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河到長江”,上海音樂學院聯合青海果洛州打造主題音樂會
7月3日,“手牽手·心連心——《從(cong) 黃河到長江》主題音樂(le) 會(hui) ”在上海音樂(le) 學院歌劇院公益首演,接下來將赴西寧、果洛、北京等地開啟全國公益巡演。這是上海音樂(le) 學院黨(dang) 委,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委、州人民政府與(yu) 上海市援青辦在建黨(dang) 百年之際共同打造的文化潤邊項目,意在共同“保護好、傳(chuan) 承好、弘揚好”長江和黃河文化。
當晚,原創鋼琴與(yu) 民族器樂(le) 組曲《黃河源》拉開音樂(le) 會(hui) 序幕,果洛州民族歌舞團“阿尼瑪卿組合”首次亮相,以中西合璧、民族器樂(le) 與(yu) 原生態人聲的特色組合,將鋼琴和古老神秘的藏族樂(le) 器巧妙融合,用天籟之音完美演繹從(cong) 黃河源頭到長江入波瀾壯闊的曆程。
音樂(le) 會(hui) 分為(wei) “源”“遠”“流”“長”四個(ge) 篇章。記者了解到,“阿尼瑪卿組合”是果洛州第一支特色室內(nei) 樂(le) 團,2021年在上海音樂(le) 學院專(zhuan) 家團隊指導下組建。
上音專(zhuan) 家介紹,組合成員每一位都具有卓越的藝術素養(yang) ,曾獲各類獎項,還有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他們(men) 原本都是自彈自唱,單兵作戰,組建樂(le) 隊為(wei) 他們(men) 打開了另一扇音樂(le) 藝術的大門。
第二篇章“遠”,由果洛州民族歌舞團帶來以生態保護為(wei) 主題的精彩原創民族舞劇《牧人》。第三篇章呈現的原創大型民族音詩《長江頌》是基於(yu) 2018年原創的《長江頌》鋼琴協奏曲,由上音青年教師湯聲聲、上音作曲指揮係校友陳子安作曲,攜手果洛州民族歌舞團二度打造。
最終篇章“長”,由上海音樂(le) 學院交響樂(le) 團、上海音樂(le) 學院音教係合唱團和果洛州民族歌舞團聯合演出,包括《我們(men) 曾經唱過》《美麗(li) 的果洛我的家》《唱支山歌給黨(dang) 聽》《五十六個(ge) 祝福》《長江之歌》。
“從(cong) 黃河到長江,項目具有非常強的現實意義(yi) 和教育意義(yi) 。”作為(wei) 青海省引進人才,本場音樂(le) 會(hui) 項目策劃、藝術總監,上海音樂(le) 學院管弦係主任劉照陸表示:“開展這次主題音樂(le) 會(hui) 全國公益巡演,是發揮文藝引領、思想啟迪、寓教於(yu) 藝術欣賞,是保護好、傳(chuan) 承好、弘揚好長江和黃河文化的具體(ti) 表現,更是挖掘時代價(jia) 值,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內(nei) 容”。
劉照陸介紹,上海音樂(le) 學院專(zhuan) 家團隊剛抵達果洛時很不適應,海拔4000米的環境下,睡眠極度困難,排練過程中,團隊成員插著氧氣管堅持創作和編排。他感慨:“當地藝術家的歌唱就像皚皚雪山一樣,自然、純粹,有一種純真樸實、直抵心靈之美。如果通過一定音樂(le) 專(zhuan) 業(ye) 訓練,會(hui) 帶來更多驚喜和可能。”
“作為(wei) 上海與(yu) 果洛重要的交流交往方式,多年來,兩(liang) 地以文化為(wei) 媒,交流交往日益深入,格薩爾藏戲展演、非遺展示、民族文藝表演等一係列活動在滬果兩(liang) 地開展,各民族一家親(qin) 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果洛州文體(ti) 旅遊廣電局局長賽措說。
今年是上海對口支援果洛州第11個(ge) 年頭。當天的音樂(le) 會(hui) 開始前,上海音樂(le) 學院與(yu) 果洛藏族自治州正式簽約,授權並支持青海果洛州教育局在西北地區開展上海音樂(le) 學院音樂(le) 藝術考級活動,以西寧果洛中學為(wei) 基地,讓音樂(le) 藝術種子在少數民族偏遠地區生根發芽。
“未來我們(men) 還將結合實際情況在音樂(le) 教育、師資培訓等方麵推進工作,此舉(ju) 將有力推動西北地區音樂(le) 教育事業(ye) 的發展。”上海音樂(le) 學院副院長侯立玉說。
上海音樂(le) 學院曆來民族情結深厚。早在上世紀50年代已開設少數民族班,招收全國各地的少數民族音樂(le) 人才,培養(yang) 了才旦卓瑪、何紀光等一大批優(you) 秀的少數民族歌唱家。
上海音樂(le) 學院院長廖昌永表示,將持續傳(chuan) 承上音優(you) 良辦學傳(chuan) 統,關(guan) 注少數民族和邊緣地區音樂(le) 藝術人才培養(yang) ,進一步挖掘少數民族地區的優(you) 秀苗子,因材施教開展專(zhuan) 業(ye) 音樂(le) 教育。
“新時代少數民族音樂(le) 人才培養(yang) 之路,就是要把少數民族音樂(le) 教育從(cong) 繼承民族傳(chuan) 統和專(zhuan) 業(ye) 特色,上升到堅定文化自信,服務國家戰略和提升區域或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高度,來重新構建和全麵布局。”上海音樂(le) 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徐旭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首個原創紅色題材民族交流交融特色項目在青海果洛啟動
由上海音樂學院和青海省果洛州官方共同打造的中國首個原創紅色題材民族交流交融特色項目——手牽手·心連心《從黃河到長江》主題音樂會正式啟動。[詳細] -
上海六旬教師二赴高原 圓孩子“音樂夢”
“再次回到久治,我想在做好藏族學生音樂啟蒙工作的同時,組建一支小樂隊,未來我想帶他們去上海參加音樂節,帶他們去看看大山外麵的世界。”趙興洲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