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甘肅天祝:富民產業助力搬遷群眾幸福生活

發布時間:2021-02-04 15:20:00來源: 央視網

  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鬆山鎮從(cong) 2015年開始實施大規模易地扶貧搬遷,65000名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從(cong) 海拔三千米左右的深山牧區分批次搬遷到了地勢平坦的移民安置點。為(wei) 了保證搬遷群眾(zhong) 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鬆山鎮因地製宜發展起了多項實實在在的富民產(chan) 業(ye) 。

  25歲的張小芳易地搬遷前居住在天祝縣哈溪鎮,搬遷到了鬆山鎮秀傑村後,張小芳和家人商量做出了發展食用菌種植的決(jue) 定。又一茬成熟的香菇該采摘了,今年張小芳弄了7個(ge) 大棚,養(yang) 了8000多個(ge) 菌棒,忙不過來的她,聘請了村裏的10名農(nong) 戶幫著一起采摘。

  收成好的時候,7個(ge) 大棚一天能采摘2000多斤香菇,香菇每年能收四茬,鎮裏的合作社會(hui) 全部收購。一年下來,張小芳一家淨收入能到9萬(wan) 多元。

  食用菌種植需要體(ti) 力和技巧,對於(yu) 部分移民來說並不適合。鬆山鎮又用“訂單+保單”的形式引導群眾(zhong) 種起了高原夏菜。種子由鎮裏統一提供,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辦與(yu) 群眾(zhong) 簽訂購銷協議保單,免去了農(nong) 戶的後顧之憂。

  鬆山鎮海拔高、氣溫低,常年日照充足,這裏的高原山地氣候恰恰是藜麥的理想種植環境。搬遷下來的李文田從(cong) 2018年起開始種植藜麥,承包了300畝(mu) 地進行規模種植,收獲後統一賣給鎮裏的藜麥科技園區,一年能有近10萬(wan) 元的收入。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