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中國在三江源保護“地球之腎”

發布時間:2022-02-05 10:15:00來源: 新華社


這是2020年8月22日拍攝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草原美景。新華社記者 李琳海 攝

 

 

  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多年來,位於三江源頭的青海全力保護被譽為“地球之腎”的濕地。

 

  午後,陽光鋪灑大地,黃河濕地水麵波光粼粼。在位於(yu) 青海省海東(dong) 市化隆回族自治縣群科鎮安達其哈村的黃河水麵上,一群大天鵝正悠然覓食。它們(men) 時而扇動翅膀躍躍欲試,時而一頭紮入水中尋找食物……

  群科,藏語意為(wei) “黃河回旋的地方”,黃河經過這裏時水流變得平緩,水邊水草豐(feng) 茂,造就了獨特的生態係統。

  “你看,那邊是一家五口,正在玩鬧嬉戲,特別和諧。”楊春林一邊說著,一邊迅速將手中的鏡頭轉向大天鵝。


這是2021年11月23日在青海省海東(dong) 市化隆回族自治縣境內(nei) 的黃河濕地拍攝的大天鵝。李玉峰供圖

  楊春林是化隆縣思源實驗學校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也是一名攝影愛好者,一大早他就拿著相機到湖邊蹲守拍攝。“正是黃河岸邊的濕地為(wei) 大天鵝提供了難得的生存環境,濕地豐(feng) 富的植物資源是大天鵝最愛的美食。”楊春林說。

  化隆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天鵝湖攝影環保誌願服務隊隊長李玉峰說,每年10月大天鵝來黃河濕地過冬,數量從(cong) 起初的30多隻增加至100餘(yu) 隻,美麗(li) 的“天鵝湖”成為(wei) 攝影愛好者的流連忘返之地。

  濕地被譽為(wei) “地球之腎”,與(yu) 森林、海洋並稱為(wei) 全球三大生態係統,具有涵養(yang) 水源、調節氣候、改善環境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功能。青海是濕地大省,全省濕地麵積7652萬(wan) 畝(mu) ,加上水域麵積3272萬(wan) 畝(mu) ,總麵積達1.09億(yi) 畝(mu) 。

  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副局長王恩光說,目前,青海共建立了3處國際重要濕地、32處省級重要濕地、19處國家濕地公園,濕地保護率達64.32%,初步形成了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各類濕地公園為(wei) 補充的濕地保護地體(ti) 係。

  青海省林草局濕地管理處處長馬建海說,“十三五”以來,青海累計投入各類資金10.49億(yi) 元,實施了一係列濕地保護項目,修複了一批退化濕地,改善了部分重要濕地的生態狀況,有效提升了高原高寒濕地和江河源頭水源涵養(yang) 能力。

  蘆葦飄飄,水鳥翩翩,碧波蕩漾,會(hui) “呼吸”的濕地,為(wei) 城市源源不斷注入新鮮空氣。涵養(yang) 水源、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


這是2021年11月23日在青海省海東(dong) 市化隆回族自治縣境內(nei) 的黃河濕地拍攝的大天鵝。李玉峰供圖

  近年來,青海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生態係統健康不斷改善,公園濕地麵積從(cong) 241.41公頃增長為(wei) 329公頃,濕地率從(cong) 47.5%提高到64.67%。2020年,湟水濕地公園為(wei) 西寧提供的生態係統服務價(jia) 值達6.18億(yi) 元。

  城市濕地生物多樣性不斷豐(feng) 富,湟水濕地公園內(nei) 鳥類由建設之初的45種增加到現在的152種。夏季,香蒲、蘆葦生長旺盛,綠道上,市民漫步、騎行,一派其樂(le) 融融的景象。

  “如今,一園輻射一城的格局初步形成。濕地公園已成為(wei) 集濕地保育、科普宣教、合理利用、管理服務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濕地生態展示示範基地。”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中心主任宋秀華說。

  在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wei) 濕地保護的重點。該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魏有才介紹,保護區麵積約10.79萬(wan) 公頃,是湟水河一級支流北川河的發源地,擁有豐(feng) 富的濕地資源,周邊有青海省最大的人工濕地——黑泉水庫。

  該保護區共設有4個(ge) 管護中心。在寶庫管護中心,52歲管護員王生財工作了7年,春季防止挖沙取土,夏季重點進行外來人員管控,秋季製止盜挖野生植物,冬季進行防火巡護,這裏的一草一木都傾(qing) 注了他的心血。

  王生財是本地人,在他的記憶中,小時候同村的人會(hui) 在山上砍柴打獵,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現在隻要一進山,藍馬雞、馬鹿等野生動物特別多,豐(feng) 富的物種見證了濕地保護成效。”

  中國正在進一步通過立法的方式保護濕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將於(yu) 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青海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副院長毛旭鋒說:“製定濕地保護法,是建立濕地保護修複製度的根本保障,也是建設美麗(li) 濕地的有力舉(ju) 措。隨著濕地保護立法,中國濕地保護將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引領全球生態修複與(yu) 治理。”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