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青海塔拉灘光伏產業園:既是電站 也是牧場

發布時間:2021-06-22 10:5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光伏電站建設在這裏,成批量鋪設的光伏板使得園區風速減小,蒸發量下降,空氣濕度增加,草地涵水量大增,在一定程度上遏製了荒漠化的擴大延伸。”17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灘光伏產(chan) 業(ye) 園區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圖為(wei) 正在光伏產(chan) 業(ye) 園吃草的羊群。祁增蓓 攝

  平均海拔2920米,陽光輻射強烈,白天日照時長達8小時,塔拉灘的確不適合植物的生長,卻是光伏發電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條件。


圖為(wei) 光伏產(chan) 業(ye) 園。祁增蓓 攝

  2012年,國內(nei) 最大的光伏發電基地共和縣塔拉灘光伏產(chan) 業(ye) 園區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投入建設。

  同時,產(chan) 業(ye) 園內(nei) 蓋起了一座座羊圈,雇傭(yong) 當地牧民養(yang) 羊放牧,昔日的茫茫戈壁“變身”為(wei) 草原牧場。

  “以前這裏就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戈壁荒漠,如今,草長得非常好,我們(men) 在裏麵放牧,羊吃得飽,長得肥,我們(men) 就開心。”正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灘光伏產(chan) 業(ye) 園區內(nei) 放牧的牧民蘭(lan) 措感觸很深。


圖為(wei) 光伏產(chan) 業(ye) 園。祁增蓓 攝

  “草越長越好,有時會(hui) 遮擋光伏板工作,在冬季還有火災隱患,所以我們(men) 每年依舊會(hui) 投入資金雇傭(yong) 周邊的牧民來清理雜草。”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新聞中心副主任唐靖表示,從(cong) 2012年至今,園區植被覆蓋率增幅達15%。

  實際上,周邊村民除了受邀進園區放羊,還能通過清洗光伏組件、割草、做保安等方式拓寬收入渠道,得以致富。

  此外,在塔拉灘,還座落著世界最大規模、裝機容量85萬(wan) 千瓦的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電站。

  針對光伏發電的間歇性、波動性、隨機性等問題,青海運用先進的水光互補調節技術,把這裏的光伏電送往龍羊峽水電站,將不穩定的光伏電調整為(wei) 均衡、優(you) 質、安全的穩定電源。

  “光伏發電雖好,卻一直麵臨(lin) 著‘靠天吃飯’的窘境,存在間歇性、波動性和隨機性較大的問題,如今有了水光互補協調運行控製係統,就能將光伏發電轉換為(wei) 安全穩定的優(you) 質電源。”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光伏維檢公司共和產(chan) 業(ye) 園項目部副經理吳世鵬告訴記者。

  目前,這座水光互補光伏電站一年可發電量達14.94億(yi) 千瓦時,對應到火力發電相當於(yu) 一年節約標準煤46.46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22.66萬(wan) 噸,二氧化硫4.5萬(wan) 噸,氮氧化合物排放2.25萬(wan) 噸,創造了良好的社會(hui) 生態環境效益。

  截至今年5月底,青海電網總裝機規模4050萬(wan) 千瓦,其中水電1193萬(wan) 千瓦、光伏1591萬(wan) 千瓦、風電853萬(wan) 千瓦、光熱21萬(wan) 千瓦,新能源裝機占比、集中式光伏發電量均居全國前列。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海南州:小小光伏羊 綠色大文章

    W020210610411110741564.png
    在一個個光伏板的“庇護”下,昔日荒灘竟成牧場,兩千多隻羊滿地撒歡,成為當地獨特一景,“光伏羊”的稱號不脛而走。這讓6月初到訪的“大國小鮮@新發展理念”網絡主題采訪團記者們頗感新奇。[詳細]
  • 青海:荒漠化土地變身新能源“藍海”

    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河卡鎮上遊村村民東主才讓告訴記者,這幾年,除了草原獎補收入,到光伏產業園區務工,已經成為他們一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去年,他在光伏產業園區的務工收入超過1.5萬元。[詳細]
  • 青海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邁入新階段

    2月份,青海省內總發電量65.54億千瓦時,其中水電發電量23.12億千瓦時,占比35.27%,新能源發電量26.27億千瓦時,占比40.09%,同比增長43.99%。[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