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四川省康定市探索服務群眾新舉措

發布時間:2022-04-25 09:25:00來源: 四川日報

  4月20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塔公鎮古龍村,調解員、“鄧珠調解工作室”負責人紮西鄧珠對以前因經濟糾紛關(guan) 係破裂的兩(liang) 戶鄰裏進行回訪。看著兩(liang) 戶村民現在能心平氣和地坐在一起喝茶聊天,紮西鄧珠露出了笑容。

  日前,康定市開展市域治理示範創建暨重點亂(luan) 象整治推進工作會(hui) 。會(hui) 上,“走在一線、深入群眾(zhong) ”“為(wei) 老百姓做好服務、化解矛盾糾紛”“凝聚起市域社會(hui) 治理強大合力”等不斷被提及。

  紮牢治理根基,夯實市域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基石,康定市積極探索建立貼近群眾(zhong) 、服務群眾(zhong) 的新舉(ju) 措。

  1047名調解員 將矛盾糾紛在基層化解

  因為(wei) 成功調解了一起曆時13年的婚姻糾紛,這幾天,紮西鄧珠收到當事人父親(qin) 為(wei) 他獻上的哈達。幹了多年的調解工作,這些年,紮西鄧珠調解了不少糾紛,也收到了不少感謝。

  2008年剛參加工作時,紮西鄧珠就特別喜歡“管閑事”,幫忙出謀劃策。“加上我是土生土長的康定人,藏、漢語都懂,也熟知大家的情況,利於(yu) 調解工作。”

  去年10月,康定市司法局下設的人民調解組織“鄧珠調解工作室”成立。作為(wei) 工作室主要負責人,紮西鄧珠和新都橋鎮魚子西村的調解員仁青多吉一起,負責康定折西片區的調解工作。半年來,工作室共調解糾紛150起。

  在康定,像紮西鄧珠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在康定市榆林街道公主橋社區,不少黨(dang) 員調解員走入群眾(zhong) 家中,為(wei) 居民排憂解難。“剛開始敲門入戶,居民都比較排斥。但真心實意地走下來,居民的態度就不一樣了,不僅(jin) 會(hui) 邀請我們(men) 進家門,還主動來社區辦公室跟我們(men) 聊家常,傾(qing) 訴煩心事兒(er) 。”榆林街道公主橋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謝蔓莉說。

  截至目前,康定市共設人民調解委員會(hui) 17個(ge) ,調解員1047名。康定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zhuan) 職副主任戴武表示:“下一步,將總結‘鄧珠調解工作室’經驗做法,在折東(dong) 片區推廣,把矛盾在基層化解,讓大家的生活越過越好、煩心事兒(er) 越來越少。”

  293名網格員 解決(jue) 群眾(zhong) 所急所難

  除了在矛盾糾紛方麵下功夫,康定市還通過網格治理、聯合執法等措施,實實在在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日常問題,讓群眾(zhong) 解決(jue) 糾紛有地可找、有人可依。

  新都橋鎮水橋村臨(lin) 近國道318線,是西出折多山的“第一村”。此前,由於(yu) 衛生環境髒亂(luan) 差,很少有遊客在此停留。如今,這裏的村容村貌大大改善,“家家戶戶衛生幹淨,年輕人也都願意回來了。”水橋村村民多吉仁真感慨。

  變化源於(yu) 有力的治理措施。線下,該村不僅(jin) 在公共區域設置6名專(zhuan) 職保潔員負責衛生,維護村容村貌,還通過“紅黑榜”、文明勸導員等,促使村民養(yang) 成好習(xi) 慣。

  線上,“微網格”管理模式也在同步推進。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副書(shu) 記等8名村幹部每人管理10戶,各自建立微信群。村民有事就在微信群裏反映。

  水橋村駐村隊員二西巴絨舉(ju) 例,村民到企業(ye) 務工會(hui) 主動給村上報備;遇到急事難事,村民會(hui) 第一時間找到對應的網格員谘詢;全村“三防一保”工作得到村民大力支持……

  變化也體(ti) 現在康定的城鎮社區裏。光明社區依托網格化管理,每棟樓都有負責的網格員。“需要幫助時,隻要在樓層微信群裏說一聲,就有網格員來幫忙解決(jue) 問題。”光明社區居民彭詩琪對於(yu) 網格員辦事效率大加讚揚。“針對處理不了的問題,網格員會(hui) 與(yu) 其他部門聯動,或層層上報,直至將事情解決(jue) 。”光明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劉曉霞表示。

  據統計,康定市將全市劃分為(wei) 293個(ge) 網格,目前共有293名專(zhuan) 兼職網格員,將網格化管理落實到全市每一處。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