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中國好手藝】黑陶成了囊謙的“文化名片”

發布時間:2021-11-29 16:03:00來源: 光明日報

   過去在囊謙,一件精美的黑陶能抵一頭犛牛!

   相傳(chuan) ,黑陶燒製技藝由文成公主進藏時帶來,已有上千年曆史了。至今,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仍然保持著最原始的純手工製作工藝,藝人們(men) 要經過長年日積月累的實踐,才能掌握其中的竅門。

   很多人好奇,原材料是紅黏土,製成的胚體(ti) 也還是紅色的,怎麽(me) 燒製出來後就成了黑色?這與(yu) 獨特的燒製工藝有關(guan) 。將經過篩選、拉坯、晾曬、修整、壓光、繪紋多個(ge) 環節製成的坯體(ti) ,封入成品大陶罐中,用牛糞燒製十餘(yu) 天,確保溫度達到1200℃以上,出來的成品“黑如炭、硬如瓷”。

   囊謙黑陶薄處似蛋殼、厚處如拇指,盛酒煮奶泡茶都不會(hui) 滲漏。其中火候的把握、器型的變化,全靠藝人指尖的拿捏。

   因為(wei) 工藝複雜,之前整個(ge) 玉樹地區隻有紮旺老人一人精通。我也是八次登門才拜師成功。

   這些年,師傅像“抖包袱”一般,陸續傳(chuan) 授了30多個(ge) 秘方。2008年,我做的“將軍(jun) 壺”“國王壺”兩(liang) 件作品,在北京參展後,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自那以後,喜事是一件接著一件!先是囊謙黑陶燒製技藝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第二年,我又作為(wei) 非遺傳(chuan) 承人代表,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發了言。

   如今,要來跟著學藝的人越來越多,光我手把手教的就有上百人。縣裏的黑陶加工廠也發展到了10多家。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