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祁連深處巡山人

發布時間:2022-05-07 09:28:00來源: 甘肅日報

  在祁連山深處,有這樣一群人,他們(men) 終年堅守在茫茫林海,穿行在深山峽穀,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紮根、屹立在崇山峻嶺間,守護著祁連山的一草一木,成為(wei) 保護祁連生態的重要力量。

  護林員馬建成,就是他們(men) 中的一位。

  48歲的馬建成,是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寺大隆自然保護站柳樹園資源管護站站長。1999年退伍後,他毅然放棄條件更好、待遇更優(you) 的工作,選擇繼承父親(qin) 的事業(ye) ,走入深山巡護山林。他一頭紮進祁連山最艱苦、最偏遠的向陽台資源管護站從(cong) 事護林工作。

  向陽台海拔3000米以上,終年高寒陰濕,一年中有十個(ge) 月都要生火取暖,照明隻能靠煤油燈和太陽能板,就連吃水也要到數裏路外的山下河流中去挑水。惡劣的環境並沒有讓馬建成退縮,他在短短的時間裏適應了爬山,學會(hui) 了做飯,學會(hui) 了在高山林區野外的生活,還學會(hui) 了用裕固族方言和牧民交流。

  “渴了喝山泉,累了樹下歇,餓了吃饃饃。”護林員的工作枯燥乏味,巡山查林、森林防火、病蟲防治、資源調查等每一項工作都要穿越在崇山峻嶺之間。可這些都擋不住馬建成和同事們(men) 的腳步,他們(men) 以雙腿為(wei) 梯,雙腳為(wei) 尺,跑遍了轄區的溝溝岔岔、山山峁峁。

  “5月26日,晴轉陰……河柳已展葉,灌木生長正常,無人為(wei) 活動……”“8月6日,從(cong) 站裏到低崖爾溝巡護,沒有發現亂(luan) 占林地及破壞現象,向林區牧戶蘭(lan) 建設等人了解轄區情況,發放宣傳(chuan) 材料60多份。” 翻開馬建成的巡山日記,每一頁、每一本,都浸滿他們(men) 的汗水。

  從(cong) 向陽台管護站到大橋管護站、柳樹園護林站、寶瓶河護林站,20多年,馬建成幾乎走遍了整個(ge) 林區。哪家牧戶住在哪道溝,哪片林子的樹長得高,哪塊窪地的草長得密,馬建成都了如指掌。對於(yu) 年輕的護林員來說,老馬幾乎成了祁連山裏的“活地圖”。

  “馬站長巡山的故事,可以講三天三夜。”同事們(men) 說。有一次,山區突降暴雨,馬建成預感會(hui) 有危險,急忙叫醒熟睡的同事,連夜組織他們(men) 轉移到安全地帶。不一會(hui) 兒(er) ,泥石流從(cong) 兩(liang) 山間隙直瀉而下,管護站院內(nei) 被大水淹沒,所幸轉移及時,確保了人員安全。

  2017年,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肅南段的生態搬遷農(nong) 牧民積極響應生態移民扶貧搬遷政策,當地政府從(cong) 每戶家庭選出一個(ge) 生態管護員解決(jue) 就業(ye) 。這些新同事大多識字少,馬建成就利用工作之餘(yu) ,當起了語文老師,手把手耐心教識字寫(xie) 字。曾經的山間牧羊人,如今變成熟練填寫(xie) 巡山記錄的生態管護員,與(yu) 馬建成他們(men) 一起守護巍巍祁連山。

  “幹護林員這行,難的不是走多少路、遇多少危險,難的是麵對家人的愧疚。”每每提及這些,馬建成的眼神中充滿了惋惜和內(nei) 疚。

  十多年前,馬建成的妻子檢查出癌症,家裏隻有5歲的孩子陪伴。當時正值森林防火期,他沒有回家陪妻子化療,那時管護站沒有通電話,他隻能靠十天一次的通勤車帶信了解妻子的病情。不料妻子病情惡化,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沒能好好陪陪她走完最後一程,是我最大的遺憾。”十多年過去了,每每提起,馬建成仍然紅著眼眶。

  “後悔嗎?”“自打走進這座大山,就從(cong) 沒後悔過!”

  “祁連山經過近幾年的整治、修複和保護,草多了、樹高了,進山的牛羊和人少了,山區環境越來越好了。為(wei) 了守住祁連山的綠水青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馬建成言語間充滿了堅定與(yu) 自豪,沒有華麗(li) 動人的話語,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ju) ,馬建成和他的同事們(men) 堅守在祁連深處,一班換一班,一代接一代,像祁連山區夜空中無名的星辰,看似普通,卻閃耀著璀璨的光輝。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