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高速看中國|青海茶卡:高速公路邊的“網紅打卡地”
安靜的湖麵上沒有一絲(si) 波瀾,遠處的雪山倒映在湖麵上宛如一幅構圖對稱的油畫。青藏高原的6月仍覺微寒,在茶卡鹽湖景區,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在湖邊拍照“打卡”,好不熱鬧。
“去年疫情大家都沒出門,今年國內(nei) 疫情有所好轉,旅遊格外火熱,又趕上小長假,人流量一下子就上去了。”看著景區門口排成長隊的車流,青海茶卡鹽湖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華中興(xing) 說。
茶卡鹽湖位於(yu)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wu) 蘭(lan) 縣茶卡鎮境內(nei) 。湖麵海拔約3100米,總麵積105平方公裏,由於(yu) 湖麵結晶鹽層上鹵水的反射形成鏡麵效果,水天倒映,美不勝收,被稱為(wei) “天空之鏡”。
京藏高速茶格段 圖片由青海省交通運輸廳提供
“十幾年前,這裏隻有青藏公路經過,交通不方便,也沒啥遊客,就是一個(ge) 大鹽場,當地人吃的食鹽大多是這裏產(chan) 的,我的爺爺、爸爸都是這個(ge) 茶卡鹽湖的老鹽工。”從(cong) 小在茶卡鹽湖邊長大的徐光說。
2016年10月,京藏高速西格段全麵通車,西寧到茶卡實現當天往返。原本鮮為(wei) 人知的茶卡鹽湖突然“火”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沿著高速開著車來到茶卡,在這個(ge) 新晉“網紅”景點拍照“打卡”。
2016年,徐光轉型從(cong) 事鹽湖旅遊服務工作。“父輩們(men) 將茶卡的鹽送到了百姓的餐桌上,而我現在是要把最美的茶卡展現給世人。”徐光說。
這是2020年9月23日拍攝的茶卡鹽湖“天空之鏡”景區一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張龍攝
烏(wu) 蘭(lan) 縣茶卡鎮巴音村村民申得屏談起這條鹽湖邊上的高速公路,豎起了大拇指。“我們(men) 村是個(ge) 移民搬遷村,以前住在老村的時候,沒啥收入來源,日子過得很艱辛。” 申得屏說,“搬到了緊鄰茶卡鹽湖的新村,我家的日子就變了樣。”
“公路把遊客送到了家門口,那我們(men) 就賺旅遊的錢唄。”申得屏笑著說,“我家把土地都流轉了出去,我們(men) 兩(liang) 口專(zhuan) 心做好家庭賓館,這才幾年,家裏的收入就翻了一番。”
據烏(wu) 蘭(lan) 縣旅遊局統計,2012年茶卡鹽湖的遊客僅(jin) 有5.4萬(wan) 餘(yu) 人次,2019年暴增到350萬(wan) 人次。而今年“五一”期間,茶卡鹽湖景區共接待遊客7.8萬(wan) 餘(yu) 人次,5月3日單日遊客量最高達2.5萬(wan) 餘(yu) 人次。如今,每7個(ge) 茶卡人中就有一名老板,其中80%以上都在從(cong) 事與(yu) 旅遊相關(guan) 的行業(ye) 。
2020年9月4日,遊客在青海省烏(wu) 蘭(lan) 縣茶卡鹽湖“天空壹號”景區遊玩。新華社記者張龍攝
旅遊發展,交通先行。截至2020年底,青海省通車總裏程達8.38萬(wan) 公裏,其中高速公路(含一級)達4040公裏,全省8個(ge) 市州、67%的縣城通高速(含一級)公路。
烏(wu) 素特水上雅丹、大柴旦翡翠湖、“火星小鎮”……隨著交通網絡的不斷擴展,新晉“網紅打卡地”越來越多,青海正將自己的美麗(li) 一一展現。
風吹動著遊客手中的紅披肩,為(wei) 鏡麵般的鹽湖添上一抹亮色。遊客孫波拿起相機為(wei) 愛人拍下一張照片。“第二次來茶卡‘打卡’,我發現陰天的茶卡別有一番味道。”孫波說,“我有機會(hui) 還要來,沿著高速把大美青海的景色都看一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沿著高速看中國|“天路”,在世界屋脊延伸
幾十年來,青藏公路蜿蜒於世界屋脊之上,像一條靈動的飄帶一樣纏繞在青藏高原,不僅是青藏兩省區各族群眾的血脈紐帶,成為連接青海、西藏與內地的生命線、交通線,更是沿線各族群眾的致富路、小康路。[詳細] -
沿著高速看中國|雅康高速:架起鄉村振興快車道
作為首條從四川盆地通往青藏高原的高速公路,雅康高速全長約135公裏,起於雅安市雨城區草壩鎮,止於甘孜州康定市城東,於2017年12月31日建成通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