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甘肅省甘南州合作市提升國土綠色質量

發布時間:2021-01-24 11:02:00來源: 經濟日報

  沿213國道行駛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山坡上的沙棘林在陽光下透出明亮的橙紅。合作市屬黃河、長江上遊重要水源補給區和生態屏障、水源涵養(yang) 的重要區域,生態安全屏障地位十分突出。

  長勢茂盛的沙棘是2010年落戶合作市的小淵綠化基金項目。在全國青聯和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投資424.68萬(wan) 元的這一項目來到合作市,完成綠化麵積1.086萬(wan) 畝(mu) 。

  “以沙棘生物圍欄代替鐵絲(si) 圍欄,不僅(jin) 可以防止牛羊啃食樹木,且美觀並有生態效益。”合作市林業(ye) 綜合管理服務中心幹部李寧說,2018年,合作市生物圍欄工程種植了300萬(wan) 株沙棘,2019年與(yu) 2020年每年種植150萬(wan) 株。

  近年來,合作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綠色發展這一主題,厚植生態優(you) 勢,挖掘生態潛力,以改善生態環境為(wei) 目的,實施了多項綠化工程。

  “通過係列舉(ju) 措,我們(men) 不僅(jin) 把國土綠化工程做成生態工程,還做成亮點工程、景觀工程、美化工程、香化工程。”合作市自然資源局局長蔡春龍介紹說,2016年至2020年底,合作市累計投資9295.75萬(wan) 元,實施造林補貼、麵山綠化工程、新一輪退耕還林等工程,新增造林麵積1.5萬(wan) 畝(mu) ,新一輪退耕還林2.03萬(wan) 畝(mu) ,建設綠色長廊35.63公裏,生態修複麵積43.61萬(wan) 平方米。

  圍繞建設高原生態安全屏障和大地增綠目標,合作市積極實施生態修複和綠色長廊建設,實行喬(qiao) 木、灌木、草、花相配置的多層次、多色彩立體(ti) 空間綠色模式,提升了國土綠色質量,還通過采取台階式立體(ti) 綠化,增強了綠化美化效果,在有限空間內(nei) 發揮了最大的生態效益。

  “因為(wei) 區位的特殊性,我們(men) 堅決(jue) 扛牢黃河上遊生態保護政治責任,資金投入向推進國土綠化、生態建設傾(qing) 斜,實施了一大批城區、麵山綠化及生態治理工程,生態優(you) 勢日益凸顯,生態潛力充分挖掘,生態效益持續釋放。”甘南州委常委、合作市委書(shu) 記劉永革說,合作市高舉(ju) 生態旗、打好生態牌、走好生態路,統籌整合林草、自然資源等生態恢複治理項目資金,建立完善資金投入長效機製,持續加大生態保護和治理力度,為(wei)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打造青藏高原生態新高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