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衛星定位係留式浮標布放正式完成
圖為(wei) 航拍青海湖。馬銘言 攝
記者22日從(cong) 青海省氣象局獲悉,青海省大氣探測技術保障中心聯合中國氣象局衛星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日前完成中國遙感衛星青海湖水麵輻射校正場的兩(liang) 個(ge) 係留式浮標布放工作,技術人員曆時7個(ge) 小時,將浮標安全完好地布放到指定坐標位置,目前,浮標運行正常。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nei) 陸高原鹹水湖,是維係青藏高原東(dong) 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ti) ,也是控製西部荒漠化向東(dong) 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的生態環境特征及其演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青藏高原整體(ti) 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對柴達木盆地、三江源、祁連山等地區均有較大影響。
據悉,2021年青海省氣象局采用全自動無人值守遙測浮標--HY-DB1B型海洋氣象漂流觀測儀(yi) ,替代了早期的青海湖I型浮標。HY-DB1B型海洋氣象漂流觀測儀(yi) 體(ti) 積小巧,探測要素多、探測數據準確,數據傳(chuan) 輸速率更快、更便捷。設備運行在青海湖開展湖麵風速、風向、溫度、濕度、氣壓、海拔高度等氣象要素和湖水表麵溫度、淺層水溫、鹽度三個(ge) 水文參數的自動連續觀測,每十分鍾將獲取的數據經北鬥通訊係統傳(chuan) 送到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
青海省大氣技術保障中心負責人表示,多年來,觀測到的連續水文氣象數據已經用於(yu) 氣象衛星的輻射定標以及青海湖大氣和湖麵環境狀況背景特征的研究,為(wei) 中國遙感衛星輻射校正場建設作出了貢獻。同時,青海湖I型浮標的退役,標誌我國青海湖浮標觀測係統現代化水平前進了一大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最大內陸鹹水湖完成生態蛻變
普查顯示,2007年,普氏原羚種群數量在300餘隻左右,近年來,在民間誌願者和官方救助中心的共同救助下,普氏原羚種群數量14年間增長約9倍,年均種群數量穩定在2700餘隻。[詳細] -
衛星“遙”看青海湖鳥島、沙島十年之變
6月14日,青海省地質調查院衛星遙感中心發布一組“高原藍寶石”青海湖的沙島、鳥島的衛星圖像,感知十年生態變遷。[詳細] -
青海湖潛水區域首次實現“無人船”定位采樣
記者26日從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為進一步實現采樣工作專業化、信息化,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首次利用智能無人采樣船完成了對青海湖湖水的定點采樣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