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隻黑頸鶴“如約而至”柴達木盆地都蘭湖濕地
圖為(wei) 黑頸鶴成群結隊在濕地飛舞。美燕 攝
記者18日從(cong) 青海省海西州烏(wu) 蘭(lan) 縣委宣傳(chuan) 部獲悉,隨著烏(wu) 蘭(lan) 縣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越來越多的野生禽類選擇在這裏繁衍、過冬。在烏(wu) 蘭(lan) 縣都蘭(lan) 湖濕地,50餘(yu) 隻黑頸鶴“如約而至”,它們(men) 或擠在一起沐浴冬日的暖陽,或三五成群覓食嬉戲,為(wei) 冬季的都蘭(lan) 湖增添了一份美麗(li) 與(yu) 靈動。
圖為(wei) 一群黑頸鶴在濕地中央行走。卡美燕 攝
家住烏(wu) 蘭(lan) 縣希裏溝鎮的馬賽麗(li) 麥老人,家中靠養(yang) 鵝生活,每天喂鵝的空隙,她都會(hui) 看看遠處的黑頸鶴,還時不時地拿出手機,拍幾張照片。她告訴記者,“從(cong) 六、七年前開始,都蘭(lan) 湖濕地就棲息著一群黑頸鶴,從(cong) 開始的幾隻、十幾隻,到現在的一群,這群黑頸鶴就像鄰居一樣跟他們(men) 朝夕相處。”
圖為(wei) 黑頸鶴在濕地中覓食。卡美燕 攝
近年來,烏(wu) 蘭(lan) 縣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係統治理、源頭治理,河湖水質水量明顯好轉,野生動物數量逐年攀升,當地牧民生態環保意識進一步提高,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縣域生態環境日趨向好。都蘭(lan) 湖濕地公園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wei) 黑頸鶴理想的繁衍棲息之地。
圖為(wei) 黑頸鶴群在濕地中曬太陽。卡美燕 攝
烏(wu) 蘭(lan) 縣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楊正凡說:“近幾年,我們(men) 對濕地的保護和修複不斷加強,鳥類品種和數量都在逐年增加。下一步,我局將進一步加大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和監測力度,來保障它們(men) 的繁衍和棲息。”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一種在高原上生長、繁殖和越冬的鶴類,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禽類。由於(yu) 頭、頸的三分之二為(wei) 黑色,因此叫做“黑頸鶴”。黑頸鶴是中國高原生態變化指示性物種,因此其棲息地有著重要的生態參考指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鶴舞黃河源
近日,在位於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內,數隻黑頸鶴在此棲息覓食。[詳細] -
黃河源頭首次近距離拍攝到黑頸鶴孵化影像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高原的鶴類,黃河鄉作為黑頸鶴的繁殖地,這次牧民近距離拍到黑頸鶴孵化幼崽,對於今後更好地開展黑頸鶴保護具有重要意義。[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成黑頸鶴種群發展延續的重要區域
通過近三年研究結果表明,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成為黑頸鶴賴以生存和繁衍的核心棲息地之一,也是黑頸鶴種群發展和延續的重要區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