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的“黃南樣本”
哪個(ge) 村子有情況,網格員第一時間上報,還能進行視頻連線,若有突發情況可遠程指揮……步入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綜治中心,在工作人員演示下,綜治信息平台的強大功能在長7米、高5米的電子大屏上得到充分展示。
近年來,黃南州委政法委、州委組織部以打造“全省涉藏社會(hui) 治理示範區”為(wei) 目標,健全治理體(ti) 係、提升治理效能,探索形成了以黨(dang) 建引領為(wei) 核心,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的“一核三治”社會(hui) 治理模式,推動社會(hui) 治理實現了由粗放向精細、由被動向主動、由治標向治本的根本性轉變,走出了一條符合州情實際、獨具黃南特色的社會(hui) 治理創新之路。
堅持黨(dang) 建引領 扭住治理核心
隆務鎮霍爾加社區位於(yu) 同仁市城北,近年來,霍爾加社區堅持黨(dang) 建引領,構建“一核三治”村級治理體(ti) 係。在嚴(yan) 格落實“三會(hui) 一課”、主題黨(dang) 日、組織生活會(hui) 、民主評議黨(dang) 員、談心談話等基本製度的同時,依托隆務鎮“黨(dang) 建聯盟”平台,建立起“微心願”“愛心櫥窗”“愛心洗衣坊”等黨(dang) 建項目,由黨(dang) 員帶頭在維護穩定第一線、社會(hui) 治理最前沿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動廣大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創建工作。
“深入開展‘組織體(ti) 係建設三年行動’,我們(men) 立足於(yu) 做實鄉(xiang) 鎮‘六化’建設和村級‘六個(ge) 基本’,全麵推進‘抓鄉(xiang) 促村’工程,不斷加強‘一核三治’村級治理體(ti) 係建設,紮實開展‘六大領域’基層組織建設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先後建成‘黨(dang) 建+’示範點50個(ge) ,完成基層黨(dang) 支部標準化建設652個(ge) 。”州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建昱說。
兩(liang) 年多來,采取州縣兩(liang) 級聯動、縣級領導包村、科級幹部帶隊、工作隊駐村的方式,黃南州組織部門全方位排查軟弱渙散基層黨(dang) 組織和問題突出的鄉(xiang) 鎮、村、社區和學校,開展集中整頓和整治,配齊配強鄉(xiang) 、村領導班子。全麵推行“雙推雙選雙審”和入黨(dang) 積極分子近親(qin) 屬報告製度,防止發展黨(dang) 員家族化、宗族化傾(qing) 向。全麵落實黨(dang) 建指導員製度,全州選派682名黨(dang) 建指導員,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黨(dang) 建指導員工作體(ti) 係。
始終堅持以黨(dang) 的建設總攬改革發展穩定全局的鮮明導向,黃南州牢固樹立“大抓黨(dang) 建”鮮明導向,基本形成穩定靠黨(dang) 建保障、經濟發展靠黨(dang) 建促進、社會(hui) 治理靠黨(dang) 建破題、脫貧攻堅靠黨(dang) 建引領的“大黨(dang) 建”格局,努力推動黨(dang) 的理論、政治、製度、群眾(zhong) 優(you) 勢轉化為(wei) 社會(hui) 治理效能,不斷提升了黨(dang) 組織在社會(hui) 治理中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zhong) 組織力。
堅持依法治理 築牢治理治本
“兩(liang) 法+特邀”(“兩(liang) 法”即法院和司法局,“特邀”即特邀調解員)人民調解模式是尖紮縣推進法治建設的有益嚐試。
調解中心對曆史遺留重大疑難糾紛、行業(ye) 部門的矛盾糾紛以及上級掛牌督辦和縣委縣政府交辦的重大疑難糾紛集中受理,最大限度實現調解結案、先調後訴,案件調解成功後依照申請對調解協議書(shu) 進行司法確認。
“近幾年來,為(wei) 樹牢法治意識,全州上下切實把法治理念、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和法治手段貫穿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各領域和全過程,全麵提升平安黃南、法治黃南建設水平。”黃南州委副書(shu) 記、政法委書(shu) 記力本嘉說。
該州率先在全省實現“憲法法律、國旗國徽進寺廟”全覆蓋,“聯誼交友”“綠色寺廟”“三學一補”、新編“臥爾茲(zi) ”巡回宣講等成為(wei) 常態,以“百寺千講”為(wei) 載體(ti) 把政策和法律送到寺廟,以“六大工程”為(wei) 抓手,不斷提升寺院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黃南州在全省率先建成335個(ge) 州縣鄉(xiang) 村四級綜治中心,搭建州縣鄉(xiang) “五室一平台”和村級“三室一平台”,采集納入黨(dang) 建、人口、信息、矛盾糾紛等各類社會(hui) 治理和服務群眾(zhong) 的基礎性信息。
持續推進法律“七進”,法治宣傳(chuan) 教育機製不斷完善。全麵落實法律援助和“一村一法律顧問”製度,群眾(zhong) 依法維權已經成為(wei) 常態。強力推進州縣鄉(xiang) 村四級綜治中心建設,抓牢城鄉(xiang) 網格化管理和社會(hui) 治理信息化建設兩(liang) 個(ge) 重點,建成了一站式社會(hui) 治理聯動平台,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實體(ti) 化運轉和實戰化應用走在了全省前列。
堅持德治教化 築牢精神高地
尖紮縣康楊鎮東(dong) 門村圍繞構建“一核三治”村級治理體(ti) 係,村“兩(liang) 委”牽頭成立了“移風易俗”紅白理事會(hui) ,群策群議健全完善村規民約,從(cong) 黨(dang) 性教育、保護環境、移風易俗、尊老愛幼、民族團結等方麵製定細化13條措施,並製定了“紅九條”“白八條”標準,將婚事簡辦、喪(sang) 事新辦。
為(wei) 統籌推進扶貧扶智、移風易俗,打造精神高地,培育鄉(xiang) 風文明,黃南州加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融媒體(ti) 建設,建立458名網評員隊伍,在全省首推微信群主法治培訓機製並組織700餘(yu) 名微信群主參加培訓。紮實開展“清空”“除草”行動,有序實施廣播電視“戶戶通”“村村通”工程,7萬(wan) 餘(yu) 套“戶戶通”“村村通”覆蓋農(nong) 牧區,州市(縣)電視頻道全部接入全省電信集成播控平台。
同時,該州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空前凝聚了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自信與(yu) 合力。突出思想教育引導,健全德治體(ti) 係,強化德治約束,激發德治能量,取得了以德育人、化風成俗的效果,具有黃南特點、彰顯時代精神的德治體(ti) 係初步建成。
堅持自治支撐 激發基層活力
澤庫縣麥秀鎮哈藏村共有583戶2223人,有基礎網格長10名,單元網格員94人。網格長每周1次基本巡查走訪,每月1次大排查走訪,並將走訪情況登記在冊(ce) ;網格長、網格員在尊重群眾(zhong) 意願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矛盾糾紛調解。
近年來,黃南州健全完善基層群眾(zhong) 自治機製,注重調動城鄉(xiang) 群眾(zhong) 、企事業(ye) 單位、社會(hui) 組織自主自治的積極性,不斷暢通群眾(zhong) 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的製度化渠道,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hui) 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黃南州積極構建社會(hui) 協同治理體(ti) 製,重視發揮群團組織聯係群眾(zhong) 的橋梁紐帶作用,探索建立“馬背調解員”“老馬調解室”和矛盾糾紛化解“三區”分類管理等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解機製,選聘政法退休幹部、教師、民間調解能手、精通藏漢雙語大學生誌願者,建立各級各類人民調解組織432個(ge) ,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xiang) 、矛盾不上交”。
黃南州還建立起近3萬(wan) 人的人民聯防組織,全州共劃分1834個(ge) 網格,把矛盾糾紛、重點人員等基本信息和民族團結、服務管理等內(nei) 容全部裝進網格,配備6007名網格員和網格長,實現了“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提升了自我服務水平。
隨著“全省涉藏社會(hui) 治理示範區”的縱深推進,社會(hui) 大局更加穩定,發展環境更趨優(you) 化,有效保障了“全省生態有機畜牧業(ye) 示範區”和“全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改革發展穩定事業(ye) 進入了有史以來速度最快、質量最好、人心最齊、環境最優(you) 、各族群眾(zhong) 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最高的時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黃南州:推動民族文化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融合發展
黃南州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是青海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一個重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應該是多形式,靈活多樣,核心目的就是激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詳細] -
黃河岸邊致富忙——青海省尖紮縣易地扶貧搬遷點見聞
初春時節,走進正在打造“黃河民宿第一村”的來玉村,在32歲的村民才旦家裏,民宿木屋已經建好,木工們正忙著打製藏式家具。“如今家家戶戶通了自來水,半夜三更下山取水的曆史一去不複返了。”才旦說。[詳細] -
青海省黃南州:擺脫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扮靚山清水秀家園
累計減貧5.01萬人,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曆史性得到解決;天空藍、河湖清、草原綠成為黃南最動人的“模樣”……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州長喬學智9日在該州兩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擲地有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