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重走天路看變遷】“極地果蔬”飛入高原牧民家

發布時間:2021-07-21 11:09:00來源: 新華網

  “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是川西高原流傳(chuan) 甚廣的說法,對高原牧民來說,飲茶不僅(jin) 是一種傳(chuan) 統生活方式,還能為(wei) 過去缺乏蔬菜瓜果的他們(men) 帶去必不可少的維生素等營養(yang) 。

  近年來,隨著當地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的發展,新鮮果蔬不再是高原牧民餐桌上的奢侈品。記者近日驅車行進在川西高原,一路上現代農(nong) 業(ye) 大棚星羅棋布,大片的金色油菜花隨風翻湧。


圖為(wei) 川西高原上種植的小番茄。新華社記者 李冰清 攝

  “噠、噠、噠……”四川理塘縣濯桑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康藏陽光種植基地,29歲的濯桑鄉(xiang) 漢戈村村民珍它嫻熟地操作著“鏈式農(nong) 田撿石機”。種植基地裏,各類機器轟鳴運轉,一派忙碌景象。

  基地負責人楊帆介紹,撿石機裝載了北鬥衛星導航係統,直線跑20公裏的誤差不超過5厘米。除了撿石機,園區的吸氣式精密播種機等新型機械都接入了該係統,係統會(hui) 記錄作業(ye) 軌跡,一台播種機8小時可完成100畝(mu) 的蘿卜撒種。

  地處青藏高原東(dong) 南緣的理塘縣,平均海拔4300米,曾是一個(ge) 以畜牧業(ye) 聞名的純牧業(ye) 縣。現在該縣已種出蘿卜、小番茄、草莓等蔬菜水果,其中白蘿卜產(chan) 業(ye) 實現了全產(chan) 業(ye) 鏈機械化耕、種、收,從(cong) 根本上改變了過去當地無規模種植綠色蔬菜的曆史。

  “青藏高原上清新的空氣、潔淨的水源和充足的光照造就了營養(yang) 豐(feng) 富、口感十足的‘極地果蔬’。”楊帆說。

  沿鮮水河一路北行,記者經過地勢平緩、海拔較低的爐霍縣蝦拉沱鎮河穀地帶,數百個(ge) “飛地智能蔬菜大棚”拔地而起,蔚為(wei) 壯觀。


圖為(wei) 航拍的高原蔬菜大棚。新華社記者 尹恒 攝

  在爐霍縣,每個(ge) 曾經的貧困村都有2個(ge) 及以上的“飛地”蔬菜大棚,通過專(zhuan) 業(ye) 農(nong) 業(ye) 公司的運營,幫助村民們(men) 實現增收。

  陽光燦爛的午後,記者來到壤塘縣瑟穀村,藏族青年澤讓姐正在娃娃菜地裏除草。上個(ge) 月,她在蔬菜合作社技術老師唐德貴指導下,和幾十個(ge) 農(nong) 牧民一起在這裏播下了娃娃菜籽。目前娃娃菜長勢不錯,還有40多天就能上市。


圖為(wei) 澤讓姐在娃娃菜地裏除草。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如果路上順利,汽車10個(ge) 小時就能把菜運到成都,這些高原無公害蔬菜,比平原蔬菜要貴三成左右。”從(cong) 事過幾十年蔬菜種植的唐德貴告訴記者。

  壤塘縣科技農(nong) 牧局副局長王興(xing) 介紹,在高原種蔬菜,一靠日照充足、溫差大帶來的優(you) 良品質,二靠“錯季優(you) 勢”。

  什麽(me) 是“錯季優(you) 勢”?王興(xing) 舉(ju) 例,比如成都的萵筍上市日期是每年的6、7月份,而在壤塘這樣的高原,萵筍則在每年的9、10月份上市,這就形成了錯季供應,能賣個(ge) 好價(jia) 錢。

  壤塘是典型的半農(nong) 半牧地區,曾經普遍以種植青稞、馬鈴薯為(wei) 主。長期以來,當地村民吃菜難、吃菜貴,偏遠牧區甚至無菜可吃。近年通過公司、基地和農(nong) 戶相結合的模式,壤塘已培育蔬菜合作社、企業(ye) 和種植大戶10多個(ge) 。去年,壤塘還啟動了“菜園子”項目,鼓勵農(nong) 牧民利用家門口的一小塊地,種植四個(ge) 品種以上的蔬菜,每年每戶補助600至1000元,惠及1300餘(yu) 戶農(nong) 牧民。


圖為(wei) 藏族農(nong) 牧民在領勞務收入。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記者采訪時,恰巧碰到蔬菜合作社給務工村民發工資。21歲的藏族姑娘能初上月在蔬菜合作社幹了7天,拿到約700元務工收入。(記者熊爭(zheng) 豔、康錦謙)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省理塘縣:畜牧大縣的“極地果蔬”成長記

    幾年前,新鮮果蔬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還是“奢侈品”。如今,理塘縣的蔬果已小有名氣,“極地果蔬”在內地和沿海地區打響了品牌,一天之內,長在高原的蔬果就可以出現在600公裏外成都市民的餐桌上。[詳細]
  • 科技助“極地果蔬”走出高原

    近日,甘孜州農特產品產銷對接現場會在理塘縣舉辦,近百家國內外知名農業龍頭企業、電商企業及20餘家旅行社齊聚理塘縣,現場簽約采購訂單114項,簽約總額15.1億元。[詳細]
  • “極地果蔬”助力甘孜理塘走出高山

    12月5日,由中共理塘縣委、理塘縣人民政府、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極地果蔬扶貧對接會在成都召開,100餘位專家學者在會上深入探討了理塘縣農業發展的現狀、優勢與未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