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築牢生態屏障 守護黃河安瀾

發布時間:2022-05-26 09:20:00來源: 甘肅日報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揮資源稟賦和黃河上遊特殊區位優(you) 勢,在加大草原、森林、濕地等自然資源保護力度的同時,爭(zheng) 取實施瑪曲沙化草原綜合治理、退化草原人工種草生態修複、退牧還草、天然林保護等一係列生態保護建設工程,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瑪曲縣是黃河源頭區和黃河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yang) 區,占甘肅省境內(nei) 黃河流域麵積的47%,黃河瑪曲段增加的徑流量占黃河源區徑流量58.7%,被譽為(wei) “黃河之腎”“中華水塔”,是我國少有的兼具水源涵養(yang) 、水土保持、碳匯與(yu) 碳儲(chu) 存、防風固沙、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多種功能的重要生態功能區。

  瑪曲縣將1288萬(wan) 畝(mu) 可利用草原劃定為(wei) 基本草原,實行嚴(yan) 格保護。同時,加大草原保護執法監管力度,定期、不定期深入各鄉(xiang) 鎮(場)開展禁挖野生藥材、破壞草原植被的行為(wei) 和禁牧及草畜平衡執法活動。科學合理地利用草地資源,鼓勵民間環保組織和廣大牧民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生態環境保護,形成全社會(hui) 保護生態的氛圍。

  依靠天然林保護二期工程和公益林補償(chang) ,瑪曲縣對54.15萬(wan) 畝(mu) 天然林資源和54.38萬(wan) 畝(mu) 公益林資源實施網格化管護,形成了“縣、場、站、護林員”四級森林管護體(ti) 製。進一步加大森林資源和濕地保護、宣傳(chuan) 及執法力度,堅決(jue) 製止亂(luan) 捕濫殺野生動物的行為(wei) 。

  瑪曲縣認真實施退牧還草工程,2013到2021年,累計完成退牧還草工程草原圍欄95萬(wan) 畝(mu) ,補播改良退化草原63萬(wan) 畝(mu) ,人工種草7萬(wan) 畝(mu) ,毒害草治理2.5萬(wan) 畝(mu) ,建設棚圈3800座。設立了100平方公裏的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2021年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生態修複治理工程治理沙化草原5.052萬(wan) 畝(mu) ,綜合保護修複退化草地麵積3.66萬(wan) 畝(mu) 。

  通過實施瑪曲沙化退化草原綜合治理、草原鼠害綜合治理、濕地保護與(yu) 修複等一係列生態保護建設工程,項目區林草植被逐步恢複,優(you) 良牧草比例和草原初級生產(chan) 能力大幅提升,草原向黃河補給水源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據水文資料顯示,2007年黃河在瑪曲入境時徑流量為(wei) 58.56億(yi) 立方米,出境時水量增加到130億(yi) 立方米,增加了71.44億(yi) 立方米。2019年黃河在瑪曲入境時徑流量為(wei) 86.26億(yi) 立方米,出境時水量增加到201.2億(yi) 立方米,增加了114.94億(yi) 立方米,出境流量較2007年增加了54.8%,水資源補給量平均增加了55.6%,對保障黃河流域生態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實施黃河幹流瑪曲段防洪治理工程,有效遏止了水土流失蔓延發展趨勢,使草場塌岸得以有效治理。通過落實草原補獎政策,大力開展禁牧區監管和草畜平衡區超載牲畜核減工作,2019年全縣整體(ti) 達到了草畜平衡,2021年全縣減畜65.11萬(wan) 個(ge) 羊單位。

  甘南州天然草原動態監測數據表明,瑪曲縣2021年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98.33%,比2016年提高了0.15個(ge) 百分點;中度及以上退化草原麵積由2016年的830萬(wan) 畝(mu) 下降到2020年的685萬(wan) 畝(mu) ,減少了145萬(wan) 畝(mu) ;沙化土地(草原)麵積由2012年的80萬(wan) 畝(mu) 下降到2021年底的54.32萬(wan) 畝(mu) ,減少了25.68萬(wan) 畝(mu) 。(瑪曲縣融媒體(ti) 中心)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