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能飛越珠峰的蓑羽鶴現身黃河源頭
記者近日在位於(yu)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境內(nei) 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走訪時,在黃河河道邊發現了一群蓑羽鶴。
經鳥類專(zhuan) 家確認,這是遷徙中的蓑羽鶴,它們(men) 剛剛飛越喜馬拉雅山,途經黃河源,在此短暫休整。
蓑羽鶴生性機警,記者所乘車輛在約百米遠處剛停下,成群的蓑羽鶴便展翅高飛,發出陣陣鳴叫,急急地向東(dong) 北方向飛去。
在位於(yu)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境內(nei) 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一群蓑羽鶴在空中飛翔。新華社記者 呂雪莉 攝
“現有衛星追蹤數據顯示,蓑羽鶴連續飛行一兩(liang) 天就可以穿越青藏高原,遇見中途停歇的蓑羽鶴群是十分罕見的。”青藏高原鳥類學研究專(zhuan) 家李來興(xing) 介紹,蓑羽鶴屬大型涉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青藏高原較為(wei) 罕見。
蓑羽鶴是地球上為(wei) 數不多能飛越世界之巔的鳥類,每到秋末,蓑羽鶴便要長途遷徙,飛去印度北部過冬,途中要飛越珠穆朗瑪峰。
在位於(yu)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境內(nei) 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一群蓑羽鶴在空中飛翔。新華社記者 呂雪莉 攝
“蓑羽鶴的繁殖、棲息都不在青藏高原,也幾乎不停留,屬於(yu) 青藏高原典型的旅鳥。”李來興(xing) 說,蓑羽鶴在青海省是不常見的鶴類,特別在春季,遷徙的蓑羽鶴很難被觀察到。
李來興(xing) 分析說,這群蓑羽鶴出現在黃河源地區,可能與(yu) 高空氣流的變化有關(guan) ,目前正值青藏高原的初春季節,風沙天氣頻發。“估計這群蓑羽鶴停歇在此,與(yu) 此前的沙塵天氣有關(guan) 。總而言之,需要耐心觀察和嗬護。”
在位於(yu)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境內(nei) 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一群蓑羽鶴在黃河河道間棲息覓食。新華社記者 呂雪莉 攝
瑪多,藏語意為(wei) “黃河源頭”,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的核心區域。近年來,隨著生態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當地生態環境逐漸向好,藏野驢、野犛牛等野生動物在此悠閑地繁衍生息,黃河源頭已成為(wei) 野生動物的樂(le) 園。此次蓑羽鶴現身黃河源頭,為(wei) 這裏增添了許多生機。(記者呂雪莉、童昊、柳澤興(xing) ,部分視頻素材由瑪多縣融媒體(ti) 中心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幾百隻灰鶴齊聚柴達木盆地可魯克湖
記者15日從青海省德令哈市官方獲悉,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候鳥遷徙季到來,地處柴達木盆地的可魯克湖托素湖又成為候鳥的天堂。[詳細] -
草原精靈的守護者——尖木措
1996年,22歲的尖木措暗暗發誓,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早日見到夢中的草原,他的生態保護之路就此展開。1月6日,尖木措和巡護隊員在青海湖邊撿拾垃圾。[詳細] -
數十隻黑頸鶴“如約而至”柴達木盆地都蘭湖濕地
在烏蘭縣都蘭湖濕地,50餘隻黑頸鶴“如約而至”,它們或擠在一起沐浴冬日的暖陽,或三五成群覓食嬉戲,為冬季的都蘭湖增添了一份美麗與靈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