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中國最大內陸鹹水湖生態保護成效凸顯

發布時間:2021-03-15 14:3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辛努力中,生態保護成效正在日益凸顯,青海湖水位持續上升,水域麵積已恢複至上世紀60年代水平,生態係統和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青海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12日,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何玉邦向中新網記者表示。

  青海湖地處青藏高原東(dong) 北部,是世界第二大鹹水湖,中國最大的內(nei) 陸鹹水湖,水鳥重要繁殖地和遷徙通道的主要節點,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東(dong) 蔓延的天然屏障,被稱為(wei) 中國西北部的“氣候調節器”“空氣加濕器”和青藏高原物種基因庫。保護和自然教育價(jia) 值重要而特殊。

圖為(wei) 青海湖。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供圖
圖為(wei) 青海湖。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供圖

  據介紹,青海湖水位連續15年上漲達到3196.62米,較五年前增長1.8米。青海湖水域麵積達到4588.81平方公裏,與(yu) 2015年相比擴大137.36平方公裏,恢複至20世紀60年代的水平,水環境重要指標多年來保持穩定。同時,五年來,青海湖濕地麵積增加1.35萬(wan) 公頃,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76%,高密度植被覆蓋率擴大21.33公頃,沙地、裸地、鹽堿化土地麵積減少3960公頃。

  此外,濕地指示性物種(水鳥)多樣性實現増量,五年增加4種,整體(ti) 種群數量多年保持穩定。水鳥總體(ti) 數量達到40萬(wan) 餘(yu) 隻,黑頸鶴由90餘(yu) 隻增加到140餘(yu) 隻,普氏原羚年均數量為(wei) 2700餘(yu) 隻,裸鯉資源量恢複到10.04萬(wan) 噸,均為(wei) 有監測以來的最高指標。

  據何玉邦介紹,2016年至今,累計對鳥類重點分布區和普氏原羚活動區、集中繁殖區開展巡護128次,排查麵積達1.3萬(wan) 平方公裏。

  44歲的尖木措是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甘孜河鄉(xiang) 達日村的牧民,因為(wei) 曾經目睹過牛羊誤食垃圾而死亡的悲劇,所以從(cong) 1996年就開始加入到了保護青海湖的行列中,成為(wei) 社區保護生態協管員,並在今年成為(wei) 了青海湖首批牧民巡護隊的隊員之一。

  “20多年來,在巡護過程中,我自己救助並康複的普氏原羚就有十多隻,我親(qin) 眼見證了青海湖周邊普氏原羚種群數量不斷增多。”尖木措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如今,青海湖展現水鳥翔集、魚翔淺底的“大美淨好”的新姿顏,青海對此的生態保護工作也從(cong) 未停止。

  “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是今年的核心任務,我們(men) 將繼續做實做精生態修複項目,繼續落實青海湖生態監測科研化、科研成果科普化、科研宣教多樣化、生態管護社區化的舉(ju) 措,加快青海湖生態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程。”何玉邦表示。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