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上遊(青海段)生態環境與資源保護跨區域檢察協作機製建立
圖為(wei) 果洛州達日縣境內(nei) 的黃河。(資料圖)孫睿 攝
記者19日從(cong) 青海省果洛州檢察院獲悉,黃河上遊(青海段)生態環境與(yu) 資源保護跨區域檢察協作機製正式建立。
果洛州委副書(shu) 記、州政府黨(dang) 組書(shu) 記葉萬(wan) 彬說,“果洛作為(wei) 黃河的發源地之一,召開黃河上遊(青海段)生態環境與(yu) 資源保護檢察協作會(hui) ,也是促進黃河流域扶貧與(yu) 生態、保護與(yu) 開發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具體(ti) 行動。為(wei) 此我們(men) 倡議各沿黃檢察機關(guan) 要進一步攜手同心、精誠合作,以本次協作意見的簽署為(wei) 新起點,切實加強對黃河上遊(青海段)的生態公益司法保護,全麵推動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果洛州人民檢察院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七個(ge) 市州檢察機關(guan) 將打破以往上遊破壞下遊檢察機關(guan) 追辦案件難度大、耗時長、效率低等弊端,在刑事、民事、行政檢察和公益訴訟等方麵,就涉及生態環境及自然資源等領域的案件開展跨區域協作辦案。在黃河上遊青海段構建起精準打擊、多元化監督、專(zhuan) 業(ye) 化辦案、社會(hui) 化治理、法治化服務相結合的環境資源全方位保護格局,變行政區域下的“小保護”為(wei) 整個(ge) 黃河青海流域內(nei) 的“大保護”。
同時,七個(ge) 市州檢察機關(guan) 將強化黃河上遊(青海段)生態環境資源刑事司法保護,依法從(cong) 嚴(yan) 懲處破壞環境資源類刑事犯罪和環境監管職務犯罪,嚴(yan) 厲打擊非法獵捕、殺害瀕危野生動物,盜伐濫伐林木,非法采伐毀壞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和破壞草原濕地等犯罪行為(wei) ,嚴(yan) 厲打擊黃河水域非法采砂石,非法運輸,非法捕撈和侵占,濫用擠占河道行為(wei) ,實行嚴(yan) 厲責任追究,避免以罰代刑,形成和保持對破壞環境資源犯罪“零容忍”的高壓態勢。
果洛州人民檢察院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該機製的簽訂,構建起了七地檢察機關(guan) 內(nei) 部聯動、外部協作、跨區域的黃河上遊(青海段)生態與(yu) 資源保護協作機製,將共同化解生態安全保障中區域分割與(yu) 流域整體(ti) 性、部門分治與(yu) 生態係統性之間的矛盾,共同應對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的具體(ti) 問題,為(wei) 黃河上遊(青海段)生態環境、資源保護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黃河上遊三省簽訂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框架協議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三州中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6日在阿壩州若爾蓋縣簽訂黃河上遊川甘青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框架協議。[詳細] -
住川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呼籲:落實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製 推動川甘青水源涵養區高質量發展
今年全國兩會,住川全國政協委員帶去一份聯名提案,呼籲盡快建立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製並推動落地實施,推動黃河上遊川甘青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詳細] -
黃河流域甘南段治理沙化超百萬畝 逾萬戶遊牧民定居
實施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與建設項目,1.45萬戶遊牧民實現定居,1670萬畝草原鼠害、135.4萬畝沙化草場和黑土灘、125平方公裏小流域得到有效治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