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十年@每一個奮鬥的你】長江源生態巡護隊:守護已經成為習慣

發布時間:2022-04-08 09:0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編者按:

  每一個(ge) 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鬥者。也正是因為(wei) 億(yi) 萬(wan) 奮鬥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致敬每一個(ge) 奮鬥的你。讓我們(men) 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

  海拔近5000米的長江源頭莫曲村,山勢險峻,高聳岩壁直指蒼穹。噠噠……膚色黝黑的藏族青年們(men) 策馬揚鞭,在狹窄小道上疾馳,片刻便蹚過湍急的河水,輕巧攀上山崖。他們(men) 身著統一服裝,胸前印有“三江源生態管護員”字樣。

  “看,岩羊!”哈希·才仁陳來(以下稱“哈希”)喊了一聲,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幾隻岩羊躍過峭壁,與(yu) 赭褐色山岩融為(wei) 一體(ti) ,細看才能分辨得出。


圖為(wei) 莫曲村騎馬巡山的生態管護員。陳奇峰 攝

  莫曲村地處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腹地,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索加鄉(xiang) 境內(nei) 。哈希已經在這裏當了十年生態管護員。

  不論冬夏,哈希都會(hui) 和他的牧民鄰居們(men) 組成30餘(yu) 人的“馬背”巡山隊,輾轉於(yu) 高山深穀間,撿拾垃圾、觀察野生動物。“騎馬比開車更方便,不漏掉角角落落。”他說,“每周至少兩(liang) 次巡山,一次要花一整天。”

  “最常見的就是岩羊,棕熊、雪豹比較少見。”每次碰到野生動物,哈希都要用手機拍照,並在本子上記錄數量、位置,寫(xie) 下巡山日誌,定期反饋給鄉(xiang) 、縣。

  此外,生態管護員們(men) 還要負責安裝紅外相機,收集野生動物的活動影像。

  相機的位置如何確定,需要觀察和判斷。“一般而言,雪豹喜歡用爪子踩壓自己的糞便,發現哪個(ge) 岩坑旁有幹癟的糞便,就把相機裝在旁邊。”哈希道出自己的經驗。

  2016年,哈希在查看紅外相機儲(chu) 存卡中的畫麵時,驚喜發現近距離拍到雪豹出沒,“當時特別激動。不光我,其他人還拍到過棕熊、狼。”這段影像,他一直保存在手機裏。

  長期觀察野生動物,也讓哈希漸漸愛上攝影。他買(mai) 了一台相機,每當兒(er) 子從(cong) 縣城放假回來,他會(hui) 帶他去看周圍的山山水水,邊走邊拍。


圖為(wei) 莫曲村生態管護巡山隊。 陳奇峰 攝

  索加鄉(xiang) 麵積6.5萬(wan) 平方公裏,境內(nei) 冰川、雪山、濕地、沼澤多種地貌並存。近年來,該鄉(xiang) 按照“戶均一崗”原則,先後安排超2000名牧民成為(wei) 生態管護員,每人每月工資1800元。

  在哈希看來,生態管護員的價(jia) 值不能僅(jin) 用收入來衡量,“水聯結著生命,保護好源頭是義(yi) 不容辭的責任,莫曲是‘環保衛士’傑桑索南達傑的出生地,我們(men) 作為(wei) 他的後人,要延續這份工作。”

  如今,哈希常在心中猶豫,為(wei) 了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似乎應舉(ju) 家搬離、定居縣城,“但我不願離開這片從(cong) 小生活、朝夕相處的山水草原,守護它已經成為(wei) 我的習(xi) 慣。”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