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圓夢小康丨總書記惦記的牧民們樂享草原新生活

發布時間:2021-08-04 08:58:00來源: 人民網-青海頻道

  一排排紅瓦黃牆的平房小院錯落有致,筆直整潔的村道兩(liang) 旁立著太陽能路燈……走進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沙柳河鎮果洛藏貢麻村,藍天白雲(yun) 下,“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鄉(xiang) 村興(xing) 、人民富”的幾個(ge) 大字映入眼簾。移步牧家小院,陽光透過玻璃房灑進來,十分溫暖。

  2021年6月8日,習(xi) 近平來到這裏,藏族牧民索南才讓率一家老小熱情邀請總書(shu) 記到家裏做客,並獻上哈達。習(xi) 近平走進家中,屋裏屋外仔細察看,並同一家人圍坐在客廳聊家常。索南才讓激動地說,牧民生活好,全靠黨(dang) 的政策好,衷心感謝共產(chan) 黨(dang) ,衷心感謝總書(shu) 記。

  “今年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一百周年,我們(men) 黨(dang) 發展壯大起來不容易,奪取政權不容易,建設新中國不容易。老百姓衷心擁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是因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為(wei) 各民族謀幸福。”習(xi) 近平指出。

  回憶起總書(shu) 記來到家裏的場景,索南才讓仍然激動不已。

  “在黨(dang) 的好政策下,村民們(men) 不僅(jin) 住進了水電暖齊全的磚瓦房,還成立了生態畜牧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年底享受分紅,孩子們(men) 在家門口就能上小學,上課還有電腦。”索南才讓抱著6個(ge) 月大的外孫,臉上帶著自豪與(yu) 幸福的笑容。

  索南才讓口中的“新生活”要從(cong) 家中三張照片說起——第一張照片是索南才讓一家7年前住過的房子,其餘(yu) 兩(liang) 張照片上麵展示的是索南才讓現在養(yang) 的80隻羊。

  2014年,索南才讓一家從(cong) 17公裏外沒水沒電沒路的山上,搬到了集中安置點,住上屋外有路燈、柏油路,屋內(nei) 有電源插座、上下水管、衛生廁所等配套設施完善的現代化新房。

  地處青海湖北岸、剛察縣城郊,海拔約3300米的果洛藏貢麻村,是高原上典型的牧業(ye) 村。2015年,索南才讓被識別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利用產(chan) 業(ye) 扶貧資金和小額貸款,索南才讓逐步將養(yang) 殖規模擴大到80隻羊、20頭牛。

  “我是草原管護員,一個(ge) 月工資1200元;女兒(er) 是環衛工,月工資2400元;女婿在縣裏電視台工作,每月收入2700元,除去這些固定工資收入,出售牛羊也賺了不少錢。”索南才讓告訴記者。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一家人臉上。

  索南才讓一家人生活的變化是果洛藏貢麻村變遷的縮影。近年來,果洛藏貢麻村通過生態畜牧業(ye) 養(yang) 殖、草原生態獎補、公益性崗位等方式幫助村民脫貧致富。整個(ge) 村子從(cong) 過去傳(chuan) 統的粗放畜牧方式走上了生態良好、集約發展、生活改善的幸福新路。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剛察縣共有天然草原1035.96萬(wan) 畝(mu) ,其中可利用草原956.86萬(wan) 畝(mu) ,是海北州主要的畜牧業(ye) 生產(chan) 基地之一。2020年,全縣出欄各類牲畜48.83萬(wan) 頭隻,其中藏羊43.69萬(wan) 隻、犛牛5.14萬(wan) 頭,實現現價(jia) 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值9.86億(yi) 元。

  “立草為(wei) 業(ye) 、草畜聯動”。剛察縣堅持畜牧業(ye) 發展與(yu) 生態環境保護相匹配,製定出台《剛察縣畜禽養(yang) 殖禁養(yang) 區劃定調整方案》,科學合理劃定禁牧區和草畜平衡區,大力扶持培育適度規模經營主體(ti) ,天然草場超載牲畜全部轉移到養(yang) 殖場、合作社進行半舍飼養(yang) 殖,生態畜牧業(ye) 由注重數量型轉向數量質量效益並重。

  放眼青海,犛牛、藏羊產(chan) 業(ye) 是最具優(you) 勢的特色產(chan) 業(ye) 之一。2021年,青海著重全力打造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提升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能力,立足青海實際,成功申報了青海藏羊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和烏(wu) 蘭(lan) 縣茶卡鎮等4個(ge) 產(chan) 業(ye) 強鎮項目,為(wei) 傳(chuan) 統畜牧業(ye) 增添了“綠色有機”的新元素。

  水草豐(feng) 美牛羊壯。走上鮮草綿延的山坡,一間間紅色藏式木屋映入眼簾。“這是果洛藏貢麻村為(wei) 了發展鄉(xiang) 村旅遊建起來的小木屋。去年建成後我們(men) 整體(ti) 承包了出去,每年有5萬(wan) 元的分紅。”在“剛察縣崗日梅朵旅遊度假村”招牌前,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索南才夫旦向記者介紹。

  如今,剛察縣注重草原生態恢複治理,草地生態環境得到改善。這不僅(jin) 有利於(yu) 全縣的畜牧業(ye) 發展,也促進了當地旅遊業(ye) 發展。

  同時,村裏通過投資建材市場、藏家生態園、江海礦業(ye) 、藏式小木屋,以及購置生產(chan) 母羊、租賃集體(ti) 草場等多種方式帶動村民致富。

  “以前,我們(men) 村是一個(ge) 貧困村。後來,在黨(dang) 中央的關(guan) 懷下,村子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水、電、路都通了。現在,牧民的生活越來越好,大家對美好生活更加充滿信心,堅信明天一定會(hui) 更好。”索南才夫旦說。(實習(xi) 生劉佳瑩亦對本文有貢獻)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