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青海瑪沁:減負不減質 “均衡發展”是教育關鍵詞

發布時間:2021-12-17 11:2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青海瑪沁:減負不減質“均衡發展”是教育關(guan) 鍵詞
圖為(wei) 學生們(men) 在上吉他課。胡貴龍 攝

  放學時間已過,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第一民族中學的教學樓內(nei) 教導聲、讀書(shu) 聲、音樂(le) 聲、鋼琴聲依然不絕於(yu) 耳……操場上,學生們(men) 自發組織在一起踢足球、做遊戲。

  瑪沁縣第一民族中學是一所九年一貫製初級中學。2020年,瑪沁縣麵向全省公開招聘校長,趙海龍就是一名“請進來的校長”。

圖為(wei) 瑪沁縣第一民族中學。 胡貴龍 攝
圖為(wei) 瑪沁縣第一民族中學。胡貴龍 攝

  “雙減”政策落實以來,學校把課後托管時間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階段,先鞏固所學,各班教師輔導、答疑,學生基本完成作業(ye) ,第二階段可根據興(xing) 趣參加社團活動。” 在趙海龍看來,每天應留給學生自主選擇的課餘(yu) 時間,勞逸結合。

  學校在現有教育資源上,推出了“五彩青春”學生積分評價(jia) 。從(cong) 學生思想品德、學業(ye) 水平、運動與(yu) 健康、藝術素養(yang) 、社會(hui) 實踐五個(ge) 維度對學生評價(jia) 。

圖為(wei) 學生們(men) 開展社團活動。 胡貴龍 攝
圖為(wei) 學生們(men) 開展社團活動。胡貴龍 攝

  此基礎上發展了豐(feng) 富的校本課程來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組建了籃球、工藝、合唱等十幾個(ge) 社團。“學生不再隻是關(guan) 注自己的學習(xi) 成績,而是發展自己各方麵的潛能,滿足孩子豐(feng) 富的個(ge) 性需要。”趙海龍說。

  在吉他室,第一批加入的學生西哇卓,如今已經能獨自完成彈唱;在美術教室裏,油畫社的學生們(men) 正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屬於(yu) 自己的第一幅作品;在隔壁音樂(le) 室,學生們(men) 正在合唱台練習(xi) ……

圖為(wei) 學生跟著老師學習(xi) 繪畫。 胡貴龍 攝
圖為(wei) 學生跟著老師學習(xi) 繪畫。胡貴龍 攝

  “除此之外,瑪沁縣還成立了中部片區聯盟,在同課異構、課堂研究、試題研究上找到了許多新方法,教師的交流研究頻次明顯增多。”趙海龍說,為(wei) 拓寬瑪沁縣校長辦學思路,學校承辦瑪沁縣首屆校長論壇,完成了多項合作意向。

  今年9月份,該校送出第一批40餘(yu) 名學生到青海湟源縣異地辦學教育點學習(xi) 。據悉,春秋開學季,瑪沁縣共輸送315名瑪沁籍學生接受異地初中教育,鼓勵全縣各級各類學校與(yu) 省內(nei) 教育先進地區學校開展交流學習(xi) ,同時與(yu) 西寧、樂(le) 都、貴德、同仁、格爾木等地的中學簽訂異地辦班協議書(shu) 。

  瑪沁縣第一民族中學是全縣鞏固義(yi) 務教育均衡工作的縮影。瑪沁縣教育局黨(dang) 委辦主任張曉雲(yun) 介紹,“另外,在實施集團化辦學試點工作上,瑪沁縣將中小學劃分為(wei) 3個(ge) 教育片區,每個(ge) 片區由1所優(you) 秀學校帶動片區其他學校共同發展,推動縣鄉(xiang) (鎮)兩(liang) 級學校管理融合,資源共享。真正做到‘請進來,走出去’。”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黨旗在雪域高原飄揚 黨史在草原牧區傳揚

    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過去一頂帳篷一口鍋、一群牛羊四處遊的傳統遊牧生活充滿了艱辛,現在越來越多的牧民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是共產黨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詳細]
  • 青海省果洛州:發展職教培養人才

    近年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不斷加大職業教育投入,改善教學條件,提升教育基礎設施,培養藏醫學、學前教育等地區發展緊缺人才,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