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麽拯救你!瀕危動物丨滇金絲猴:雪山精靈再“安居”
擁有“人臉紅唇”的“傲人”顏值,生活在金沙江和瀾滄江間麵積約2萬(wan) 平方公裏的狹窄地帶,與(yu) 大熊貓齊名的“國寶”……
這是雲(yun) 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裏拉滇金絲(si) 猴國家公園裏的滇金絲(si) 猴(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在雲(yun) 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nei)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si) 猴“安居”在“三江並流”腹地高山密林中,這些“雪山精靈”是保護區內(nei) 最具代表性的珍稀瀕危物種。
滇金絲(si) 猴分布在我國喜馬拉雅山南緣橫斷山係的雲(yun) 嶺山脈,金沙江、瀾滄江之間麵積約2萬(wan) 平方公裏的區域內(nei) 。這些“雪山精靈”長年生活在人跡罕至的高山地帶,堪稱世界上除人類以外棲息海拔最高的靈長類動物。
這是雲(yun) 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裏拉滇金絲(si) 猴國家公園裏的滇金絲(si) 猴(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當談及如何辨別這些獨特的“雪山精靈”時,雲(yun) 南省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程師鍾泰感慨良多。1985年底,鍾泰和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專(zhuan) 家一道開展野外調查,第一次見到滇金絲(si) 猴的場景顛覆了他的固有認知:原來成年滇金絲(si) 猴通體(ti) 黑白相間,並非是川金絲(si) 猴那樣的金黃色。
“人臉紅唇”的外形“得益”於(yu) 它們(men) 的頭頂長有尖形黑色冠毛,而眼周和吻鼻部卻呈青灰色或肉粉色。一隻成年滇金絲(si) 猴一般體(ti) 長51-83厘米,尾長52-75厘米,其皮毛以灰黑、白色為(wei) 主。
“它們(men) 長著一張像人的臉,紅色的大嘴唇很特別,很漂亮。”今年69歲的滇金絲(si) 猴國家公園護猴員餘(yu) 建華告訴記者,“滇金絲(si) 猴之所以被稱為(wei) 雪山精靈,不僅(jin) 是因為(wei) 它們(men) 的顏值,更由於(yu) 他們(men) 種群稀少,避居深山,尋常難得一見。”
餘(yu) 建華說,曾經居住在附近的村民以打獵、砍伐樹木為(wei) 生,滇金絲(si) 猴棲息環境受到影響,猴群數量一度減少,保護形勢嚴(yan) 峻。
“保護區建設之初,滇金絲(si) 猴的種群數量不足500隻。”雲(yun) 南省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副局長毛煒說,近年來,當地政府通過社區共管、資源保護和科研監測等一係列舉(ju) 措,調動並吸引了大量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保護野生動植物。
“曾經對生態造成過破壞的村民,也逐漸加入到了保護當地生態的隊伍當中。”餘(yu) 建華說,作為(wei) 白馬雪山保護區的第一批護猴員,從(cong) 不理解到主動作為(wei) ,與(yu) 各級政府長期推動保護是分不開的。
這是雲(yun) 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裏拉滇金絲(si) 猴國家公園裏的滇金絲(si) 猴(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2019年,雲(yun) 南省林業(ye) 和草原局聯合26個(ge) 機構成立了首個(ge) 野生動物全境保護網絡——滇金絲(si) 猴全境保護網絡,開創了政府、公益組織、科研機構、社區、公眾(zhong) 和企業(ye) 等聯合保護野生動物新模式。通過籌集900萬(wan) 餘(yu) 元社會(hui) 資金,實施了滇金絲(si) 猴種群監測、巡護、棲息地廊道修複、社區保護、自然教育等全方位保護。
同時,相關(guan) 部門將紅外相機、無人機、遙感技術等運用於(yu) 滇金絲(si) 猴管護工作,研發“猴臉”自動識別、自動監測技術,實現滇金絲(si) 猴種群動態監測。
這是雲(yun) 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裏拉滇金絲(si) 猴國家公園裏的滇金絲(si) 猴(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保護工作有效推進,分布在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的滇金絲(si) 猴種群及數量開始穩步增長。根據雲(yun) 南省林業(ye) 和草原局監測結果顯示,滇金絲(si) 猴種群數量從(cong) 1996年的大約13群1000隻至1500隻、2016年調查的18個(ge) 種群3000隻,增加到目前的23個(ge) 種群3300隻以上,其中白馬雪山片區滇金絲(si) 猴數量約占70%,目前已達到2300餘(yu) 隻。
“可以說,滇金絲(si) 猴的保護成效是我國持續推動生物多樣性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例證。” 毛煒說,把白馬雪山的生態安全保護好,是我們(men) 每一代保護區人的目標和使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白馬雪山上的“人猴情緣”
過去,因為人類狩獵、伐木等原因,滇金絲猴數量急劇減少,難覓蹤跡。近些年,中國成立了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護林員與護猴員隊伍阻止狩獵、伐木等行為,傳遞保護生態自然與生物多樣性理念。[詳細] -
滇金絲猴保護見成效
滇金絲猴的保護成效,堪稱我國持續推進生物多樣性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例證。夏日,記者走進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地探訪滇金絲猴如何迎來恢複性增長。[詳細] -
再添新丁!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滇金絲猴群數量穩步增長
6月11日,雲南省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次傳來好消息,響古箐片區滇金絲猴群“二戊”家庭的母猴“毛臉”,6月8日晚順利產下一隻滇金絲猴寶寶,母子健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