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援青10年:全心全意幫 一起奔小康
“江蘇不僅(jin) 支持398萬(wan) 元幫助建設學校,還選派老師組團式支教,送來了先進教學理念。”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第五民族高級中學辦公室主任楊順瑛介紹說,去年,來自江蘇省鹽城市的支教老師陳榮高,製定了學校五年提升方案和教師五年提升方案。今年8月底,董大遠等4位來自鹽城的老師,幫助學校創建海南州民族寄宿製示範高中。
江蘇第四批援青總領隊、海南州委常委、副州長陳明介紹,從(cong) 2010年開始,江蘇開始對口支援青海海南州,選派幹部、教育和醫療衛生等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近千人次上高原,10年投入援建資金達26.5億(yi) 元。一批學校、醫院、貧困村道路橋梁、農(nong) 牧民安全飲水、安全住房等299個(ge) 項目在三江源頭、青海湖畔開花結果。
對口支援,緩解群眾(zhong) 難題
貴德縣常牧鎮上崗查村52歲的尕日毛措,3年裏兩(liang) 次接受了江蘇醫生陳耀華為(wei) 她做的免費白內(nei) 障手術,雙眼重見光明。2016年夏天以前,貴德人民醫院還從(cong) 未獨立開展過白內(nei) 障手術。如今,醫院眼科在陳耀華的帶領下,從(cong) 擁有1名眼科醫師發展為(wei) 3名眼科醫師,成為(wei) 青海省白內(nei) 障複明定點醫療機構。
“每位援青專(zhuan) 家帶好3名本土人才;重點選派3名技術骨幹赴江蘇進行專(zhuan) 項培訓;幫助所在科室建立一整套標準化規範流程。” 江蘇援青幹部、海南州衛健委副主任馮(feng) 廣清介紹,通過實施組團式對口支援,選派當地最需要的學科專(zhuan) 家,實現對海南州25家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幫扶的全覆蓋。目前,已建立規範標準、引進新技術各17項。
“對口支援立足醫療衛生、教育等最緊迫的民生需求,先後建成了海南州藏醫院、同德縣人民醫院、海南州民族體(ti) 育場、共和縣城北新區九年一貫製學校等一大批民生保障急需的項目,有效緩解了海南州群眾(zhong) 看病難、上學難等生活難題。”陳明介紹。
項目建設,聚焦脫貧攻堅
塑膠跑道環繞的足球場,村子裏幹淨的道路、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牆以及整齊美觀的新居,每戶一家小院,如今的興(xing) 海縣安多民俗文化村已經是當地的網紅村。
走進村民浪科家,最引人注目的是客廳一麵牆,貼滿兩(liang) 個(ge) 孩子的40多張獎狀。“隻花了1萬(wan) 多元裝修費用就住進新家。不僅(jin) 脫貧了,孩子上學也近了。”浪科高興(xing) 地介紹,原來住在10多公裏外的龍藏鄉(xiang) 桑什多村,路況不好,生活不方便,孩子上學很困難。如今女兒(er) 才讓卓瑪與(yu) 哥哥都就讀於(yu) 興(xing) 海縣第二民族中學。
興(xing) 海縣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wei) 脫貧攻堅重頭戲。由江蘇參與(yu) 援建的興(xing) 海縣安多民俗文化村,就是海南州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853戶農(nong) 牧戶2018年搬至該安置點後,當年全部實現脫貧。
陳明介紹,江蘇把近2億(yi) 元對口支援資金向精準扶貧聚焦,重點投向包括危房改造、住房困難戶住房改造、飲水安全工程、高原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村莊環境綜合整治等,通過實施這些項目,幫助居住在偏遠鄉(xiang) 村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基本生活條件有了保障。
產(chan) 業(ye) 合作,激發發展動能
今年21歲的劉生旭,兩(liang) 個(ge) 月前在位於(yu) 家鄉(xiang) 海南州共和縣的遠景能源公司找到了一份技術工人的工作。“工資比之前高很多,工作也離家更近了。”劉生旭說,這份工作是在家鄉(xiang) 的網絡招聘平台找到的,原先他的單位離家有七八百公裏。
2017年落地海南州的遠景能源海南州有限公司,主要生產(chan) 風機裝備,是海南州和江蘇對口支援平台引入的第一個(ge) 高端製造業(ye) 項目。“這裏距離風場特別近,將訂單放在這裏生產(chan) ,物流運輸距離從(cong) 原來的2000多公裏縮減為(wei) 100多公裏。”總經理劉昌雲(yun) 介紹,2018年,遠景能源正式量產(chan) ,今年產(chan) 值可以達到10億(yi) 元。
10年來,江蘇通過南京經貿洽談會(hui) 、“青洽會(hui) ”等平台,與(yu) 海南州簽約資源開發、特色產(chan) 業(ye) 培育、電子商務、規模化養(yang) 殖場等合作項目163項,簽約協議資金近399.64億(yi) 元。特別是從(cong) 2016年開始,青海省與(yu) 江蘇省簽訂了以消納海南州新能源電量為(wei) 內(nei) 容的《青電送蘇框架協議》。截至目前,消納新能源電量33億(yi) 千瓦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江蘇對口援青10年繪出美麗畫卷 青海湖畔見證一家親
自2010年江蘇對口支援青海工作啟動實施以來,在蘇青兩地共同努力下,青海省海南州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經濟社會發展釋放強勁動力,“蘇青一家親”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詳細] -
江蘇省第三批對口援青紀實:從長江之濱奔赴三江之源
江蘇省先後有35名援青幹部人才(其中輪換10人次)奔赴海南州。隨之而來的,還有江蘇對口支援海南州的9.17億元財政資金,以及圍繞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教育衛生、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開展的113個援建項目。[詳細] -
江蘇援青解“生態題”:援“建”沙漠綠洲 幫“淨”地下水源
江蘇省在對口支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建設過程中,在幫助海南州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的“考題”前“作答”:援“建”沙漠綠洲,幫“淨”地下水源。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