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白發書記”帶貨記
“常吃黑青稞,身體(ti) 更健康!”在一個(ge) 直播平台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濯桑鄉(xiang) 漢戈村第一書(shu) 記文雪鬆,化身產(chan) 品代言人,賣力推銷黑青稞餅幹。
38歲的文雪鬆性格內(nei) 斂,給村子帶起貨來卻如同換了一個(ge) 人。隻要能給村子特產(chan) 帶來流量、打開銷路,哪怕是“吼”幹嗓子,文雪鬆也不在乎。
2019年5月,原本在煙草係統工作的文雪鬆第一次走進漢戈村時,並沒想到自己會(hui) 在網上賣餅幹。漢戈村距離理塘縣城40多公裏,平均海拔達到3700米,是個(ge) 典型的半農(nong) 半牧村,發展基礎薄弱。
“增收還得靠產(chan) 業(ye) 。”文雪鬆反複調研後盤算,村裏的黑青稞品質不錯,但沒賣上價(jia) 格。一次農(nong) 博會(hui) ,他看到別村的深加工農(nong) 產(chan) 品賣得紅火,於(yu) 是回去就和駐村隊員商量,要想辦法把外地人不熟悉的黑青稞做成有吃相有賣相的小餅幹。
文雪鬆自費買(mai) 了一台小烤箱,一有空就在村委會(hui) 和大家一起拿黑青稞“做實驗”,兩(liang) 三個(ge) 月試了幾十種不同味道和規格。後來,在專(zhuan) 業(ye) 人士幫助下,係列價(jia) 廉物美的黑青稞餅幹真的生產(chan) 出來了。
注冊(ce) “漢戈花村”商標、優(you) 選生產(chan) 廠商、辦理上市手續……文雪鬆忙得不亦樂(le) 乎。但沒想到,餅幹剛上市就遇到新冠肺炎疫情,駐村幹部雖然全員發動親(qin) 朋好友支持購買(mai) ,但銷路還是很有限,耗用五六萬(wan) 元村集體(ti) 資金做出來的餅幹積壓在倉(cang) 庫。
2020年5月,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文雪鬆在當地“理塘融媒”平台發布帶貨視頻。他手捧餅幹、糌粑,一本正經地推薦產(chan) 品。網友們(men) 發現,這位年輕的第一書(shu) 記竟然一頭白發,而且臉上寫(xie) 滿了滄桑。
“扶貧幹部真是太辛苦了!”“頭發都熬白了!”“要保重身體(ti) 啊!”……“白發書(shu) 記”很快引來眾(zhong) 多網友圍觀,點讚和關(guan) 心的留言寫(xie) 滿屏幕。
“要保重身體(ti) ”,也是妻子對文雪鬆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文雪鬆駐村之後起早貪黑,一心撲在工作上,幾個(ge) 月回不了一趟家。視頻通話時,妻子就發現他頭發不對,叮囑他去檢查。他卻老是說“不著急,放一放”,甚至開玩笑說“早就想染白了”。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們(men) 村的產(chan) 品和發展!”網友們(men) 都關(guan) 注他的白發,文雪鬆自己卻很不好意思,“我做的工作其他扶貧幹部也在做,每個(ge) 人都付出了很多,我也不是最苦那個(ge) !”
不過,“白發書(shu) 記”帶來的流量,真的讓漢戈村的黑青稞餅幹得到了更多人認可。一場直播賣的貨,是之前幾個(ge) 月的3倍。這讓文雪鬆倍感振奮,隨後,他又花力氣理順了網店的服務流程,幾場直播下來,黑青稞餅幹銷量喜人。
更沒想到的是,理塘丁真的突然走紅,也讓漢戈村沾光。不僅(jin) 大批網友湧入網店,“白發書(shu) 記”也受邀去參加“微博之夜”和電視節目。“試一試、嚐一嚐!”不管走到哪個(ge) 舞台、見到哪位大咖,文雪鬆第一句話都是推銷村裏的餅幹。
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網店每天的銷售額穩定在1萬(wan) 元左右,回頭客接近20%!”文雪鬆說,以前村民賣黑青稞一斤最多3塊錢,大多銷往本地,現在做成餅幹後不僅(jin) 價(jia) 格翻番,而且還能賣到全國各地。
能人帶頭,產(chan) 品對路,產(chan) 業(ye) 就有了希望。文雪鬆介紹,2020年漢戈村人均收入已經突破萬(wan) 元,現在黑青稞產(chan) 業(ye) 逐步走上正軌,引入企業(ye) 發展的千畝(mu) 花海也已成規模,村民的基地務工、土地流轉和集體(ti) 分紅等收入更加穩定,鄉(xiang) 村振興(xing) 奔頭十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巴塘直播帶貨扶貧產品 半小時銷售10萬餘元
5月25日19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經濟信息和商務合作局統籌協調在該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舉行康巴傳媒雲直播帶貨,推介巴塘扶貧農特產品醋海椒與雪菊。[詳細] -
四川省溝爾普村來了位“掏糞書記” 改廁改出文明新生活
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溝爾普村,“80後”第一書記夏添被鄉親們開玩笑地稱為“掏糞書記”。[詳細] -
“雲端餐廳”直播人張飛:從“不敢說話”到依靠電商扶貧
脫貧後怎麽能讓村民有長久持續的收入?“除了把農產品賣出去,還要通過直播展示大山的美,把遊客吸引進來。”現在,越來越多的網友被張飛直播中的美景吸引而來到“忘憂雲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