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鑄中國心】“做公益上癮,累並快樂著!”
新利平台訊 “我曾多次參加過‘共鑄中國心’義(yi) 診活動,像以前曾去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雲(yun) 南省香格裏拉等地,每次印象都很深刻。” 應急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李喆說。
圖為(wei) 李喆(右三)在青海果洛州義(yi) 診時與(yu) 其他專(zhuan) 家合影留念 (組委會(hui) 供圖)
應急總醫院前身為(wei) 煤炭總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wei) 一體(ti) 的三級綜合性醫院。李喆曾參加過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災。“國家有難,八方支援!當國家麵臨(lin) 危難時刻,作為(wei) 黨(dang) 員、作為(wei) 醫務工作者,我們(men) 第一時間衝(chong) 到了抗震救災戰場!”李喆回憶說,當時地震餘(yu) 震不斷,醫護人員麵臨(lin) 危險仍在繼續堅持開展醫療救援。“當時,帳篷裏的板凳都跳起來了!”
圖為(wei) 李喆在青海果洛州義(yi) 診 (組委會(hui) 供圖)
10年後,李喆重返曾經戰鬥過的新汶川時,發現災後重建的汶川有了新的模樣:各地援建的城市一座比一座漂亮,寬敞的柏油公路四通八達,一個(ge) 個(ge) 新縣城充分體(ti) 現出了黨(dang) 和國家恢複重建汶川的重大成果。
“各項政策調整得很到位,經濟發展迅速,各族群眾(zhong) 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李喆說。
其實,不僅(jin) 在汶川有這樣的感受,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雲(yun) 南省香格裏拉等地,李喆在義(yi) 診過程中都深刻地感受到了黨(dang) 的惠民政策在各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應急總醫院幹部醫療科、老年科主任,主任醫師李長新也有這樣的感受。“在香格裏拉,各族群眾(zhong) 的生活水平都相當不錯。他們(men) 住進了新樓房,生活用品相當富裕。各族群眾(zhong) 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非常滿意和認可當地扶貧幹部為(wei) 精準扶貧而做出的努力!”李長新說。
這次是李長新第六次參加共鑄中國心義(yi) 診活動。她至今仍清晰地記得,第一次去西藏拉薩開展義(yi) 診活動的情景。
圖為(wei) 李長新在青海果洛州義(yi) 診 (組委會(hui) 供圖)
“沒去之前,我曾想象藏族百姓家裏生活一定會(hui) 很苦,但當我們(men) 走進他們(men) 家裏時,卻發展他們(men) 的生活相當不錯!” 李長新說。
在拉薩義(yi) 診時,李長新發現,當地的醫療衛生條件與(yu) 內(nei) 地許多大中城市的醫療衛生條件差不多同步,各族群眾(zhong) 的用藥理念和感受也不錯。“但在一些偏遠地區,當地多見一些諸如高血壓、關(guan) 節炎、婦科等地方病種,而且缺少專(zhuan) 業(ye) 醫務人員。”
在西藏那曲義(yi) 診時,高原反應曾一度讓李長新頭痛、失眠,每天晚上她甚至要吃兩(liang) 遍止痛藥和安眠藥。“當時我們(men) 去藏族牧民家義(yi) 診,有位專(zhuan) 家甚至突然暈倒,在緊急搶救後被送回住地。”李長新回憶說,她最大的感受是,到偏遠的地區進行義(yi) 診活動,確實很苦很累,但幾乎所有參加過義(yi) 診的專(zhuan) 家還是想一直做下去!
“做公益上癮,累並快樂(le) 著!”李長新的話,道出了許多專(zhuan) 家的心聲。(新利平台 通訊員/孫文振 記者/王智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同心·共鑄中國心】入戶慰問 送醫送藥送溫暖
2021年7月9日和10日,“同心·共鑄中國心”公益活動的29位醫務誌願者來到海拔4200米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一座一個多月前剛發生7.4級強震的高原縣城,為當地群眾巡診問診,醫療幫扶。[詳細] -
【同心·共鑄中國心】傳遞科學生活方式 關愛高原女性健康
7月10日,同心·共鑄中國心專家醫療團隊來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知欽鄉,為當地300餘名女性,針對結核病、乳腺增生、膽囊炎症等病症,免費進行健康檢查、問診、送藥等義診活動。[詳細] -
【同心·共鑄中國心】醫者仁心風骨 攜手三色班瑪
7月9日,來自北京的23所醫療機構、21個學科的30餘位醫務誌願者來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人民醫院,開啟了首日義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