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首個綜合監測站投入運行
圖為(wei) 工作人員現場進行觀測數據測試。張琪 攝
記者11日從(cong) 青海省氣象局獲悉,通過專(zhuan) 家組對觀測場布局、設備型號等進行現場查驗並對實時觀測數據進行現場測試後,一致同意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首個(ge) 綜合監測站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行。
祁連山是中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水源產(chan) 流地,為(wei) 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chan) 流地,地貌涵蓋高山、冰川、森林、草原等,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you) 先區域、世界高寒種質資源庫和野生動物遷徙的重要廊道,被譽為(wei) “中國濕島”。
據介紹,該綜合監測站位於(yu) 青海省祁連縣西北部的野牛溝鄉(xiang) ,地處祁連黑河源頭區。綜合監測站投入運行後將開展空氣溫濕度、風向和風速、降水量、氣壓、土壤溫濕度、四分量輻射、光合有效輻射、地表熱通量、三維風、水汽和二氧化碳及凍土等多要素自動化觀測,實時觀測數據將通過無線通訊模塊回傳(chuan) 至控製端。
黑河源頭是青海省重點水源涵養(yang) 區,也是區域社會(hui) 經濟發展的生命河,對祁連縣乃至黑河下遊地區的生態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yi)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首個(ge) 綜合監測站的投入使用,標誌著氣象部門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的生態氣象綜合觀測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可為(wei) 祁連山國家公園乃至青海省氣候監測、生態保護與(yu) 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開發、生態係統功能穩定性監測與(yu) 評估等提供科學準確的數據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全麵完成界樁界碑設置工作
17日,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獲悉,日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全麵完成了界樁界碑野外設置工作,設立界樁界碑1749塊。[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首次黑頸鶴衛星跟蹤和環誌工作完成
通過兩年調查,初步掌握了青海片區黑頸鶴等遷徙水鳥種類、數量及分布格局,為深入研究旗艦物種黑頸鶴繁殖策略、遷徙路線等情況奠定了紮實基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