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發展全域旅遊 在金沙江畔一日遊三省

發布時間:2020-12-22 16:35:00來源: 四川日報


石渠縣洛須鎮溫托村打造的星空帳篷。 四川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楊樹 攝(資料圖片)

  一縣一策

  12月13日,周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洛須鎮,鄧瑪盛宴餐廳又迎來一批外地遊客。得益於(yu) 周邊來往遊客增多,最近幾年,洛須鎮龍溪卡村集體(ti) 經濟——鄧瑪盛宴餐廳生意越來越好。自2018年開業(ye) 以來,餐廳已為(wei) 村上所有村民和全鎮貧困戶分紅30餘(yu) 萬(wan) 元。

  石渠縣是四川海拔最高的縣,位於(yu) 川青藏三省(區)交界處。如何利用這樣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推動當地發展?近年來,當地大力推進全域旅遊,在洛須鎮、正科鄉(xiang) 、奔達鄉(xiang) 、真達鄉(xiang) 沿線,規劃打造“一日遊三省”精品旅遊環線。

  吸引遊客

  金沙江畔建了十餘(yu) 頂星空帳篷

  洛須鎮緊鄰金沙江,幾公裏外的江對麵,是西藏自治區江達縣;往北30公裏,與(yu) 青海省玉樹州交界。

  鄧瑪盛宴是該鎮最大的餐廳,可同時容納50桌客人就餐,總投資297萬(wan) 元,其中成都市金牛區對口援建資金100萬(wan) 元。對於(yu) 鄧瑪盛宴的生意,洛須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阿鬆信心十足,從(cong) 縣城到洛須鎮的省道457線今年10月已通車。嶄新的柏油路,為(wei) 當地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日遊三省,既要遊,還要住。“將洛須鎮打造成金沙江畔最美麗(li) 的唐蕃風情小鎮和川青藏三省(區)結合部旅遊集散地,讓遊客‘遊在牧區、住在洛須’。”石渠縣縣委書(shu) 記袁明光表示。

  金沙江畔唐蕃風情小鎮的美麗(li) 正逐漸呈現。

  洛須鎮在溫托村投資興(xing) 建了十餘(yu) 頂星空帳篷,讓遊客體(ti) 驗高原的壯觀夜景。數據顯示,如今的洛須,各類餐飲酒店、旅店超過500家,旅遊設施已基本完善,被譽為(wei) “石渠小江南”。

  沿金沙江北上,再走60公裏就是奔達鄉(xiang) 。從(cong) 這裏跨過金沙江,就是青海省玉樹州玉樹市。

  今年5月,奔達鄉(xiang) 利用縣委組織部黨(dang) 建促脫貧的項目資金100萬(wan) 元,修了一處藏家樂(le) 以及石渠縣唯一一個(ge) 高海拔遊泳池。

  承包藏家樂(le) 的村民個(ge) 個(ge) 都有“絕活”:達瓦包的牛肉餃子很好吃,根呷曲珍做的血腸是一絕,紮西翁姆有在外打工經曆。藏家樂(le) 8月底開業(ye) 後,兩(liang) 個(ge) 月就收入2.45萬(wan) 元,客人也多為(wei) 青海遊客。

  “為(wei) 了更好吸引青海遊客,我們(men) 在沿途為(wei) 過往車輛修了休息區。”奔達鄉(xiang) 鄉(xiang) 長俄德介紹,還在國道215線和省道457線連接處,規劃建設一座連接青海和四川的新金沙江大橋。


近日,在鄧瑪農(nong) 業(ye) 觀光產(chan) 業(ye) 科技示範園內(nei) 工作的村民展示剛摘下的西葫蘆。四川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楊樹 攝

  發展產(chan) 業(ye)

  雪山下建起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基地

  沿奔達北上,到達真達鄉(xiang) ,這裏有遠近聞名的真達神鹿穀。

  近年來,隨著遊客的增多、電商的發展,真達鄉(xiang) 與(yu) 外界交流合作越來越多,鄉(xiang) 上依托犛牛肉、黑青稞等資源,發展起多個(ge) 產(chan) 業(ye) 。

  選料、磨麵、包裝……臨(lin) 近年底,位於(yu) 真達鄉(xiang) 的福源農(nong) 牧業(ye) 發展農(nong) 民專(zhuan) 合社加工廠,機器轟鳴。真達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白瑪紮西介紹,目前,真達黑青稞水磨糌粑產(chan) 業(ye) 初具規模,建立了完整的“供—產(chan) —銷”渠道,年均銷售收入達20萬(wan) 元,惠及全鄉(xiang) 286戶623人。

  以產(chan) 業(ye) 合作社的形式,真達鄉(xiang) 還創立“神鹿穀風幹犛牛肉”品牌,2019年產(chan) 品純利潤超過40萬(wan) 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增收877元。

  之前,因缺資金技術,村民多降澤被識別為(wei) 貧困戶。合作社建立起來後,多降澤在合作社加工廠上班,每天工資150元,全年可以工作半年左右,其餘(yu) 時間在附近打零工,加上挖蟲草、集體(ti) 分紅等收入,多降澤一家很快就脫了貧。

  洛須鎮和奔達鄉(xiang) 之間是正科鄉(xiang) 。巍巍雪山腳下,是一座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基地——鄧瑪農(nong) 業(ye) 觀光產(chan) 業(ye) 科技示範園。雖已是冬季,園區大棚裏仍綠意盎然,西紅柿、辣椒、草莓等長勢喜人。

  “整個(ge) 園區占地5000餘(yu) 畝(mu) ,通過訂單式農(nong) 業(ye) ,產(chan) 品種類已拓展到18類,番茄等8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通過綠色產(chan) 品認證、草莓等4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通過有機轉換認證。除了供應本地,產(chan) 品還遠銷周邊青海玉樹、西藏江達等地。”園區負責人、石渠太陽部落生態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萬(wan) 緒介紹,園區采用“公司+合作社+土地流轉+農(nong) 戶經營”管理模式,讓農(nong) 戶入園務工掙工資,流轉土地收租金,資金入股獲分紅。

  目前,園區聘請了160多名當地村民務工,工資開支為(wei) 人均3000元到4500元/月。此外,還有19個(ge) 貧困村采用“飛地模式”入股產(chan) 業(ye) 園。2019年,19個(ge) 入股貧困村累計分紅126萬(wan) 元。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