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我在青海有隻羊”——青海省海南州特色產業項目助力智慧脫貧

發布時間:2021-02-01 08:50:00來源: 新華社

  “家裏自己養(yang) 的,再算上外麵收的羊,一年能賣出3000多隻。等‘我在青海有隻羊’項目正式上線後,一隻羊能多賣一百多塊錢,3000多隻羊能多賣三四十萬(wan) 元,我也要加入!”57歲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興(xing) 隆肉羊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馬生海笑著說。

  “十三五”期間,海南州生態農(nong) 牧業(ye) 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綜合效益明顯提升。然而,長期形成的“以戶為(wei) 主”飼養(yang) 模式,質保量不保、產(chan) 業(ye) 鏈單一,製約著當地農(nong) 牧業(ye) 健康發展。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興(xing) 隆肉羊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馬生海在喂羊(1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趙玉和 攝

  為(wei) 拓寬青海藏羊銷售渠道,讓養(yang) 殖戶增收,2020年4月,借江蘇援建之力,一支由兩(liang) 省青年組成創業(ye) 團隊打造的名為(wei) “我在青海有隻羊”項目應運而生。

  “互聯網雲(yun) 養(yang) 羊”——是項目的核心思路。海南州精準扶貧綠色產(chan) 業(ye) 發展園負責人楊添銘介紹,依托於(yu) 自主研發的小程序平台和外置式監測芯片,為(wei) 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用戶提供遠程服務。這一項目讓與(yu) 青海素未謀麵的客人也能在高原上擁有一隻自己的專(zhuan) 屬藏羊。

  “用戶隻需交付500元定金,便可在線領取一隻藏羊,交由海南州的合作社代養(yang) 半年,其間可通過芯片實時掌握藏羊的行動軌跡和生長、健康狀況。”楊添銘介紹,在代養(yang) 期滿、用戶補足剩餘(yu) 協議尾款後,他們(men) 將安排正規屠宰企業(ye) 進行分割、真空包裝,全程冷鏈運輸,直達用戶家中。

  “超過代養(yang) 期,若想繼續領養(yang) ,還需每月支付一定的代養(yang) 費。”楊添銘說,目前這一項目仍在試運行階段,將於(yu) 今年4月正式上線。

  楊添銘告訴記者,依托這一項目,還將打造“我在青海有隻羊”特色火鍋連鎖品牌,成為(wei) 項目的重要線下銷售渠道之一。通過實體(ti) 店消費,用戶對青海羊肉口感產(chan) 生更直接感受。


這是1月28日拍攝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興(xing) 隆肉羊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藏羊。新華社 趙玉和 攝

  青海旅遊業(ye) 主要集中在每年7月至9月,期間由於(yu) 大量遊客聚集導致成本飆升,加上產(chan) 品及線路單一,讓部分遊客“體(ti) 驗欠佳”。據此,“我在青海有隻羊”項目還將推出特色反季遊,開發出雪山吃火鍋、古裝騎行等特色旅遊產(chan) 品,為(wei) 遊客帶來全新體(ti) 驗。

  楊添銘介紹,助力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這一項目的重要核心。“長效、穩定的扶貧機製應建立在具有實際市場價(jia) 值、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勞動收入、提供就業(ye) 崗位,是我們(men) 扶貧思路的兩(liang) 個(ge) 主要方向。”

  “舉(ju) 個(ge) 實際案例,原本牧民出售一斤羊肉隻能賣35元左右,而我們(men) 向牧民提供的直接收購價(jia) 格就能達到40元(前提是要按照標準養(yang) 殖),因為(wei) 我們(men) 通過品牌化銷售每斤單價(jia) 可達到65元至80元。即使提高收購價(jia) ,仍可保留較大利潤空間,其他產(chan) 品也是如此。”楊添銘說。

  “隨著項目不斷成長,我們(men) 有信心在智慧扶貧方麵作出更多貢獻,同時也為(wei) 海南州畜牧業(ye) ‘由大到強’貢獻力量。”楊添銘說。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