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看到孩子們安全,我就放心了”

發布時間:2021-05-26 16:09:00來源: 新華網

  25日,青海瑪多“5·22”7.4級地震災後第四天,瑪多縣城飄起小雪。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員群英尕丁,又來到瑪多縣民族寄宿製中學的安置區日常巡查。

  “看到孩子們(men) 安全,我就放心了!”25歲的群英尕丁沒有想到,11年前,作為(wei) “4·14”玉樹地震親(qin) 曆者的他,如今以消防員的身份參與(yu) 到抗震救災中。

  5月25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員群英尕丁(左)在瑪多縣民族寄宿製中學的安置區與(yu) 學生交談。 新華社記者 解統強 攝

  11年前,一場7.1級強震襲擊了青海省玉樹州,頃刻之間房屋坍塌,恐懼籠罩高原古城。“萬(wan) 幸的是,在房屋倒塌前我和家人都跑出來了。”這場地震的悲痛和恐懼,成了群英尕丁幼小心靈上的一道傷(shang) 疤。

  “你看孩子們(men) 現在笑得多開心!”望著安置區快樂(le) 玩耍的孩子,群英尕丁告訴記者,這次地震沒有人員死亡,孩子們(men) 的心理狀態都很好。

  地震發生後,玉樹州消防救援支隊立即啟動地震救援應急預案,群英尕丁第一時間報名前往前線。從(cong) 玉樹市出發,群英尕丁在路上不停地刷新著傷(shang) 亡情況。

  經過400多公裏的長途跋涉,近8個(ge) 小時的奔襲,支隊增援隊伍於(yu) 5月22日上午11時許抵達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看到人口集中的縣城受災情況較輕,群英尕丁懸著的心放了下來,立即投入救災工作。

  5月25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員群英尕丁(右)在瑪多縣民族寄宿製中學的安置區為(wei) 學生穿好外套。 新華社記者 解統強 攝

  “群英哥哥辛苦了,我們(men) 是一輩子的兄弟,對吧?”再次見到群英尕丁,瑪多縣民族寄宿製中學的班瑪華桑興(xing) 高采烈地上前打招呼。

  22日,地震發生後,群英尕丁來到安置區搭建帳篷和消防排查,12歲的班瑪華桑就與(yu) 身穿橙色製服的群英尕丁結下了兄弟情誼。“我們(men) 是一輩子的兄弟,這幾天你也要照顧好自己。”群英尕丁笑著囑咐班瑪華桑。

  5月25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員群英尕丁(右一)和同事向瑪多縣民族寄宿製中學的工作人員講解消防知識。 新華社記者 解統強 攝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玉樹地震後,消防人員參與(yu) 搶救災民生命財產(chan) 的身影,讓群英尕丁暗下決(jue) 心成為(wei) 一名消防員。11年後,地震再次侵襲江源人民,許多像群英尕丁一樣親(qin) 曆大地震的消防員,義(yi) 無反顧地投入到抗震救災中。

  群英尕丁相信,地震可能會(hui) 破壞人類的家園,但偉(wei) 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將永續傳(chuan) 遞。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瑪多地震災區所有學校正常上課

    “災難隻是瞬間,但我們團結互愛、克服困難,這樣的溫暖會一直持續下去。”24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民族寄宿製學校的升旗儀式上,八年級學生卓瑪拉毛說。[詳細]
  • 地震過後,他成為孩子們的“臨時父親”

    地震發生後,李加才讓第一時間趕到宿舍疏散學生,安撫他們的情緒。作為班主任,他除了負責教學工作,還要關心班裏36個孩子的心理健康和飲食起居,成為了孩子們的“臨時父親”。[詳細]
  • 特寫:國旗,在校園照常升起

    明媚的陽光驅散陰雲,天空呈現澄澈的蔚藍。24日九點五十分左右,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民族寄宿製中學的操場上,870多名學生莊嚴肅立,注視著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高原的天空迎風飄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