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內陸鹹水湖完成生態蛻變
東(dong) 西連起柴達木盆地和河湟穀地,南北貫通三江源和祁連山,中國最大的內(nei) 陸鹹水湖——青海湖猶如一顆溫潤的藍寶石鑲嵌在青藏高原之上。
資料圖:夏日青海湖碧波蕩漾風景如畫。 中新社記者 李江寧 攝
近年來,青海湖周邊的草場從(cong) 嚴(yan) 重退化到“沙退綠來”;湖水麵積從(cong) 不斷縮小到連續15年持續“擴漲”,恢複至20世紀60年代的水平,鳥島變為(wei) “孤島”;青海湖裸鯉(俗稱湟魚)從(cong) 瀕臨(lin) 枯竭到“魚翔淺底”;旗艦物種普氏原羚從(cong) 幾近滅絕到種群數量不斷增加;濕地指示性物種(水鳥)多樣性實現增量……青海湖正在實現從(cong) 生態退化到“大美淨好”的蛻變。
6月,又到了湟魚洄遊的季節,在位於(yu) 青海湖北岸的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泉吉鄉(xiang) ,泉吉河開始上演一年一度“半河清水半河魚”的奇觀。
裸鯉生活在中國內(nei) 陸最大的鹹水湖——青海湖中,作為(wei) 青海湖中唯一大型野生經濟魚類,裸鯉占據著“水—魚—鳥—草地”生態係統的核心地位。20世紀六七十年代,青海湖裸鯉受人為(wei) 大量捕殺、河道萎縮、裸鯉繁殖水域日益退化等因素影響數量銳減,2002年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僅(jin) 為(wei) 2592噸。2004年被中國環境與(yu) 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hui) 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wei) 瀕危物種。
“2003年起,青海全麵實施封湖育魚,實行零捕撈。各地各部門也清理青海湖主要入湖河流河道,設計科學合理的‘過魚通道’,保證裸鯉的‘生命通道’暢通。之後成立裸鯉救護中心後開始研究裸鯉人工繁殖,使裸鯉得以有效保護。”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主任史建全說。
據青海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介紹,自2002年至今,青海省已累計向青海湖流域放流青海湖裸鯉1.58億(yi) 尾,黃河流域放流花斑裸鯉1690萬(wan) 尾。至今,青海湖裸鯉蘊藏量達到10.04萬(wan) 噸,較保護初期增長了近四十倍。青海湖已初步形成“以魚淨水、以魚養(yang) 水、以魚抑藻、以魚控草”的生命共同體(ti) 。
此外,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通過對鳥島、海心山等24個(ge) 主要鳥類棲息地的監測,共監測到水鳥47種,數量35900餘(yu) 隻,其中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48隻,同比數量基本持平。
“青海湖已經成為(wei) 了中國候鳥種群最為(wei) 集中的棲息繁殖地,同時作為(wei) 中亞(ya) 、東(dong) 亞(ya) 兩(liang) 條候鳥遷徙路線的交匯點,青海湖是候鳥遷徙途中重要停歇地與(yu) 中轉站。”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何玉邦表示。
6月,青海湖畔也迎來了普氏原羚的繁殖季,普氏原羚是中國特有的哺乳動物中數量最少的物種,青海湖是普氏原羚在世界上僅(jin) 存的棲息地。
6月中旬,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岸保護站管護員吳永林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保護區400餘(yu) 畝(mu) 的普氏原羚活動區。為(wei) 保證普氏原羚雌性個(ge) 體(ti) 及幼羚的生命安全,防止狐狸、狼、藏狗等食肉動物的捕食,吳永林和保護站工作人員在跟蹤監測方麵都需要做大量工作,包括圍欄檢查,種群數量、種群結構和性別的監測統計等。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岸保護站成立於(yu) 2004年,是中國唯一一個(ge) 普氏原羚救助、人工馴養(yang) 繁殖的保護站。自成立以來,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少到多,人工馴養(yang) 繁殖的種群數量逐年增加,為(wei) 這一極度瀕危物種的保護和研究工作積累了第一手資料和寶貴的工作經驗,保存建立了良好的基因庫。
普查顯示,2007年,普氏原羚種群數量在300餘(yu) 隻左右,近年來,在民間誌願者和官方救助中心的共同救助下,普氏原羚種群數量14年間增長約9倍,年均種群數量穩定在2700餘(yu) 隻。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管理,目前保護區整體(ti) 生態環境向好,具體(ti) 表現為(wei) ‘三增、三減、一不變’。濕地麵積持續增加、高密度植被覆蓋率持續擴大、青海湖整體(ti) 生態功能持續增強。保護區沙地、裸地、鹽鹹化土地麵積持續減少。”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何玉邦告訴記者。
剛剛結束的端午假期,在青海湖二郎劍景區內(nei) ,遊人如織。來自河北的遊客黃璐舉(ju) 著手機拍攝湖邊飛來“求投喂”的棕頭鷗。“中國最美湖泊名不虛傳(chuan) ,水鳥自由飛翔,湖水蔚藍透徹,隨手一拍就是手機桌麵。”黃璐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衛星“遙”看青海湖鳥島、沙島十年之變
6月14日,青海省地質調查院衛星遙感中心發布一組“高原藍寶石”青海湖的沙島、鳥島的衛星圖像,感知十年生態變遷。[詳細] -
青海湖全麵開湖 解凍麵積近90%
截至7日,除青海湖西部海西島、鳥島、三塊石附近有部分浮冰,青海湖解凍麵積近90%。整個青海湖褪去冬裝,全麵開湖,呈現出湖水碧藍、鷗鳥翔集的春和景明畫卷。[詳細] -
中國最大內陸鹹水湖生態保護成效凸顯
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辛努力中,生態保護成效正在日益凸顯,青海湖水位持續上升,水域麵積已恢複至上世紀60年代水平,生態係統和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青海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