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黨建引領 譜寫“石榴籽家園”幸福之歌
“一個(ge) 社區要搞好,一定要有非常強的黨(dang) 組織領導的基層組織,把社區各方麵服務搞周到,把群眾(zhong) 自治性的事情組織好。”
2021年6月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青海考察,來到西寧市城西區文匯路街道文亭巷社區,聽取他們(men) 加強基層黨(dang) 建、完善基層治理、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匯報,同現場辦事群眾(zhong) 交談。
藍天共碧水,山水城相依。湟水河畔的西寧市城西區文亭巷社區,域內(nei) 藥水泉、五龍壁、火燒溝等景觀帶微波清漪,休閑綠道及綠地沿街分布,各族居民傍水而居、和諧相處的“和睦文亭”,續寫(xie) 著民族團結新讚歌。
黨(dang) 員上台講黨(dang) 課 當好社區與(yu) 各族人民的“連心橋”
“能夠坐在講台上和年輕人講黨(dang) 史,分享自己的故事,感覺非常有意義(yi) 。”2021年4月,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文亭巷社區黨(dang) 委邀請轄區老黨(dang) 員宋付軒,為(wei) 黨(dang) 員們(men) 講授“老中青三代共話百年黨(dang) 史”專(zhuan) 題黨(dang) 課的第一講。
80歲、54年黨(dang) 齡,經常坐在台下聽黨(dang) 課的宋付軒這一次在講台上,為(wei) 文亭巷社區黨(dang) 員、各族群眾(zhong) 帶來了一堂幹貨滿滿,生動而富有內(nei) 涵的專(zhuan) 題黨(dang) 課。
“要把社區作為(wei)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重要陣地,發揚各族人民手拉手、心連心的好傳(chuan) 統,共同建設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的和諧家園。”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
牢記總書(shu) 記的囑托,文亭巷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社區主任劉翠青深有感觸地說,黨(dang) 員就是社區與(yu) 各族群眾(zhong) 之間的“連心橋”,讓社區黨(dang) 員講黨(dang) 課,廣大黨(dang) 員幹部和群眾(zhong) 更能感同身受,能更好地開展社區工作,能更充分發揮社區基層黨(dang) 組織的作用。
“這種專(zhuan) 題黨(dang) 課是我們(men) 唱響‘和睦文亭’主旋律的方式之一。讓各族群眾(zhong) 從(cong) 黨(dang) 史學習(xi) 中不斷汲取奮進力量。”劉翠青說。文亭巷社區擁有藏、回、蒙古、土族等28個(ge) 民族,基層黨(dang) 員在社區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文亭巷社區文化牆。人民網 甘海瓊攝
創建“石榴籽”黨(dang) 支部 打通服務群眾(zhong) “最後一公裏”
“填好這張表,帶著身份證和戶口本過來辦理就可以。”
文亭巷社區服務大廳,民族事務服務窗口工作人員卓瑪永吉正在用藏語為(wei) 前來辦理業(ye) 務的玉樹小區居民解答需要填報表格的內(nei) 容,“每天都會(hui) 有居民在這個(ge) 窗口辦理業(ye) 務,一些通知也會(hui) 用漢藏雙語的形式發布。”劉翠青介紹,為(wei) 了解決(jue) 藏族群眾(zhong) 辦事存在溝通難的問題,社區雙語工作人員進行翻譯、解答,暢通了渠道,群眾(zhong) 辦事也更方便。
“我們(men) 轄區玉樹小區第五黨(dang) 支部成立於(yu) 2011年7月,命名為(wei) ‘石榴籽’黨(dang) 支部,現有黨(dang) 員75人。”文亭巷社區黨(dang) 建專(zhuan) 幹馮(feng) 麗(li) 介紹,“石榴籽”黨(dang) 支部中藏族黨(dang) 員62人,占黨(dang) 員總數的82.6%,支部黨(dang) 員都是玉樹州退休幹部職工,培育了不少民族團結政策宣講員,還成立了民族團結進步特色宣講隊。
政策宣講、通知通告、社區網格化管理……充分發揮社區裏“黨(dang) 員中心戶”“民政團結進步示範戶”的帶動作用,把黨(dang) 的民族政策講清楚、講透徹,讓老百姓聽得懂、能領會(hui) ,打通服務少數民族群眾(zhong) 的“最後一公裏”。
文亭巷社區辦事大廳。人民網 甘海瓊攝
文亭巷社區黨(dang) 委將轄區省、市、區、街道、社區五級黨(dang) 組織聯係在一起,形成“五級聯動”黨(dang) 建聯盟平台。通過“支部共攜手”“四微工作法”等工作載體(ti) ,整合轄區資源,促進共駐共建,形成事務共商、活動共辦、服務共做、黨(dang) 員共育、陣地共用的聯動大黨(dang) 建格局。
一個(ge) 社區一麵旗 用心打造民族團結的和睦大家庭
“我們(men) 家是一個(ge) 漢族、滿族、蒙古族組成的五口之家,孫女放學後可以去社區組織的四點半課堂,幫助解決(jue) 孩子們(men) 下學後看管問題;家門口的愛老幸福食堂,可以讓我們(men) 走路不超過五分鍾就能吃上一口舒心的熱乎菜;還有大家喜歡的社區組織的各種活動。”說起社區生活,65歲的轄區居民郜淑珍如數家珍。
一個(ge) 社區一麵旗,這些項目都屬於(yu) 社區開展的“我是一顆石榴籽”係列活動。“我們(men) 結合‘我們(men) 的節日’主題,緊緊圍繞民族團結進步,開展‘藏曆新年鍋莊舞大賽’‘品味端午 傳(chuan) 承文明’‘九九重陽敬老情 樂(le) 享幸福生活曲’等活動。”劉翠青介紹說,要繁榮轄區群眾(zhong) 文化生活,讓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交融,增進各族群眾(zhong) 的交往,把小社區建設成為(wei) 民族團結進步的和睦大家庭。
轄區居民組成的合唱隊正在排練。人民網 張皓芃攝
2021年10月22日,劉翠青還將文亭巷社區黨(dang) 委依托“五級聯動”黨(dang) 建聯盟平台和社區“石榴籽”黨(dang) 支部發揮作用等經驗做法,帶到了西寧市舉(ju) 行的首批社區“石榴籽家園”授牌儀(yi) 式經驗交流會(hui) 上。
“推動建立相互嵌入的社區結構和社區環境,幫助城市少數民族融入社區,在社區建立民族政策、文化教育、科技知識、就業(ye) 技能的培訓製度。” 青海省委黨(dang) 校智庫專(zhuan) 家趙璐認為(wei) ,多民族聚居的西寧更應該加強社區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深度融合發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青海西寧,更多像文亭巷一樣的社區依托社區綜合服務功能,充分發揮好“民族事務服務中心”等平台的作用,深入開展“我們(men) 的節日”“創建日”等活動,努力實現社區“石榴籽家園”服務平台全覆蓋,讓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在各族群眾(zhong) 中牢牢紮根,積極引導各族群眾(zhong) 牢固樹立休戚與(yu) 共、榮辱與(yu) 共、生死與(yu) 共、命運與(yu) 共的共同體(ti) 理念。
“安居才能樂(le) 業(ye) ,幸福的日子還在後頭。”社區各族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共同譜寫(xie) “石榴籽家園”的幸福之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民族團結黨旗紅】青海省曲庫乎鄉深化“一核三治” 黨建工作匯成“一盤棋”
大門敞開著,一張黨政大樓平麵圖張貼於門牆之上,各科室位置和職能分工標注清晰。簡單的一張圖,折射著曲庫乎鄉黨建工作的大變化。曲庫乎鄉“一核三治”黨建工作的開展給基層社會治理帶來實實在在的變化。[詳細] -
【民族團結黨旗紅】青海省瑪沁縣:“十化”黨建引領縣域治理的創新樣板
2019年底瑪沁順利完成了整體脫貧摘帽,其提出的“1+10+N”黨建工作思路受到關注。近日,“民族團結黨旗紅”網絡主題活動媒體一行,探訪了這個“黨建引領縣域治理的創新樣板”。[詳細] -
【民族團結黨旗紅】青海省黃南州:“指尖上”的智慧黨建促基層治理精細化
“智慧黨建雲平台的使用提高了黨員參加組織活動的積極性,現在我們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大多會在線上開展,黨員參會、簽到情況一目了然,可以非常便利地監督和規範組織生活。”馬曉芸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