網加速成型
震後九寨溝,開啟了一場沒有先例的災後恢複重建。不到3年時間,九寨溝成功“補妝”歸來,九寨溝景區85%的區域對遊客開放。
“補妝”歸來的九寨,別樣美麗(li) ,再次與(yu) 世人相約——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道路的通達性顯著提升。
路,曾是製約九寨溝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最大瓶頸。地處川甘兩(liang) 省交界處的九寨溝縣,交通建設起步晚,全縣主要依賴公路,且道路等級低,距馬爾康市530公裏約8小時車程、距成都市500公裏約7小時車程,周邊200公裏內(nei) 無三線以上城市。
災後重建中,九寨溝縣圍繞“快”字做文章,致力於(yu) 規劃建設“大通道”,國道247線黃土梁隧道全線貫通,新川九路基本通車,九若路、九綿高速等加快推進,初步實現“對外通達、對內(nei) 暢達”目標和旅遊大交通格局。
快,是一種速度,也是為(wei) 了更好地到達。通過全力攻堅,在九寨溝,一個(ge) “內(nei) 暢外聯、快進慢遊、安全高效”的交通網正加速成型。
以新川九路提檔升級為(wei) 例,該路是連接九寨溝、黃龍兩(liang) 個(ge) 世界自然遺產(chan) 的便捷通道,也是九寨溝重要的出縣通道。2017年8月8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致使川九路多處坍塌、斷道,原本脆弱的交通“雪上加霜”。為(wei) 提高公路抗災害能力和通行條件,當地采用改線、修建隧道、棚洞等方式修建新川九路,繞避了潛在地質災害點。
作為(wei) 景區幹線公路,新川九路串起了川主寺紅軍(jun) 紀念碑園、岷江源國家濕地公園、九寨溝景區、大熊貓國家公園規劃區、九寨溝國家森林公園。同時,新川九路也是進出九寨溝核心景區和漳紮鎮的重要公路,是旅客和沿線居民的生命通道。
“目前,新川九路4個(ge) 控製性隧道已全部貫通,今年底將建成通車。”新川九路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潘鬆透露,到2021年8月底前,新川九路將全麵建成通車。
九寨溝縣交通運輸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震後,九寨溝交通總投資較震前提升了20倍,國省幹線投資提升了6.3倍,農(nong) 村公路投資提升了32.9倍。“通過一場交通‘大會(hui) 戰’,‘內(nei) 暢外聯、快進慢遊、安全高效’的交通網正在形成,更為(wei) 九寨溝縣全域旅遊發展建起了快速通道。”
這名負責人表示,目前,除九黃機場航空口岸、九綿高速、川九路、九若路等一批重點項目已全麵開工外,通用航空、山地小火車項目也進入論證階段,屆時九寨溝將縱連南北、橫貫川西,融入成渝、西安3小時經濟圈,真正成為(wei) 黃金旅遊走廊上的“黃金口岸”。
同樣值得一提的,還有九寨溝縣漳紮鎮解決(jue) 停車難問題。“借助重建機會(hui) ,目前漳紮鎮已新建了7個(ge) 停車場。”九寨溝縣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副局長姚寧說,還準備再建一個(ge) 擁有近千個(ge) 車位的停車場,滿足遊客的停車需求。同時還投資3500萬(wan) 元,實施人車分流係統項目,修建了6.5公裏特色騎遊步道。“騎遊步道既能實現人車分流,解決(jue) 擁堵的問題,又能串起沿路的酒店飯店”。
慢
開掘深度品質體(ti) 驗的提檔升級
“九寨歸來不看水”。在九寨溝,這裏的美麗(li) 與(yu) 寧靜,會(hui) 讓人感覺時光很慢。
然而,片刻的慢時光體(ti) 驗之後,遊客卻難以真正駐足和慢下來,九寨溝景區的強大光環一度產(chan) 生了遮蔽效應。據測算,地震前,到九寨溝的遊客平均在縣域停留不足2天,旅遊體(ti) 驗深度不足成為(wei) 九寨溝的“硬傷(shang) ”。
慢,是一種狀態,是為(wei) 了停下腳步,恬然體(ti) 驗山水美景和民族風情。“從(cong) 一定程度上講,慢是一種節奏,追求的是一種高質量的發展,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品質。”九寨溝縣政府主要負責人認為(wei) ,慢下來,能改變遊客過而不入、遊客變過客的窘境。
如何讓遊客旅遊時真正慢下來?留住步伐,九寨溝開啟了一場從(cong) 內(nei) 而外的提檔升級和蝶變新生。
首先改變的,就是位於(yu) 溝口的漳紮鎮。在地震中曾遭受破壞和損失的漳紮鎮,如今,對標瑞士達沃斯、日本輕井澤、新西蘭(lan) 法國小鎮,正蛻變為(wei) 國際生態旅遊魅力小鎮——以九寨溝景區為(wei) 依托,漳紮鎮沿線中心村、特色村有機“串聯”生態山水、景點景區、民俗文化、特色村莊,一個(ge) 個(ge) 美麗(li) 村落逐漸成為(wei) 一顆顆明珠。
旅遊品質進一步提升。悅榕莊、麗(li) 思卡爾頓、希爾頓等國際知名品牌酒店進駐,中國綠發、能投集團、法國地中海俱樂(le) 部等知名企業(ye) 相繼落戶……重建3年來,九寨溝縣建成遊客中心4個(ge) 、自駕營地2個(ge) 、旅遊導視係統約300個(ge) 、旅遊廁所新建或提檔升級20座、旅遊醫療救助站6個(ge) ,旅遊基礎設施水平大幅度提升,全域旅遊發展的基礎條件更加良好。
讓時光慢下來的,還有全新的業(ye) 態塑造和成型。
今年6月,九寨溝縣與(yu) 四川體(ti) 育產(chan) 業(ye) 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打造羅依山地戶外運動基地、黑河七裏黃金小鎮、黑河大峽穀山地自行車線路、28道拐山地越野車賽道、中查溝戶外運動基地等,力求真正實現“遊客慢下來、經濟活起來”。
“九寨溝的中海拔非常適合運動,非常適合開展群眾(zhong) 性以及具有特殊性要求的運動。不僅(jin) 如此,這裏是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擁有中國西部高端的酒店集群,Discovery探索極限基地項目,發展體(ti) 育產(chan) 業(ye) 得天獨厚。”該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為(wei) 實現“九寨溝”與(yu) “大熊貓”兩(liang) 個(ge) 國際IP的疊加效益,一場名為(wei) 《登嘎甘亻芻》的情景歌舞劇即將上演。該劇負責人李華介紹,《登嘎甘亻芻》在藏語中就是熊貓舞的意思,劇目以“大熊貓”為(wei) 主線進行串聯,展現九寨溝的自然風光、人文風情與(yu) 大熊貓主題文化。通過與(yu)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還將共同規劃大熊貓國際生態旅遊精品線路、建設大熊貓主題旅遊區、開發設計大熊貓主題文創產(chan) 品等。
“讓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不局限於(yu) 傳(chuan) 統的觀光遊,我們(men) 還要把九寨溝更多的體(ti) 驗感深度開掘出來。”九寨溝縣文化體(ti) 育和旅遊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從(cong) 觀光遊到休閑度假,從(cong) 大眾(zhong) 遊到分眾(zhong) 遊,從(cong) 一般遊到品質遊——轉型升級的新九寨,正圍繞“建成全域旅遊典範”的要求,打造“世界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
快與(yu) 慢
演繹出全域旅遊新格局
快與(yu) 慢,對立統一,在打造九寨全域旅遊的進程中,卻又是和諧自然的。
實際上,人們(men) 會(hui) 好奇,當快與(yu) 慢這一對矛盾體(ti) “共生”於(yu) 旅遊產(chan) 業(ye) ,會(hui) 產(chan) 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在九寨溝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看來,所謂“快”,就是充分發揮“旅遊+交通”的作用,努力實現“城景通”“景景通”。同時,通過加快開發休閑、康養(yang) 等一批個(ge) 性化旅遊產(chan) 品,推出覆蓋全縣、帶動全域、延伸周邊的休閑度假精品線路,構建城市文化旅遊綜合體(ti) ,讓遊客的腳步“慢”下來、體(ti) 驗“深”起來、消費“多”起來,充分享受旅遊的情趣與(yu) 樂(le) 趣。
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hui) 明確,將川西北生態示範區建設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強化毗鄰合作和功能協作”的重要內(nei) 容,支持阿壩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國際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
在這其中,九寨溝縣無疑是重要的著力點之一。在全域旅遊建設中,九寨溝縣推動景區景點串珠成線,帶動全域旅遊發展,形成“處處都是景區、村村都是景點、人人都是風景”的“全域九寨大景區”格局,推動九寨環線旅遊由景點旅遊向串珠式全域旅遊、傳(chuan) 統觀光遊到“旅遊+”綜合立體(ti) 遊的轉變。
近年來,九寨溝縣先後投入14.5億(yi) 元打造出12個(ge) 景區景點,嫩恩桑措、甲勿海、愛情海已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白河太平溝金絲(si) 猴自然保護區、中查溝等生態觀光旅遊,以及南坪鎮菜園村“小九寨”、南坪鎮雙龍村“龍石灘”等鄉(xiang) 村旅遊景點異軍(jun) 突起。
“玩轉九寨溝,一周七天不重樣”。目前,九寨溝縣全域旅遊產(chan) 品逐漸豐(feng) 富,旅遊精品線路日趨成熟:
——全域九寨精品一日遊(世紀相遇之旅):九寨溝愛情海—嫩恩桑措—大錄古藏寨。
——無憂之境、慢享時光二日遊:第一天為(wei) 九寨溝愛情海—嫩恩桑措,第二天為(wei) 非遺展覽館—柴門關(guan) —羅依農(nong) 業(ye) 生態園。
……
今年8月8日,九寨溝縣神仙池景區正式開放。這個(ge) 景區,藏語裏稱其“嫩恩桑措”,意為(wei) 仙女沐浴的地方,也被譽為(wei) “站在九寨看黃龍”,集九寨溝和黃龍精華於(yu) 一體(ti) ,2600個(ge) 大小不等、水色明麗(li) 的水潭和高山湖泊,分布在一條長達3000米、寬約300米的高山峽穀之中。
愛情海是九寨溝縣重點打造包裝的又一個(ge) 新景點。在災後重建中,九寨溝縣引進一家文化旅遊公司,打造朦朧愛心拱門、幸福轉經桶、姻緣幡、七彩棧道、攬山塢、比翼齊飛等網紅拍照打卡點,同時配套漂流、叢(cong) 林穿越等娛樂(le) 項目,成為(wei) 遊客體(ti) 驗生態自然與(yu) 文化旅遊融合的好去處。
全域旅遊有了落腳點,鄉(xiang) 村旅遊開始蓬勃發展。南坪鎮菜園村“小九寨”、郭元鄉(xiang) 青龍村“柴門關(guan) 驛站”等鄉(xiang) 村旅遊火起來了。
此外,“九寨有禮”“小九九”等文創產(chan) 品備受遊客喜愛,九寨中蜂、九寨藏香豬、九寨特色水果、九寨花椒、九寨核桃等具有特色的鄉(xiang) 村旅遊“伴手禮”暢銷省內(nei) 外。
數據顯示:僅(jin) 2019年,九寨溝縣鄉(xiang) 村旅遊景點累計接待遊客109.51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9.43億(yi) 元。全縣通過旅遊脫貧人數超過5500人,旅遊空窗期解決(jue) 貧困群眾(zhong) 就業(ye) 1200餘(yu) 名。
6月29日,九寨溝縣入選四川省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7月27日,九寨溝縣等五地被推薦為(wei) 四川省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認定申請單位——捷報頻傳(chuan) ,標誌著有“九寨歸來不看水,一年四季美到尾”之稱的九寨溝,在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征程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11月6日,四川省縣域經濟學會(hui) 發布的《全省民族地區全域旅遊發展——九寨溝全域旅遊發展示範效應實踐研究報告》指出,九寨溝縣以“四個(ge) 全域、四個(ge) 九寨”戰略規劃為(wei) 指導,奮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震後恢複振興(xing) 攻堅戰,加快構建“世界隻有一個(ge) 九寨溝,九寨溝不隻有九寨溝”的全域旅遊格局,推動全域旅遊經濟加快恢複振興(xing) ,產(chan) 生了良好的示範效應,其先進模式和成功經驗,為(wei) 全省民族地區全域旅遊積累了經驗、提供了範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省九寨溝景區啟用立體式遊客服務設施
經過曆時1年零9個月的晝夜鏖戰,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莊惟敏擔綱總設計的九寨溝景區新建溝口立體式遊客服務設施將於28日啟用,可快速疏導客流、提高功能接駁,改善每逢旅遊高峰期溝口擁堵交通現狀。[詳細] -
“童話世界”孕育新九寨
曆經近3年地震災後重建和提檔升級,以九寨溝景區為核心,熊貓園、神仙池、甘海子、太平溝金絲猴研學基地等景區景點互為支撐、多點發展的全域旅遊業態正加速形成。[詳細] -
四川九寨溝地震3周年:建立“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
曆經近3年的災後恢複重建,世界自然遺產地九寨溝不僅全麵恢複往昔美麗,再現迷人光彩,而且建立起防震減災“護身鎧甲”,實現安全歸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