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紅軍樹”見證軍民魚水情深
雅德鄉(xiang) 交納村的“紅軍(jun) 樹”,要5人才能合抱。 四川日報 蘭(lan) 珍 攝
[1931-1940]
蹲點點位
爐霍縣雅德鄉(xiang) 交納村
雪域高原陽光明媚,湛藍的天空中偶爾幾朵亮白的雲(yun) 彩飄過。1月29日,記者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雅德鄉(xiang) 交納村,見到了紅軍(jun) 後代魏雨良。
“紅軍(jun) 走過的地方,北上抗日的路,鮮水兩(liang) 岸春風漾,軍(jun) 民共春耕,朱總赤腳耘,徐帥肩拉犁,藏漢感情真如鐵,爐霍傳(chuan) 佳話……”68歲的魏雨良唱起自創的歌曲。魏雨良的父親(qin) 魏世文是紅三十軍(jun) 八十八師班長,母親(qin) 李玉蓮是紅四方麵軍(jun) 文工團女戰士,二人皆是1936年留在爐霍1100餘(yu) 名紅軍(jun) 中的一員。對於(yu) 紅軍(jun) 在爐霍的那些曆史,魏雨良耳熟能詳。
舉(ju) 辦運動會(hui)
紅軍(jun) 戰士比賽燒牛糞
1936年3月5日,紅四方麵軍(jun) 88師在劉伯承和程世才的率領下,從(cong) 道孚縣沿鮮水河向爐霍進發。3月6日,紅軍(jun) 在將軍(jun) 梁子擊潰了派駐壽靈寺的國民黨(dang) 武裝,於(yu) 3月7日乘勝進占了爐霍縣城,並包圍了縣城邊的壽靈寺。26日,紅軍(jun) 巧取壽靈寺。之後,紅軍(jun) 總指揮部、總政治部、文工團、交通營、參謀部等機關(guan) 陸續開進爐霍縣,朱德、劉伯承、徐向前等紅軍(jun) 領導進駐壽靈寺。
“紅軍(jun) 在爐霍時,舉(ju) 行了長征途中唯一 一次運動會(hui) 。”據魏雨良老人介紹,1936年4月16日,紅軍(jun) 在爐霍成立了專(zhuan) 門的體(ti) 育組織“紅場委員會(hui) ”,這是我軍(jun) 曆史上最早建立的體(ti) 育組織之一,委員會(hui) 下設文化娛樂(le) 組和體(ti) 育組。
同年5月1日,紅場委員會(hui) 在爐霍壽靈寺西南方的大草坪上舉(ju) 行運動會(hui) 。比賽內(nei) 容包括200米賽跑、跑馬、馬術表演、過障礙、跳高等項目。魏雨良介紹了運動會(hui) 中的一個(ge) 特殊項目——燒牛糞。當時,數千名紅軍(jun) 戰士參加了燒牛糞比賽。“聽以前的老紅軍(jun) 講,當時比賽命令一下,寬闊的草地上頓時青煙四起,數千條煙柱翻動飛騰,掌聲、歡笑聲響徹賽場……”
“燒牛糞是根據朱德的提議而增設的。”魏雨良解釋,由於(yu) 部隊要再次進入草地,需要用牛馬糞作燃料來燒水做飯。為(wei) 順利過草地,紅四方麵軍(jun) 曾提出在休整期間,讓每名指戰員都學會(hui) 燒牛糞。
建立紅軍(jun) 大學
軍(jun) 民互助留下佳話
為(wei) 培養(yang) 紅軍(jun) 幹部,1936年5月,紅軍(jun) 還在爐霍縣壽靈寺建立紅軍(jun) 大學。學校設高級指揮科、上級指揮科、上級政治科三個(ge) 專(zhuan) 業(ye) 科,培訓高中級幹部;新設附屬步兵學校,分步兵、騎兵、炮兵、工兵等專(zhuan) 業(ye) 科,有學員1500餘(yu) 人。校長由劉伯承親(qin) 自兼任。紅軍(jun) 大學還創辦校刊《紅爐》,劉伯承親(qin) 自為(wei) 校刊撰寫(xie) 了稿件。
從(cong) 進駐爐霍到紅二、四方麵軍(jun) 開始北上,近四萬(wan) 名紅軍(jun) 在爐霍休整達半年之久。當時的生活來源主要以當地供應為(wei) 主,爐霍人民供給紅軍(jun) 的曆史成就了一段紅色佳話。“許多老紅軍(jun) 回憶,紅軍(jun) 從(cong) 甘孜爐霍北上時,基本上保證了每人帶有5到7.5公斤糧食,每連有5到10頭犛牛。紅四方麵軍(jun) 三十軍(jun) 八十八師由於(yu) 準備充分,第二次過草地時全師無一人餓死。”魏雨良說。
在交納村,有一棵高大挺拔的百年大樹。當年,紅軍(jun) 部隊就圍著這棵樹安營紮寨,村民為(wei) 紅軍(jun) 提供糧草,紅軍(jun) 為(wei) 百姓提水掃院。上世紀70年代爐霍發生地震,救災部隊也在村中的大樹下紮營數月,開展抗震救援工作。“樹高萬(wan) 丈不忘根,交納村民念黨(dang) 恩”,交納村村民視此樹如珍寶,並親(qin) 切稱之為(wei) “紅軍(jun) 紀念樹”,交納村由此也被稱為(wei) “紅軍(jun) 村”。
不光交納村,如今的爐霍縣,紅軍(jun) 石、紅軍(jun) 菜等關(guan) 於(yu) 紅軍(jun) 的曆史記憶處處皆是,爐霍民眾(zhong) 自己創作的一首首紅色歌曲也依然傳(chuan) 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翻越夾金山:紅軍長征中行軍最慢的一段 鑄就一座曆史豐碑
1935年6月,中央紅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甩掉國民黨追兵後,來到夾金山下。這是中央紅軍長征路上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爬雪山、過草地這段艱難而偉大的征程由此開啟。[詳細] -
鮮豔的紅旗,飄揚在雪山草地
月25日至7月31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分為兩組,沿紅軍長征在川的足跡,渡大渡河,過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重溫偉大的長征精神,探尋為革命不畏犧牲的初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