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前“所”未有:這個新廁所清潔又生態

發布時間:2020-11-20 16:18:00來源: 新華網

  “這個(ge) 新廁所不臭。”湛藍天空下,藏族大叔益西站在自家實用又美觀的新廁所前,格外高興(xing) 。

  秋末冬初,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下木拉鄉(xiang) 則工村村民益西家,益西熱情地拉著記者參觀家中的新廁所。嶄新的瓷磚、時尚的潔具,手按式衝(chong) 水按鈕映入眼簾,新廁所被勤快的益西打掃得既幹淨又整潔。這在以前是沒有的。


圖為(wei)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下木拉鄉(xiang) 則工村村民益西在自家新廁所中。新華社發

   過去,下木拉鄉(xiang) 家家戶戶用的都是旱廁,廢舊板子圍四邊,兩(liang) 塊木板搭起蹲坑。一到夏天,又髒又臭,蒼蠅亂(luan) 飛,氣味熏天。“以前外地客人還沒進村,首先聞到的就是臭味,都不好意思喊人到家中坐。”益西說。

  近年來,按照“便民、健康、生態”的原則,下木拉鄉(xiang) 已累計在9個(ge) 村實施了“六改三建一加固”的廁所改造。下木拉鄉(xiang) 還通過農(nong) 牧民夜校開展健康教育,製定村規民約,每月開展家庭環境衛生評比,促進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養(yang) 成良好衛生習(xi) 慣。

  廁所等基礎設施的完善,還為(wei) 鄉(xiang) 村旅遊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牛欄咖啡、露營基地、旅遊山莊、現代農(nong) 場……隨著環境越來越優(you) 美,川西高原上過去一個(ge) 無名的藏鄉(xiang) 小村,這兩(liang) 年變得越來越熱鬧,遊人如織。

  甘孜州道孚縣溝爾普村第一書(shu) 記、成都市郫都區援藏幹部夏添帶著記者漫步在磨子河邊,藏式民居色彩濃鬱、棟棟碉樓造型優(you) 美。走近一看,家家都靠牆修建了“小塔樓”。


圖為(wei)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溝爾普村改造後的“小塔樓”廁所。新華社記者 康錦謙 攝

  這些“小塔樓”其實是道孚傳(chuan) 統藏式民居的廁所。過去,村裏人居環境比較差,村民衛生習(xi) 慣也不好,這些外表漂亮的廁所散發著糟糕的氣味。

  2018年,甘孜州“廁所革命”工作啟動。夏添決(jue) 心改變村裏的狀況。他請來專(zhuan) 家,專(zhuan) 門製定了方案。按照方案,改造後的廁所幹淨衛生無異味,非常適應高原環境,而且成本低。

  一開始,村民們(men) 並不支持,嫌麻煩。為(wei) 帶動村民們(men) 的改廁熱情,夏添決(jue) 定選5戶進行試點改造,而且自己親(qin) 手給村民們(men) 安裝。

  他開上小貨車,去市場挑選防凍的管材,回來後,挽起袖子就跳入一戶村民的廁所下麵,開始鏟糞坑。那是老鄉(xiang) 家的“陳年老池”,打開以後氣味刺鼻,夏添沒忍住吐了出來,但還是繼續堅持鏟。

  在夏添的帶動下,村民們(men) 紛紛投工投勞。很快,全村的廁所都得到了改造,溝爾普村再也沒有了“廁所煩惱”。

  小廁所事關(guan) 大民生,也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內(nei) 容。記者從(cong) 甘孜州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了解到,近三年來,該州各行業(ye) 新改(建)公廁871座,新改建農(nong) 村戶廁83842戶,推行“共享公廁”517座,無數高寒地區的農(nong) 牧民享受到清潔健康新生活帶來的便利。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