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無限好” 敬老“幸福長”
幸福敬老院的護工為(wei) 老人倒奶茶。幸福敬老院供圖
我叫德高,今年56歲了,是青海少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幸福敬老院的院長,但是敬老院的老人們(men) 親(qin) 切地叫我“好兒(er) 子”,我也更喜歡這樣的稱呼,感覺能讓我和老人們(men) 的情連得更近、心貼得更緊。
自從(cong) 敬老院投入使用後,我就紮根下來,幾年時間轉瞬即逝,我看著敬老院越變越好,老人們(men) 在這裏都可以安享晚年,我心裏就美滋滋的,幹起事來也更加有動力了。
在幸福敬老院成立之前,縣裏的其他養(yang) 老院規模不大,設施也不是很齊全,養(yang) 老資源十分緊張,每當我看到那些沒人照顧的“空巢老人”,一個(ge) 人艱難的生活,我的心裏就很難受,總想著幫他們(men) 一把,但是無奈心有餘(yu) 而力不足。
但身後總有黨(dang) 和國家的支撐,又讓我的內(nei) 心燃起了希望。
2016年10月,在治多縣政府和治多縣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幸福敬老院正式投入使用,敬老院建築麵積7848平方米,總投資2400萬(wan) 元,共設置床位186張, 極大緩解了縣裏養(yang) 老資源緊張的問題。
我記得那年算上五保戶、建檔立卡兜底戶和殘疾人家庭一共有186名老人免費登記入住。而且,縣財政還為(wei) 每人每月補助生活費750元,還為(wei) 他們(men) 無償(chang) 提供冬裝、夏裝等生活用品,解決(jue) 了老人們(men) 的生活問題。
看著老人們(men) 住進幹淨整潔的“新家”,心裏樂(le) 開了花,我心裏也開心極了。
但好景不長,新的問題又出現了,老人們(men) 由於(yu) 年紀普遍都比較大,頭疼腦熱也在所難免,讓高齡老人自己去縣裏的醫院看病又不現實,所以我就萌生了把醫生和設備“請進”敬老院的想法。
很快,我的想法就變成了現實。縣民政局聯合縣衛生健康局、藏醫院,在敬老院建立起醫養(yang) 中心,全麵負責老人的醫療護理工作,讓老人們(men) “足不出院”就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醫療、康複、護理等服務,而且還在每位老人的房間內(nei) 安裝了緊急呼叫器,有工作人員24小時值守,同時與(yu) 縣藏醫院簽訂 “一站式”醫療服務協議,為(wei) 老人提供先住院後結算的高效醫療服務。
土丁協智是我們(men) 敬老院聘請的大夫,同時他也是個(ge) 熱心腸的人,他給養(yang) 老院的每位老人都建立了健康檔案,並且通過定期體(ti) 檢來更新檔案,這樣就能根據每個(ge) 人不同的身體(ti) 情況製定不同的照顧計劃和治療方案,讓老人們(men) 能住得更安心。
其實,除了完善的硬件設施和高效的醫療服務外,護工們(men) 無微不至地護理也讓老人們(men) 愛上這裏,把這裏當成自己的家。
我記得76歲的才仁青措剛來時,對我們(men) 的工作很抗拒,不願意接受護工的服務,不過照顧她的白瑪一直都很耐心,每次都會(hui) 用最貼心的護理和溫柔的話語引導老人,慢慢地老人也接受了白瑪,敞開心扉開始和白瑪聊天,後來兩(liang) 個(ge) 人關(guan) 係相處得特別融洽,才仁青措直接稱呼白瑪為(wei) “女兒(er) ”了。
隨著政策越來越好,這幾年,治多縣把提高敬老院養(yang) 老服務工作水平作為(wei) 新時期民政工作的重點課題、作為(wei) 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和拓寬就業(ye) 渠道的重要保障,以政府主導、社會(hui) 運作為(wei) 主旨,立足“六個(ge) 老有”工作目標,努力打造“敬老之縣、有愛之城”,逐步走出了牧區養(yang) 老服務的“治多路子”。
今年我們(men) 還會(hui) 在縣政府和縣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新修建一棟五層樓高的老年養(yang) 護院,建成之後又能容納150名老人,我覺得我的堅持越來越有意義(yi) 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玉樹:“醫養結合”敬老院讓老人有“醫靠”
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幸福敬老院,79歲的卓多對“醫養結合”敬老院的舉措讚不絕口。[詳細] -
長江源頭敬老院:特困老人全部集中供養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被譽為“萬裏長江第一縣”,平均海拔約4500米,人口逾4萬。該縣多年來民生領域固定投資在財政支出中占比超過80%,全縣特困老人集中供養入住率達100%。[詳細] -
青海省治多縣:“大力度”換養老“舒適度”
治多縣被譽為“長江源頭第一縣”,人口逾5萬,年財政收入不足1400萬元,但多年來民生領域固定投資在財政支出中占比超過8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