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青海黃河岸畔:藏香豬引出致富路 鄉村遊帶來好生活

發布時間:2020-12-21 11:19:00來源: 中新網

青海黃河岸畔:藏香豬引出致富路鄉(xiang) 村遊帶來好生活
圖為(wei) 夏季“美地花田農(nong) 場”。 杜海濤 攝

  家住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河西鎮瓦家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徐德鋒是一位獨居老人,年關(guan) 將至,徐德鋒剛剛拿到今年養(yang) 藏香豬的3000元收益。

  藏香豬,又名“人參豬”和“蕨麻豬”,以其獨特的營養(yang) 價(jia) 值、細嫩的肉質著稱,頗受市場青睞。藏香豬還是我國唯一的放牧型豬種生長在海拔3000至4000米的高原地帶,生長周期慢,成年豬平均體(ti) 重不足50公斤,市場價(jia) 可達到每斤70至90元左右。

  拿國家補助度日的徐德鋒,每個(ge) 月隻有350元的低保金,冬天800元的烤火費。直到2年前,興(xing) 業(ye) 銀行西寧分行向團結村、瓦家村10戶貧困戶每戶發放了2萬(wan) 元專(zhuan) 項扶貧免息貸款,用於(yu) 特色藏香豬養(yang) 殖項目,將金融扶貧落到實處,幫助農(nong) 戶脫貧、脫困,徐德鋒便是其中一戶。

圖為(wei) 藏香豬。 祁增蓓 攝
圖為(wei) 藏香豬。祁增蓓 攝

  免息貸款和特色藏香豬養(yang) 殖項目同時解決(jue) 了像徐德鋒一樣的貧困戶麵臨(lin) 的“資金困難和不知道該幹什麽(me) ”的兩(liang) 大難題,徐德鋒直言:“我也沒想到銀行貸款還能免息,相當於(yu) 每年都能淨賺3000元。”

  通過金融精準扶貧,小小的藏香豬“拱出”一條致富路,成為(wei) 了名副其實的“金豬”,徐德鋒一遍遍數著手裏的錢,高興(xing) 地說:“目前每斤藏香豬肉能賣到1公斤100多元,是普通豬肉零售價(jia) 的2倍多。”

  貴德縣位於(yu) 青海省東(dong) 部的黃河穀地,境內(nei) 山清水秀,自然環境優(you) 美,素有“高原小江南”、“梨都之鄉(xiang) ”和青海省會(hui) 西寧市“後花園”之美譽。伴隨貴德明清古建築群的發現和“天下黃河貴德清”,貴德縣被更多的人熟知。

  距離貴德縣20餘(yu) 公裏的河西鎮團結村,全村57戶,213人,山大溝深,交通閉塞,經濟基礎差,村民收入來源單一。2015年,團結村“兩(liang) 委”班子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青海三兄弟生態農(nong) 牧科技有限公司,實施美地花田產(chan) 業(ye) 扶貧示範園區項目,采取產(chan) 業(ye) 扶貧、就業(ye) 扶貧、創業(ye) 扶貧等多種形式精準扶貧。

  2017年,貴德縣統籌團結村等8個(ge) 鄰近村的25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資金,與(yu) 青海三兄弟生態農(nong) 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打造“美地花田農(nong) 場”。

  青海三兄弟生態農(nong) 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海濤介紹,“美地花田農(nong) 場”集花田觀光、休閑度假、青少年研學旅行、戶外探險、原生態畜禽產(chan) 品生產(chan) 銷售為(wei) 一體(ti) ,每年都會(hui) 創造5000餘(yu) 個(ge) 工作崗位,讓貧困民眾(zhong) 在家門口就有一份收入。

  村民蘭(lan) 措卓瑪是團結村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也是農(nong) 場的務工人員,負責除草、修剪花枝等工作,“在這兒(er) 幹活離家近,一年下來工資能有2萬(wan) 元。”

  過去3年多來,“美地花田農(nong) 場”向周邊地區提供的各類就業(ye) 用工量累計上萬(wan) 個(ge) ,發放工資270多萬(wan) 元,與(yu) 貧困戶分紅43.5萬(wan) 元,每年向村民支付土地租賃費32.5萬(wan) 元。

  杜海濤感歎:“旅遊旺季,滿天星、天人菊等花卉開滿農(nong) 場,各地遊客紛至遝來,村容村貌、人居環境、出行條件都因為(wei) 鄉(xiang) 村旅遊得到了改善,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