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讓總書記牽掛的玉樹,現在怎麽樣了?

發布時間:2021-03-11 11:09:00來源: 新華社

  “總書(shu) 記,紮西德勒!”

  “紮西德勒!”

  3月7日下午,人民大會(hui) 堂東(dong) 大廳內(nei) 洋溢著溫暖的氣息。藏族代表紮西多傑一開口,總書(shu) 記就熱情回應了他。

  3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青海代表團的審議。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3月7日,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紮西多傑就玉樹災後重建新變化發言。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紮西多傑來自青海省玉樹州。2010年,他的家鄉(xiang) 發生強烈地震,家園受到嚴(yan) 重破壞。當時,習(xi) 近平專(zhuan) 程趕赴青海玉樹地震災區,看望慰問災區各族幹部群眾(zhong) ,考察災後重建工作,帶去了黨(dang) 中央的關(guan) 懷和溫暖。

  “在玉樹州機關(guan) ,我給機關(guan) 幹部說了一段鼓勁的話。我說,大災之後肯定有大變化,有你們(men) 百折不撓的精神,有黨(dang) 中央全力支持,有全國人民四麵八方支援,大家一起自力更生重建家園,將來肯定會(hui) 有一個(ge) 新的玉樹。”談及往事,總書(shu) 記飽含深情。

  “現在玉樹街道更整潔了,房屋更堅固了,奶茶更香甜了,我們(men) 真心希望總書(shu) 記能再來玉樹看一看,到時我們(men) 再唱一支山歌給黨(dang) 聽、給總書(shu) 記聽。”紮西多傑的話語代表了玉樹人民的心聲。

  “我很牽掛玉樹,今天聽了你的介紹,很高興(xing) 。我相信,玉樹還會(hui) 發展得更好。”總書(shu) 記說。

  發生在人民大會(hui) 堂的這一暖心互動,同樣令遠在玉樹的藏族漢子尕瑪鬆保激動不已。尕瑪鬆保是玉樹市上拉秀鄉(xiang) 加橋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他至今記得在抗震救災一線,習(xi) 近平向他詢問災情的情景。


尕瑪鬆保家的醒目位置懸掛著習(xi) 近平與(yu) 他的合影。

  玉樹地震後,尕瑪鬆保第一時間帶領村民救災,並長期奮鬥在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一線。如今,尕瑪鬆保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已搬入災後重建安置點的新房,過上了新生活。


3月10日,尕瑪鬆保(左三)和家人在家中吃早飯。


3月10日,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拍攝的尕瑪鬆保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目前所居住的災後重建安置點。

  2021年初,村兩(liang) 委換屆,尕瑪鬆保再次當選加橋村支部書(shu) 記。

  尕瑪鬆保動情地說:“感謝習(xi) 總書(shu) 記,感謝黨(dang) 中央,我們(men) 玉樹人民非常希望習(xi) 總書(shu) 記能再來玉樹,看看我們(men) 今天的幸福生活。”

  尕瑪鬆保和加橋村的故事隻是玉樹州發展的一個(ge) 縮影。大災之後,玉樹人從(cong) 廢墟中站起,迅速重建家園,脫貧奔小康。


圖為(wei) 2010年4月玉樹地震後的玉樹紮西大同村。


圖為(wei) 2021年3月10日拍攝的玉樹紮西大同村。


圖為(wei) 2010年4月16日,救援隊員在結古鎮民族賓館廢墟上進行搜救。


圖為(wei) 2021年3月10日拍攝的玉樹康巴藝術中心(玉樹地震前的結古鎮民族賓館)


圖為(wei) 2010年4月16日,救援人員在結古寺賓館進行救援。


圖為(wei) 2021年3月10日拍攝的玉樹市一處商業(ye) 區(地震前為(wei) 結古寺賓館)。


圖為(wei) 2010年4月玉樹地震後的紮西科臨(lin) 時安置點。


圖為(wei) 2021年3月10日拍攝的玉樹市一角(地震時為(wei) 紮西科臨(lin) 時安置點)。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西杭街道紮西大同村(2020年4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八一孤兒(er) 學校,學生們(men) 在進行課間活動(2020年4月3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玉樹市第三完全小學二年級一班學生求永藏嘎在上課(2020年4月9日攝)。

  目前,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6市縣全部脫貧摘帽,人均純收入從(cong) 2015年的2970元增長到現在的7000元以上,社會(hui) 主義(yi) 新玉樹巍然屹立在雪域高原,實現了“苦幹三年跨越二十年”的目標。

  監製:蘭(lan) 紅光

  策劃:費茂華

  圖片:張宏祥

  視頻:韓方方

  編輯:尹棟遜、郝建偉(wei)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