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天路看變遷】因路而興,天路“旱碼頭”煥新顏
上世紀50年代,青藏公路蜿蜒挺進神秘的青藏高原;上世紀70年代,高高原機場格爾木機場在巍巍昆侖(lun) 山腳下落地;上世紀80年代,青藏鐵路架起了雪域高原“神奇的天路”。
天路之中,有一座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和高原鐵路的重要樞紐——青海格爾木火車站。近日,記者來到這一青藏鐵路的重要節點,一睹“旱碼頭”如今的新顏。
俯瞰格爾木市景色。 中新網左宇坤 攝
從(cong) 70小時,到14小時
作為(wei) 絲(si) 綢之路經濟帶青海節點的開放前沿和出入口,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位居中國西部地理中心,是我國西部地區連接甘、新、青、藏四省區“十字形”交通樞紐的重要節點。
翻看青藏鐵路的曆史可以看到,青藏鐵路分兩(liang) 期建成,一期工程東(dong) 起青海省西寧市,西至格爾木市;二期工程東(dong) 起青海省格爾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2006年7月1日全線通車。
從(cong) 絲(si) 綢之路到天路,格爾木這一西部橋頭堡,也在不變的重要曆史地位中,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青海格爾木火車站站台。 中新網左宇坤 攝
“過去從(cong) 塔爾木到拉薩,坐汽車要將近70個(ge) 小時。現在坐火車,最快14個(ge) 小時就到了。”今年是格爾木站客運車間支部書(shu) 記康濤來到塔爾木火車站的第十個(ge) 年頭,他也見證了格爾木站從(cong) 老站房、過渡站房到新站房的變遷。
“以前人多站房小,500平方米的單層站房,經常整個(ge) 候車室都是人,沒有站腳的地兒(er) 。”康濤回憶說。2020年6月30日,新站房隨格庫鐵路(青海段)的開通運營而投入使用,14947平方米的雙層站房,加起來最高可容納2500人同時候車。
如今的格爾木站,更大更智能。候車室設有8個(ge) 實名製驗證驗票閘機以及2個(ge) 人工驗證驗票通道,並已全麵實行電子客票,旅客可憑身份證件原件通過人臉識別快速通過閘機。
不一樣的“夜間車站”,連接藏地新生活
北京時間17:00左右,格爾木站裏的一家超市剛剛開門,準備營業(ye) 。這個(ge) 看起來有些奇怪的營業(ye) 時間背後,是格爾木站“夜間車站”的特色所在。
由於(yu) 格爾木站更多時候作為(wei) 中間站存在,為(wei) 了確保始發站登車和終點站下車的時間都是白天,從(cong) 格爾木站出發的客運車上基本都是晚上開出,18:00到隔天的09:20是格爾木站最忙碌的時間。
“而且這樣旅客們(men) 在天蒙蒙亮時,還能看到沱沱河、唐古拉等沿途的風光。”康濤說。
青海格爾木火車站現代化的候車廳。 中新網左宇坤 攝
“坐上了火車去拉薩,去看那神奇的布達拉。”正如這首歌中唱的,作為(wei) 重要進藏樞紐的格爾木,也連接了太多人的拉薩情節。
格爾木電務段格爾木信號車間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維軍(jun) 還記得,多年以前,自己帶著二、三十個(ge) 饃饃餅子,坐七、八十個(ge) 小時的車去拉薩的場景。
“沿路艱苦,交通不便,電視之類大的電器都運不過來,甚至很多在拉薩的人連西瓜都沒吃過。”2006年格拉線開通後,作為(wei) 原單位第一批去西藏工作的人員之一,張維軍(jun) 親(qin) 眼見證了拉薩越來越多家庭有家電有汽車的變化。
“現在變化就更大了。去年我又去了趟拉薩,高樓雄起,瓜果遍地,要啥有啥,連我這個(ge) 在拉薩待了六年的人都快認不出來了。”張維軍(jun) 說。
不僅(jin) 是人民生活大變樣,鐵路設備也煥然一新。“從(cong) 我們(men) 鐵路的道岔設備來說,最開始用的是進口道岔,說是十年免維護,但因為(wei) 高原的特殊環境還是達不到。現在我們(men) 換成了國產(chan) 道岔和國產(chan) 融雪裝置,效果非常好,還有視頻監測,人力物力的維護量都減少了太多。”
吸著氧氣開火車,守護天路的通暢
在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鐵路工作,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格爾木機務段擔負著青藏鐵路格拉段的列車牽引任務,這裏也是全世界唯一一處需要吸著氧氣開火車的地方。
“一開車就得吸氧,不吸氧腦子有點鈍。”格爾木機務段運用車間指導司機許寶平說,因為(wei) 駕駛過程中會(hui) 經過500米-3200米的海拔落差,除了司機要全程吸氧,他們(men) 一年四季每天出勤都要把棉襖帶上。
“缺氧”是高原地區離不開的關(guan) 鍵詞。據工作人員介紹,青藏鐵路上旅客缺氧事件時有發生,常常會(hui) 有人“在廁所裏就暈倒起不來了”。為(wei) 此,格爾木站也有著全套的疾病旅客移交方案,和當地醫院接洽,為(wei) 病人提供及時的救治。
乘客在青海格爾木火車站候車準備去往拉薩。 中新網左宇坤 攝
暑期已至,旺季到來,格爾木站也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段。2021年7月,青藏鐵路迎來全線通車運營15周年,截至2021年6月底,青藏鐵路累計運送進出藏貨物6834.71萬(wan) 噸、進出藏旅客2963.27萬(wan) 人次。
格爾木這座因路而興(xing) 的城市,也將再一次踏上騰飛之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重走天路看變遷】我在“雲端”守天路
高速行駛的列車通過7月的可可西裏,在長約1600米的昆侖山隧道穿行而過,在青藏鐵路守護了11年的上士羅昌強已記不清這是多少次目送列車平安穿行雪域天路。[詳細] -
【重走天路看變遷】青藏線Vlog:出發進藏,打卡格爾木站!
格爾木站海拔2829米,是西部重要交通樞紐,也是格庫鐵路、敦格鐵路、格拉鐵路、成格鐵路的交匯處。[詳細] -
【重走天路看變遷】從71年前進藏先遣英雄連誓師地出發
從新疆喀什飛赴西藏阿裏,沿途昆侖山脈、岡底斯山脈峰巒疊嶂,海拔逐漸升高。乘客們或許很難想象,70多年前的進藏先遣部隊是如何從戈壁徒手翻爬進入雪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