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接力守護雪山精靈
“天地間有一座白馬雪山
那是我守望的地方”
……
在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裏傳(chuan) 唱著這樣一首歌曲——《白馬之戀》,這是一首為(wei) 護林員而寫(xie) 的讚歌。
今年夏天,記者在采訪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維西分局巡護員餘(yu) 忠華時問:“保護區大家時常會(hui) 提到的‘白馬精神’是什麽(me) ?”餘(yu) 忠華唱起了這首歌。
滇金絲(si) 猴。人民網 曾智慧 攝
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yu) 雲(yun) 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和維西縣境內(nei) ,屬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在這片山林當中,生活著世界瀕危動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si) 猴。作為(wei) 曾消失了半個(ge) 世紀後又被重新發現的物種,滇金絲(si) 猴如今能夠在這片樂(le) 土上繁衍生息,離不開一代又一代巡護員們(men) 的默默守護。
餘(yu) 忠華和他的父親(qin) 老餘(yu) (餘(yu) 建華)隸屬這支巡護員隊伍。他們(men) 承擔著野外巡邏、保護動物、打擊偷獵、管控火災風險等職責。數十年來,父子倆(lia) 接力行走在深山峽穀間,為(wei) 保護雪山精靈奉獻著青春和熱血。
餘(yu) 建華(左一)正在山裏巡護。人民網 曾智慧 攝
餘(yu) 建華:“我的一生是半輩子打獵,半輩子護猴。”
1983年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成立後,維西縣塔城鎮響鼓箐村世世代代靠打獵為(wei) 生的村民,相繼開始了轉型之路。
老餘(yu) 作為(wei) 當地曾經最厲害的獵人,1997年45歲的他在時任維西縣林業(ye) 局局長李琥的勸說下,加入了巡護員隊伍,開啟了尋找滇金絲(si) 猴的日子。
從(cong) 一名獵人變成一名巡護員,老餘(yu) 的工資每天6塊錢,一個(ge) 月180塊。為(wei) 了這份工作他每天早上四五點鍾起床,背上幹糧和水就進山尋猴。
憑借著當獵人時積累的豐(feng) 富野生動物知識和戶外生存經驗,老餘(yu) 深諳盜獵者會(hui) 在哪裏下套和如何躲避森林中的危險,每次下山都能清理出大量的鋼絲(si) 套。久而久之,長時間地跟蹤和觀察,老餘(yu) 能根據滇金絲(si) 猴的糞便和折斷掉落的樹葉來判斷猴群經過的時間和方向。為(wei) 滇金絲(si) 猴的保護、研究工作都提供了巨大幫助。
但這樣一份不著家且收入微薄的工作,讓老餘(yu) 的家人難以理解。特別是一兩(liang) 個(ge) 星期就穿壞一雙膠鞋,在那個(ge) 年代,更是成為(wei) 了夫妻間爭(zheng) 吵的導火索。
“我是半輩子打獵,半輩子保護野生動物。每個(ge) 人的想法不一樣,錢花完就沒有了,但是保護好山裏的動物和植物,它們(men) 會(hui) 一直留下來,讓子孫後代還能看到。”憑借著這份執著,老餘(yu) 一直堅持了下來。同時,在他的感召下,附近越來越多的村民相繼加入到保護滇金絲(si) 猴的隊伍中來。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年齡的增長,老餘(yu) 也開始越發擔憂,自己跟蹤了這麽(me) 多年的滇金絲(si) 猴野外種群,萬(wan) 一有一天自己老了、徹底走不動了,該由誰來延續這份責任呢?
現實的情況是,巡護員的工作風餐露宿,行走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深山中,短則幾天,長則數月,時常要與(yu) 寂靜、枯燥的山林生活為(wei) 伴,還要隨時應對野外多變的突發狀況。收入少的同時還帶著些許危險,沒有人能夠長期吃得了這種苦。巡護員隊伍裏,能始終如一堅持下來的人少之又少。
於(yu) 是,老餘(yu) 將目光放在了自己的兒(er) 子餘(yu) 忠華身上。
餘(yu) 忠華正在野外安裝紅外相機。受訪者供圖
餘(yu) 忠華:“我想一直保護下去!”
“那個(ge) 時候,我在麗(li) 江一家押運公司打工,待遇還不錯,我爸就用各種理由讓我回來,還說我媽生病了。”餘(yu) 忠華回憶道。
那時,剛剛十八九歲的餘(yu) 忠華還不知道,父親(qin) 讓他回來的理由其實隻有一個(ge) ——想讓他參與(yu) 滇金絲(si) 猴保護,成為(wei) 一名巡護員。
直到2003年,餘(yu) 忠華辭掉外麵的工作,回到塔城響古箐後才明白,這是父親(qin) “早有預謀”的良苦用心。
“因為(wei) 滇金絲(si) 猴也算是我們(men) 當地的一個(ge) 特色,幹了兩(liang) 三年後,我自己也非常喜歡它們(men) 。”說起後來在戶外追猴的日子,餘(yu) 忠華絲(si) 毫不覺得辛苦,那些每天行走四五十公裏山路,隻能挖野菜,住野地的巡護生活,從(cong) 他口中說出,更像是一次次令人羨慕的野營體(ti) 驗。
“有一年我們(men) 在山裏巡護時,剛好碰上下大雪,積雪快沒到脖子,我趕緊掏出手機請別人幫我拍張照,他們(men) 問我‘雪下這麽(me) 大你還有心情拍照啊?’當然要拍,這麽(me) 美的景色一定要記錄下來。”說這些話時,餘(yu) 忠華表情就像是在回憶一次難得的旅行。
滇金絲(si) 猴。彭建生 攝
從(cong) 事滇金絲(si) 猴保護的這些年,餘(yu) 忠華曾協助中科院北京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任寶平開展過3年的《滇金絲(si) 猴行為(wei) 活動研究》課題、參與(yu) 過滇金絲(si) 猴棲息地調查、解救過被盜獵者的鐵絲(si) 扣夾傷(shang) 的兩(liang) 隻滇金絲(si) 猴,也當過解說員,向前來參觀的人們(men) 講解滇金絲(si) 猴的生活習(xi) 性……在保護滇金絲(si) 猴的這條路上,餘(yu) 忠華希望能永遠走下去:“我自己也非常喜愛滇金絲(si) 猴這個(ge) 物種,我希望我能夠一直保護下去。”
2021年4月28日,《滇金絲(si) 猴保護綠皮書(shu) 》首發式在昆明舉(ju) 辦。在這本書(shu) 裏,首次公布了我國滇金絲(si) 猴全境分布範圍,種群、數量,棲息地狀況。滇金絲(si) 猴種群數量達到23個(ge) ,總數3300隻以上。從(cong) 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我國滇金絲(si) 猴的種群及總體(ti) 數量一直在增長——1996年統計大約為(wei) 13個(ge) 種群,總數1000-1500隻。
再回到文章一開始時的問題:“白馬精神到底是什麽(me) ?”
末了,餘(yu) 忠華笑了笑重複著一句歌詞:“‘風雪飄,天寒喜有樂(le) ,跌倒在雪地的兄弟你站起朝前走。’這就是‘白馬精神’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滇金絲猴保護見成效
滇金絲猴的保護成效,堪稱我國持續推進生物多樣性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例證。夏日,記者走進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地探訪滇金絲猴如何迎來恢複性增長。[詳細] -
再添新丁!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滇金絲猴群數量穩步增長
6月11日,雲南省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次傳來好消息,響古箐片區滇金絲猴群“二戊”家庭的母猴“毛臉”,6月8日晚順利產下一隻滇金絲猴寶寶,母子健康。[詳細] -
滇金絲猴巡護員餘文武:守護好這片山林
護林護猴、給研學遊的孩子們講解滇金絲猴,是我的主要工作。白馬雪山響古箐展示群的滇金絲猴,沒有哪隻我不熟悉。靠保護滇金絲猴,我們家實現了脫貧。[詳細] -
龍勇誠:為滇金絲猴“上戶口”
龍勇誠用“所有夢想都開花”和“任重道遠”來形容自己的護猴事業,而雪山精靈也在用生生不息的繁衍回報著龍勇誠和它生活的這片淨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