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四川省溝爾普村來了位“掏糞書記” 改廁改出文明新生活

周相吉 康錦謙 盧宥伊 發布時間:2020-09-03 16:27:00來源: 新華網


溝爾普村一景(8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盧宥伊 攝

  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溝爾普村,“80後”第一書(shu) 記夏添被鄉(xiang) 親(qin) 們(men) 開玩笑地稱為(wei) “掏糞書(shu) 記”。

  但夏添一點也不介意。走在溝爾普村,牛欄咖啡、露營基地、旅遊山莊、現代農(nong) 場……磨子河穿村而過,藏式民居色彩濃鬱、棟棟碉樓造型優(you) 美、現代化的廁所幹淨衛生,記者不禁好奇地問夏添:“你咋會(hui) 得個(ge) ‘掏糞書(shu) 記’的名號呢?”

  夏添有點不好意思地擺擺手,笑了笑,一旁的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索朗紮西告訴記者,村裏過去人居環境比較差,村民衛生習(xi) 慣也不好。比如村裏家家都靠牆修建了“小塔樓”,這其實是群眾(zhong) 家裏的廁所,雖然外表很漂亮,但走近後氣味卻很糟糕,每到夏天蒼蠅滿天飛,既不衛生,也很難讓遊客留下好感。


溝爾普村一景(8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盧宥伊 攝

  2018年底,來自成都市郫都區的夏添進村後,決(jue) 心改變這種狀況。次年初他請來專(zhuan) 家,專(zhuan) 門製定了方案。按照方案,改造後的廁所幹淨衛生無異味,不僅(jin) 適應高原環境,而且成本低。

  一開始,村民們(men) 並不支持,多年來已經習(xi) 慣的廁所,改啥子改?哪怕專(zhuan) 家把安裝圖紙發了過來,老鄉(xiang) 們(men) 也不願意動手改廁。


遊客在溝爾普村歡度周末(8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盧宥伊 攝

  為(wei) 帶動村民們(men) 的改廁熱情,夏添決(jue) 定選5戶進行試點改造,自己親(qin) 自給村民們(men) 安裝。

  他開上小貨車,去市場挑選防凍的管材,回來後,挽起袖子就跳入一戶村民的廁所下麵,開始鏟糞坑。那是老鄉(xiang) 家的“陳年老池”,打開以後氣味刺鼻,夏添沒忍住吐了出來,但還是硬著頭皮繼續鏟。

  看到這一幕,終於(yu) 有村民看不下去了,過來幫忙。70多歲的村民尼瑪對夏添說:“你教我怎麽(me) 做,我們(men) 自己家的廁所自己來改造。”

  5戶改造完成後,夏添把村民們(men) 叫來,集體(ti) 參觀改造完的廁所,“改完是不是一點都不臭了?沒改的是不是臭氣熏天?”在明顯的效果麵前,村民們(men) 轉變了想法,紛紛投工投勞。很快,全村的廁所都得到了改造。


溝爾普村第一書(shu) 記夏添站在改造過後的村民廁所旁邊(8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康錦謙 攝

  這次以後,夏添與(yu) 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距離被拉近了許多。隻要提起夏添,老鄉(xiang) 們(men) 都會(hui) 豎起大拇指。“隻要真心誠意地為(wei) 群眾(zhong) 服務,他們(men) 就會(hui) 接納你,甚至把你當親(qin) 人。”夏添說。

  很快,村裏又相繼進行了一係列環境改造工程,有村民家的牛棚之前修在了村裏新規劃的旅遊“黃金要道”邊,村裏提出改造成“牛欄咖啡”。一開始鄉(xiang) 親(qin) 也有疑慮,村幹部們(men) 承諾,另外再找地方修新牛棚,村民這才放心。

  漸漸地,溝爾普村換了模樣,村裏老百姓以前的牛圈馬廄,現在紛紛改造成了藏家樂(le) 、民宿、藏餐館和親(qin) 子樂(le) 園,家家戶戶栽花種草。“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一步步幹出來的,隻要肯努力,就能做成。”夏添說。


彭措在改建的衛生間內(nei) 洗手(7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相吉 攝

  曾經的貧困戶彭措現在成了村裏的“大紅人”,因為(wei) 環境變好,現在村裏開民宿、搞裝修的很多,學過畫畫的彭措經常被鄉(xiang) 親(qin) 們(men) 請去畫裝飾畫。記者在彭措家裏時,有村幹部提出希望彭措幫著畫一幅村裏的文化旅遊地圖,報酬2000元。彭措說:“這幾天請我畫畫的太多了,恐怕還得排幾天隊呢!”

  這兩(liang) 年,來溝爾普村“打卡”的遊客越來越多,還有附近縣的扶貧幹部過來參觀,溝爾普村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現在每逢遊人來訪,當年夏添“掏糞改廁”的事總會(hui) 被老鄉(xiang) 們(men) 提起。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